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84685发布日期:2021-07-09 10:2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防水卷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用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地铁、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作用。防水卷材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目前,常见的防水卷材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现行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结构强度低,抗破坏力差,易出现刺破或撕裂现象,大大降低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目前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水工程中。然而,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代表的普通弹性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和抗老化层强度有限,耐高温性能差,而且使用寿命短,耐磨及防水性能不够理想,耐老化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4.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726691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热熔型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依次包括:上表面隔离层、上表面改性沥青层、胎基层、下表面改性沥青层及下表面隔离层,所述上表面改性沥青层由高密实性改性沥青涂覆形成,所述下表面改性沥青层由在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图形呈倒等腰梯形的高密实性改性沥青和在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图形呈等腰三角形的低粘度改性沥青相互交替涂覆形成;这种热熔型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能够铺设在房屋顶部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但是由于沥青及sbs自身的特性,使得这类防水卷材温度敏感性较高,在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会出现卷边起翘、流化、开裂等情况。
5.因此,开发一种防水效果显著,耐高温性能、机械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好,耐磨性和使用寿命长的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述上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和下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上分别相互独立地铺设有隔离膜层;其中,所述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相同,均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沥青65

75份、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3

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

4份、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4

7份、磺化三元乙丙橡胶3

5份、引发剂0.3

0.5份。
7.优选的,所述胎基层的厚度为3

5mm,上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

2mm,下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

2mm,隔离膜层厚度为0.8

1.2mm。
8.优选的,所述隔离膜层为pe涂硅油膜或pet涂硅油膜,所述胎基层选自聚酯胎、玻
纤胎、玻纤增强聚酯毡、尼龙6胎中的一种。
9.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
10.优选的,所述磺化三元乙丙橡胶的磺化度为0.25mmol/g,胶种为吉化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合成厂的牌号为3045的产品,制备方法参见:董颖等,磺化三元乙丙橡胶离聚物的合成[j].弹性体,2003(01):13

15。
[0011]
优选的,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40

50℃下搅拌反应6

8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乙醚洗涤产物3

6次,最后旋蒸除去乙醚,得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
[0012]
优选的,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6

10)。
[0013]
优选的,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8000

10000;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甲苯、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
[0014]
优选的,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

2。
[0015]
优选的,所述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为按申请号201610948190.9实施案例3的制备方法制成的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
[0016]
优选的,所述沥青为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按质量比(2

4):5混合而成;所述石油沥青为环烷基直馏石油沥青,针入度为180

280(以0.1mm计);天然沥青为天然岩沥青和/或天然湖沥青。
[001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的制备:
[0019]
将重量份将沥青、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磺化三元乙丙橡胶3

5份和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85

220℃,80

100r/min匀速搅拌30

40分钟,然后冷却至160

170℃待用;
[0020]
2)防水卷材的制备:
[0021]
将经过1)制成的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放入有保温措施的成型槽中,将胎基层按一定速度经过成型槽,使得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粘附在胎基层上,并通过双辊间距调节卷材的厚度,然后在卷材两面铺设隔离膜层,冷却、打卷,即制成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品。
[00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
(1)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设备依赖性小,制备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劳动强度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高。
[0024]
(2)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克服了现行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结构强度低,抗破坏力差,易出现刺破或撕裂现象,大大降低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代表的普通弹性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和抗老化层强度有限,耐高温性能
差,而且使用寿命短,耐磨及防水性能不够理想,耐老化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缺陷;通过各组分和结构协同作用,使得制成的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效果显著,耐高温性能、机械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好,耐磨性和使用寿命长。
[0025]
(3)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沥青层中添加有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这种物质分子链上含有离子键,增强了剥离强度,苯基二唑结构改善了耐热性能,聚二甲基硅氧烷能赋予材料优异的弹性和韧性,且其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结构相似,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使得性能稳定性更好;其上的季铵盐阳离子结构能与磺化三元乙丙橡胶上的磺酸基阴离子以离子键连接,形成网状交联型致密膜层结构,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机械力学性能和防水性。
[0026]
(4)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上的乙烯基在引发剂的引发下,能在沥青中形成二维或三维网络结构,改善沥青的综合性能,使得其不仅能保持其优异的防水性和粘结性能,还能赋予其弹性,提高其耐热稳定性和延度,改善耐老化性能。
[0027]
(5)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能改善界面活性,提高各组分相容性,改善卷材各层之间的剥离强度;磺化三元乙丙橡胶能与其它组分协同作用,改善防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9]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所述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为按申请号201610948190.9实施案例3的制备方法制成的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所述磺化三元乙丙橡胶的磺化度为0.25mmol/g,胶种为吉化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合成厂的牌号为3045的产品,制备方法参见:董颖等,磺化三元乙丙橡胶离聚物的合成[j].弹性体,2003(01):13

15。
[0030]
实施例1
[0031]
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述上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和下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上分别相互独立地铺设有隔离膜层;其中,所述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相同,均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沥青65份、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3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份、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4份、磺化三元乙丙橡胶3份、引发剂0.3份。
[0032]
所述胎基层的厚度为3mm,上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mm,下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mm,隔离膜层厚度为0.8mm;所述隔离膜层为pe涂硅油膜;所述胎基层选自聚酯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0033]
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40℃下搅拌反应6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乙醚洗涤产物3次,
最后旋蒸除去乙醚,得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6;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8000;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
[0034]
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

2;所述沥青为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按质量比2:5混合而成;所述石油沥青为环烷基直馏石油沥青,针入度为180(以0.1mm计);天然沥青为天然岩沥青。
[0035]
一种所述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36]
1)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的制备:
[0037]
将重量份将沥青、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磺化三元乙丙橡胶和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85℃,80r/min匀速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至160℃待用;
[0038]
2)防水卷材的制备:
[0039]
将经过1)制成的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放入有保温措施的成型槽中(成型槽保温措施为195℃),将胎基层按30m/min的速度经过成型槽,使得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粘附在胎基层上,并通过双辊间距调节卷材的厚度,然后在卷材两面铺设隔离膜层,冷却、打卷,即制成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品。
[0040]
实施例2
[0041]
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述上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和下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上分别相互独立地铺设有隔离膜层;其中,所述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相同,均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沥青67份、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3.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5份、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5份、磺化三元乙丙橡胶3.5份、引发剂0.35份。
[0042]
所述胎基层的厚度为3.5mm,上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2mm,下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2mm,隔离膜层厚度为0.9mm;所述隔离膜层为pet涂硅油膜,所述胎基层选自玻纤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庚腈。
[0043]
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43℃下搅拌反应6.5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乙醚洗涤产物3

6次,最后旋蒸除去乙醚,得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7;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8500;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苯。
[0044]
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

2;所述沥青为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按质量比2.5:5混合而成;所述石油沥青为环烷基直馏石油沥青,针入度为210(以0.1mm计);天然沥青为天然湖沥青。
[0045]
一种所述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46]
1)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的制备:
[0047]
将重量份将沥青、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磺化三元乙丙橡胶和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95℃,85r/min匀速搅拌32分钟,然后冷却至163℃待用;
[0048]
2)防水卷材的制备:
[0049]
将经过1)制成的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放入有保温措施的成型槽(成型槽保温措施为198℃),将胎基层按33m/min的速度经过成型槽,使得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粘附在胎基层上,并通过双辊间距调节卷材的厚度,然后在卷材两面铺设隔离膜层,冷却、打卷,即制成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品。
[0050]
实施例3
[0051]
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述上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和下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上分别相互独立地铺设有隔离膜层;其中,所述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相同,均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沥青70份、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4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份、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5.5份、磺化三元乙丙橡胶4份、引发剂0.4份。
[0052]
所述胎基层的厚度为4mm,上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5mm,下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5mm,隔离膜层厚度为1mm;所述隔离膜层为pe涂硅油膜,所述胎基层选自玻纤增强聚酯毡;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庚腈。
[0053]
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45℃下搅拌反应7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乙醚洗涤产物4次,最后旋蒸除去乙醚,得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7;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9000;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0054]
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

2;所述沥青为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按质量比3:5混合而成;所述石油沥青为环烷基直馏石油沥青,针入度为240(以0.1mm计);天然沥青为天然岩沥青。
[0055]
一种所述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56]
1)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的制备:
[0057]
将重量份将沥青、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磺化三元乙丙橡胶和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205℃,90r/min匀速搅拌35分钟,然后冷却至165℃待用;
[0058]
2)防水卷材的制备:
[0059]
将经过1)制成的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放入有保温措施的成型槽中(成型槽保温措施为200℃),将胎基层按35m/min的速度经过成型槽,使得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粘附在胎基
层上,并通过双辊间距调节卷材的厚度,然后在卷材两面铺设隔离膜层,冷却、打卷,即制成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品。
[0060]
实施例4
[0061]
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述上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和下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上分别相互独立地铺设有隔离膜层;其中,所述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相同,均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沥青73份、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3

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5份、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6.5份、磺化三元乙丙橡胶4.5份、引发剂0.45份。
[0062]
所述胎基层的厚度为4.5mm,上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8mm,下改性沥青层厚度为1.8mm,隔离膜层厚度为1.1mm;所述隔离膜层为pe涂硅油膜;所述胎基层选自玻纤增强聚酯毡;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0063]
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48℃下搅拌反应7.5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乙醚洗涤产物5次,最后旋蒸除去乙醚,得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9;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9500;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0064]
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

2;所述沥青为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按质量比3:5混合而成;所述石油沥青为环烷基直馏石油沥青,针入度为260(以0.1mm计);天然沥青为天然湖沥青。
[0065]
一种所述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66]
1)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的制备:
[0067]
将重量份将沥青、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磺化三元乙丙橡胶和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210℃,96r/min匀速搅拌38分钟,然后冷却至168℃待用;
[0068]
2)防水卷材的制备:
[0069]
将经过1)制成的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放入有保温措施的成型槽中(成型槽保温措施为203℃),将胎基层按38m/min的速度经过成型槽,使得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粘附在胎基层上,并通过双辊间距调节卷材的厚度,然后在卷材两面铺设隔离膜层,冷却、打卷,即制成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品。
[0070]
实施例5
[0071]
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改性沥青层、胎基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述上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和下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上分别相互独立地铺设有隔离膜层;其中,所述上改性沥青层和下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相同,均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沥青75份、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3

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4份、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


1,3,4

二唑缩聚物7份、磺化三元乙丙橡胶5份、引发剂0.5份。
[0072]
所述胎基层的厚度为5mm,上改性沥青层厚度为2mm,下改性沥青层厚度为2mm,隔离膜层厚度为1.2mm;所述隔离膜层为pet涂硅油膜;所述胎基层选自尼龙6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庚腈。
[0073]
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50℃下搅拌反应8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乙醚洗涤产物6次,最后旋蒸除去乙醚,得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10;所述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10000;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
[0074]
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

2;所述沥青为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按质量比4:5混合而成;所述石油沥青为环烷基直馏石油沥青,针入度为280(以0.1mm计);天然沥青为天然岩沥青。
[0075]
一种所述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76]
1)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的制备:
[0077]
将重量份将沥青、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磺化三元乙丙橡胶和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220℃,100r/min匀速搅拌40分钟,然后冷却至170℃待用;
[0078]
2)防水卷材的制备:
[0079]
将经过1)制成的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放入有保温措施的成型槽中(成型槽保温措施为205℃),将胎基层按40m/min的速度经过成型槽,使得改性沥青层所用材料粘附在胎基层上,并通过双辊间距调节卷材的厚度,然后在卷材两面铺设隔离膜层,冷却、打卷,即制成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品。
[0080]
对比例1
[0081]
本例提供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添加端基为羟基内部支化单元带有乙烯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胺)。
[0082]
对比例2
[0083]
本例提供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添加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0084]
对比例3
[0085]
本例提供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添加双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

双(二乙基氨基)苯基

1,3,4

二唑缩聚物。
[0086]
对比例4
[0087]
本例提供一种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添加磺化三元乙丙橡胶。
[0088]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对上述实施例1

5以及对比例1

4所得样品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测试方法按照g b18242

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所述热老化性能是以在80℃烘箱处理10d后拉力保持率来衡量,其数值越大,越耐热老化。
[0089]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对比例产品相比,具有较好的机械力学性能、耐低温性能、耐热性和耐热老化稳定性,这是各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0090]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样品性能
[0091][009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