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6317发布日期:2021-11-18 12: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
3.

背景技术:

4.ptfe薄膜在使用时需要进行贴合,但是如果将两个ptfe薄膜贴合在一起,这样简单的贴合会使ptfe薄膜的贴合经常出现错位现象,贴合之后的ptfe薄膜使用时非常不方便,由于贴合的位置不准确,致使贴合之后的ptfe薄膜承重不安全。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合的ptfe薄膜均匀,使用效果好的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
7.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其组成包括:上金属夹板、下金属夹板,所述的上金属夹板固定连接上框圈,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上设置上电加热板,所述的上电加热板位于所述的上框圈内,所述的上框圈连接上扣盖,所述的上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上温控器,所述的上温控器固定在所述的上扣盖上;所述的下金属夹板固定连接下框圈,所述的下金属夹板下设置下电加热板,所述的下电加热板位于所述的下框圈内,所述的下框圈连接下扣盖,所述的下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下温控器,所述的下温控器固定在所述的下扣盖的下面,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与所述的下金属夹板之间通过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所述的上ptfe薄膜与所述的下ptfe薄膜热压贴合。
9.所述的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与所述的下金属夹板均为长方形,所述的上金属夹板的四个角均开有上螺纹孔,所述的下金属夹板的四个角均开有下螺纹孔,所述的上螺纹孔连接上螺纹杆,所述的下螺纹孔连接下螺纹杆,所述的上螺纹杆与所述的下螺纹杆之间具有光杆段,所述的光杆段的高度等于所述的上ptfe薄膜和所述的下ptfe薄膜的高度,所述的上螺纹杆连接上螺母,所述的下螺纹杆连接下螺母。
10.所述的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所述的下扣盖的底部四个角均连接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连接带有刹车的万向转轮,所述的上扣盖连接把手,所述的上ptfe薄膜连接上卷轴,所述的下ptfe薄膜连接下卷轴,所述的上ptfe薄膜和所述的下ptfe薄膜贴合之后连接复合卷轴。
11.所述的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所述的上卷轴和所述的下卷轴均连接前支撑架,所述的上卷轴和所述的下卷轴在所述的前支撑架上转动,所述的复合卷轴连接后支撑架,所述的复合卷轴在所述的后支撑架上转动。
12.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之间既能够压住贴合的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又能够使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准确的贴合在一起,加热的过程使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贴合的效果更好。
14.2.本实用新型的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既起到使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贴合的作用,又具有压合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压合的作用,确保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
膜贴合之后即牢固又稳定。
15.3.本实用新型的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的加热温度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既能够使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贴合在一起,又不会破坏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确保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贴合过程安全。
16.4.本实用新型的上卷轴能够顺利的放出上ptfe薄膜、下卷轴能够顺利的放出下ptfe薄膜、复合卷轴能够很好地接收贴合之后的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使用效果好。
17.附图说明:
18.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2是本产品的俯视图。
20.附图3是附图2的左视图。
21.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实施例1:
24.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其组成包括:上金属夹板1、下金属夹板2,所述的上金属夹板固定连接上框圈3,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上设置上电加热板4,所述的上电加热板位于所述的上框圈内,上框圈能够很好的保护上电加热板,所述的上框圈连接上扣盖5,所述的上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上温控器6,上温控器能够很好的控制上电加热板,确保上金属夹板使用安全,所述的上温控器固定在所述的上扣盖上;所述的下金属夹板固定连接下框圈7,下框圈能够很好的保护下电加热板,所述的下金属夹板下设置下电加热板8,所述的下电加热板位于所述的下框圈内,所述的下框圈连接下扣盖9,所述的下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下温控器10,下温控器能够很好的控制下电加热板,确保下金属夹板使用安全,所述的下温控器固定在所述的下扣盖的下面,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与所述的下金属夹板之间通过上ptfe薄膜26和下ptfe薄膜27;所述的上ptfe薄膜与所述的下ptfe薄膜热压贴合。
25.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与所述的下金属夹板均为长方形,所述的上金属夹板的四个角均开有上螺纹孔11,所述的下金属夹板的四个角均开有下螺纹孔12,所述的上螺纹孔连接上螺纹杆13,所述的下螺纹孔连接下螺纹杆14,所述的上螺纹杆与所述的下螺纹杆之间具有光杆段15,所述的光杆段的高度等于所述的上ptfe薄膜和所述的下ptfe薄膜的高度,所述的上螺纹杆连接上螺母16,所述的下螺纹杆连接下螺母17。上螺纹杆、光杆段、下螺纹杆为一体结构,既能够连接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又能够固定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确保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贴合的好。
26.所述的下扣盖的底部四个角均连接支撑腿18,所述的支撑腿连接带有刹车的万向转轮19,所述的上扣盖连接把手20,所述的上ptfe薄膜连接上卷轴21,所述的下ptfe薄膜连接下卷轴22,所述的上ptfe薄膜和所述的下ptfe薄膜贴合之后连接复合卷轴23。
27.所述的上卷轴和所述的下卷轴均连接前支撑架24,所述的上卷轴和所述的下卷轴在所述的前支撑架上转动,能够顺利的释放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所述的复合卷轴连接后支撑架25,所述的复合卷轴在所述的后支撑架上转动,能够顺利的接收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使用效果好。
28.工作原理:
29.将上温控器设置到需要的温度,给上金属夹板加热,将下温控器设置到需要的温度,给下金属夹板加热,使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通过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之间,紧固住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进行热压贴合。


技术特征:
1. 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其组成包括:上金属夹板、下金属夹板,其特征是: 所述的上金属夹板固定连接上框圈,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上设置上电加热板,所述的上电加热板位于所述的上框圈内,所述的上框圈连接上扣盖,所述的上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上温控器,所述的上温控器固定在所述的上扣盖上;所述的下金属夹板固定连接下框圈,所述的下金属夹板下设置下电加热板,所述的下电加热板位于所述的下框圈内,所述的下框圈连接下扣盖,所述的下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下温控器,所述的下温控器固定在所述的下扣盖的下面,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与所述的下金属夹板之间通过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所述的上ptfe薄膜与所述的下ptfe薄膜热压贴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上金属夹板与所述的下金属夹板均为长方形,所述的上金属夹板的四个角均开有上螺纹孔,所述的下金属夹板的四个角均开有下螺纹孔,所述的上螺纹孔连接上螺纹杆,所述的下螺纹孔连接下螺纹杆,所述的上螺纹杆与所述的下螺纹杆之间具有光杆段,所述的光杆段的高度等于所述的上ptfe薄膜和所述的下ptfe薄膜的高度,所述的上螺纹杆连接上螺母,所述的下螺纹杆连接下螺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下扣盖的底部四个角均连接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连接带有刹车的万向转轮,所述的上扣盖连接把手,所述的上ptfe薄膜连接上卷轴,所述的下ptfe薄膜连接下卷轴,所述的上ptfe薄膜和所述的下ptfe薄膜贴合之后连接复合卷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卷轴和所述的下卷轴均连接前支撑架,所述的上卷轴和所述的下卷轴在所述的前支撑架上转动,所述的复合卷轴连接后支撑架,所述的复合卷轴在所述的后支撑架上转动。

技术总结
一种PTFE薄膜贴合装置。本产品其组成包括:上金属夹板、下金属夹板,上金属夹板固定连接上框圈,上金属夹板上设置上电加热板,上电加热板位于上框圈内,上框圈连接上扣盖,上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上温控器,上温控器固定在上扣盖上;下金属夹板固定连接下框圈,下金属夹板下设置下电加热板,下电加热板位于下框圈内,下框圈连接下扣盖,下电加热板通过导线连接下温控器,下温控器固定在下扣盖的下面,上金属夹板与下金属夹板之间通过上PTFE薄膜和下PTFE薄膜;上PTFE薄膜与下PTFE薄膜热压贴合。本实用新型用于PTFE薄膜贴合。本实用新型用于PTFE薄膜贴合。本实用新型用于PTFE薄膜贴合。


技术研发人员:杨显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氟斯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