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发动机舱盖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9653发布日期:2022-01-26 17:4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发动机舱盖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汽车及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发动机舱盖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客户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节能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客户对噪音抱怨长期处于top5,各主机厂对降低噪音的愿望越发强烈,随着汽车自燃现象的报道增多,客户的安全意识的提高,节能的需求提高,研究更好的隔音吸音性能,安全性能,轻量化的零件是客户关注的重点。
3.如图1所示,传统的发动机舱外隔板主要结构通常为玻璃棉+无纺布,树脂毡+无纺布,轻质泡沫+无纺布等,其中玻璃棉+无纺布结构的产品阻燃效果好,产品硬度有保障,但生产及使用时玻璃纤维对生产人员伤害较大,边缘锋利易损伤其他零件,克重较高,nvh性能较差。树脂毡+无纺布结构的产品,有一定硬挺度,原料价廉物美,生产及使用时对生产人员的伤害较玻璃棉小,但仍然存在克重较高,nvh性能较差的缺点。传统15kg/m3轻质泡沫+无纺布结构的产品具有低克重,nvh性能好的优点,但由于对无纺布阻燃要求较高,会存在成本较高的缺点。
4.因此,提供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发动机舱盖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能同时满足高性能、环保和阻燃性高的问题。
6.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舱盖用高性能型外隔板,包括隔音垫和隔热垫;所述隔音垫依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隔热垫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连接在第一无纺布层远离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一面。
8.进一步地,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8-0.28mm。
9.进一步地,所述铝箔层为纯铝或者铝合金。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5-1.5mm。
11.进一步地,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厚度为10-40mm。
12.进一步地,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密度为12.5-14kg/m3。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1-1mm。
14.进一步地,所述铝箔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通过热压成型。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舱盖,包括发动机舱盖用高性能型外隔板。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舱盖。
17.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包括隔音垫和隔热垫;隔音垫依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隔热垫包括铝箔层,铝箔层连接在第一无纺布层远离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一面。
19.本实用新型由于隔热垫使用了铝箔层,当发动机启动时,铝箔层可以将部分热能反射出去,起到隔热阻燃的作用;而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组成的隔音垫,能够起到良好的隔音作用,给予客户良好的体验,且使用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减小了对生产人员以及客户的伤害;同时,使用低密度轻质泡沫能够大大降低产品的重量。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现有技术的外隔板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示说明:
24.其中,1-铝箔层;2-第一无纺布层;3-低密度轻质泡沫层;4-第二无纺布层;5-玻璃棉/树脂毡/轻质泡沫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见图2,为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包括隔音垫和隔热垫。
27.具体来说,所述隔音垫依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
28.所述隔热垫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连接在第一无纺布层远离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一面。
2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8-0.28mm。
30.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铝箔层为纯铝或者铝合金。无论是纯铝还是铝合金,熔点都较高,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有较好的延展性,局部使用铝箔能节约成本,且能保证产品的硬挺度和型面要求。
3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5-1.5mm。
3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厚度为10-40mm。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密度为12.5-14kg/m3。主要支撑结构选择低密度轻质泡沫,能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产品重量。
3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1-1mm。
3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铝箔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通过热压成型。
35.制作时,先将第二无纺布层放置于模具的最底层、再依次放下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第一无纺布层和铝箔层,然后进行热压操作。
36.热压成型后,铝箔层、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相互粘接
稳定,不会脱离。
37.本实施例热压成型的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由于隔热垫使用了铝箔层,当发动机启动时,铝箔层可以将部分热能反射出去,起到隔热阻燃的作用;而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组成的隔音垫,能够起到良好的隔音作用,给予客户良好的体验,且使用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减小了对生产人员以及客户的伤害;同时,使用低密度轻质泡沫能够大大降低产品的重量。
38.经过长时间研究实验,铝箔层+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第二无纺布层的结构的产品生产中对生产环境有明显改善,有利于生产人员的健康,产品的阻燃性能,成本,轻量化及nvh性能都有比较明显优势。
39.基于上述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舱盖,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舱盖用高性能型外隔板。
40.基于上述多功能发动机舱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舱盖。
41.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垫和隔热垫;所述隔音垫依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隔热垫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连接在第一无纺布层远离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一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8-0.28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为纯铝或者铝合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5-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厚度为10-4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密度为12.5-14kg/m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1-1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所述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通过热压成型。9.一种发动机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盖用高性能型外隔板。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9所述的发动机舱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发动机舱盖用外隔板,包括隔音垫和隔热垫;隔音垫依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隔热垫包括铝箔层,铝箔层连接在第一无纺布层远离低密度轻质泡沫层的一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动机舱盖,包括发动机舱盖用高性能型外隔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舱盖。本实用新型由于隔热垫使用了铝箔层,铝箔层可以将部分热能反射出去,起到隔热阻燃的作用;而第一无纺布层、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组成的隔音垫,能够起到良好的隔音作用,给予客户良好的体验,且使用低密度轻质泡沫层减小了对生产人员以及客户的伤害;同时,使用低密度轻质泡沫能够大大降低产品的重量。大大降低产品的重量。大大降低产品的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晗 张帆 李枫 江伟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