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软耐磨型吸湿排汗涤棉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16171发布日期:2022-05-31 14:3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软耐磨型吸湿排汗涤棉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棉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软耐磨型吸湿排汗涤棉面料。


背景技术:

2.涤棉混纺织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分,采用60%—67%涤纶和33%—40%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的确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纺织水平的不断提高,面料的特性也越来越突出,现需要一种柔软耐磨型吸湿排汗涤棉面料,但是现有的涤棉面料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3.传统的涤棉面料在实际使用中,涤棉面料与其他物体发生摩擦时,纺线易断裂,造成面料破洞的现象,影响使用,使涤棉面料的耐磨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耐磨型吸湿排汗涤棉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涤棉面料耐磨性不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软耐磨型吸湿排汗涤棉面料,包括混纺布料,所述混纺布料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耐磨布料层,所述耐磨布料层的内部设置有涤棉编织绳和聚酰胺纤维,所述耐磨布料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吸湿层,所述第一吸湿层的底端设置有涤棉面料层,所述涤棉面料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吸湿层,所述第二吸湿层的底端设置有亲肤层。
6.优选的,所述涤棉编织绳和聚酰胺纤维均设置有若干组,且涤棉编织绳和聚酰胺纤维在耐磨布料层的内部呈纵横穿插状分布。
7.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湿层和第二吸湿层的内部均设置有苎麻纤维线,所述苎麻纤维线的内部穿插有马海毛纺织线,所述第一吸湿层和第二吸湿层的内部均设置有排汗孔。
8.优选的,所述亲肤层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纺织线,所述混合纺织线的内部设置有长绒棉,且长绒棉的外侧壁设置有真丝纺线。
9.优选的,所述真丝纺线设置六组,且六组真丝纺线均缠绕在长绒棉的外侧。
10.优选的,所述混纺布料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呈喇叭状设置。
11.优选的,所述透气孔设置有若干个,且透气孔在混纺布料的内部呈均匀排列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有涤棉编织绳和聚酰胺纤维,实现了面料的耐磨效果,耐磨布料层覆盖在混纺布料的外边面上,阻挡面料主体与物体的接触,且涤棉编织绳富有弹性,坚实耐穿,保形性好,聚酰胺纤维具有良好的防水防风性能,耐磨性高,强度弹性,混合编织后,大大的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该涤棉面料的使用寿命;
14.(2)通过设置有第一吸湿层、第二吸湿层、苎麻纤维线、马海毛纺织线以及排汗孔,实现了涤棉面料吸湿排汗的功能,苎麻纤维线采用苎麻纤维制成,苎麻纤维吸湿性好,放湿也快,热传导大,迅速散热,马海毛纺织线采用马海毛制成,海马毛弹性恢复率高,抗皱能力
强,耐磨性和吸湿性好,同时排汗孔的设置,有效地增加空气的流通性,配合透气孔的设置,加快的汗水的蒸发,从而使该涤棉面料具有吸湿排汗的功能;
15.(3)通过设置有亲肤层,实现了涤棉面料的柔软效果,真丝纺线有良好弹性强度,吸湿性好,穿着透气舒适,长绒棉吸湿排汗显著,且长绒棉、真丝纺线的材质手感柔软,同时亲肤层设置在涤棉面料的内侧,与皮肤直接接触,有效地提高了涤棉面料的柔软度,手感更滑爽,从而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磨布料层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湿层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纺织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混纺布料;2、耐磨布料层;201、涤棉编织绳;202、聚酰胺纤维;3、第一吸湿层;4、涤棉面料层;5、第二吸湿层;6、亲肤层;601、混合纺织线;602、长绒棉;603、真丝纺线;7、透气孔;8、苎麻纤维线;9、马海毛纺织线;10、排汗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柔软耐磨型吸湿排汗涤棉面料,包括混纺布料1,混纺布料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耐磨布料层2,耐磨布料层2的内部设置有涤棉编织绳201和聚酰胺纤维202,涤棉编织绳201和聚酰胺纤维202均设置有若干组,且涤棉编织绳201和聚酰胺纤维202在耐磨布料层2的内部呈纵横穿插状分布;
24.具体地,如图所示,使用时,通过涤棉编织绳201与聚酰胺纤维202的混合编织,大大的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性,涤棉纤维富有弹性,坚实耐穿,保形性好,聚酰胺纤维202具有良好的防水防风性能,耐磨性高,强度弹性,以实现更长的使用寿命;
25.耐磨布料层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吸湿层3,第一吸湿层3的底端设置有涤棉面料层4,涤棉面料层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吸湿层5,第一吸湿层3和第二吸湿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苎麻纤维线8,苎麻纤维线8的内部穿插有马海毛纺织线9,第一吸湿层3和第二吸湿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排汗孔10;
26.具体地,如图所示,使用时,通过排汗孔10在第一吸湿层3和第二吸湿层5的内部呈均匀分布,有效地增加了空气的流动性,且苎麻纤维线8和马海毛纺织线9的材质,吸湿性好,放湿也快,利用空气的流动,加快的汗水的蒸发,以实现吸湿排汗的目的;
27.第二吸湿层5的底端设置有亲肤层6,亲肤层6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纺织线601,混合纺织线601的内部设置有长绒棉602,且长绒棉602的外侧壁设置有真丝纺线603,真丝纺线603设置六组,且六组真丝纺线603均缠绕在长绒棉602的外侧;
28.具体地,如图所示,使用时,亲肤层6设置在涤棉面料的内侧,与皮肤直接接触,配合长绒棉602和真丝纺线603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涤棉面料的柔软度,使涤棉面料的手感更滑爽;
29.混纺布料1的内部设置有透气孔7,透气孔7呈喇叭状设置,外大内小,利用空气压强,避免了面料吸附在身上,透气孔7设置有若干个,且透气孔7在混纺布料1的内部呈均匀排列分布,配合面料的特性,能够快速将汗水蒸发排出。
30.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耐磨布料层2覆盖在混纺布料1的外边面上,阻挡面料主体与物体的接触,且涤棉编织绳201富有弹性,坚实耐穿,保形性好,聚酰胺纤维202具有良好的防水防风性能,耐磨性高,强度弹性,混合编织后,大大的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性;
31.其次,苎麻纤维线8采用苎麻纤维制成,苎麻纤维吸湿性好,放湿也快,热传导大,迅速散热,马海毛纺织线9采用马海毛制成,海马毛弹性恢复率高,抗皱能力强,耐磨性和吸湿性好,同时排汗孔10的设置,有效地增加空气的流通性,配合透气孔7的设置,加快的汗水的蒸发;
32.最后,真丝纺线603有良好弹性强度,吸湿性好,穿着透气舒适,长绒棉602吸湿排汗显著,且长绒棉602、真丝纺线603的材质手感柔软,同时亲肤层6设置在涤棉面料的内侧,与皮肤直接接触,有效地提高了涤棉面料的柔软度,手感更滑爽。
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