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驱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58532发布日期:2022-09-07 15:1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智能驱散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驱散系统。


背景技术:

2.智能驱散系统用于实时跟踪侵入防护区的可疑对象,并对可疑对象发出驱散信号以将可疑对象驱离防护区。在智能驱散系统实时跟踪侵入防护区的可疑对象时,智能驱散系统需随着可疑对象的运动而运动,当追踪到可疑对象的位置时,智能驱散系统停止运动。然而,由于智能驱散系统的重量较大,当智能驱散系统停止运动时,智能驱散系统由于惯性的原因还会继续运动,导致智能驱散系统对可疑对象的定位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驱散系统,能够提高智能驱散系统对可疑对象的定位精确度。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驱散系统,所述智能驱散系统包括:转盘;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转盘可活动连接;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转盘运动;以及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或所述转盘,所述刹车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壳体和所述转盘之间开始或者停止相对运动。
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组件包括推杆和压杆,所述压杆连接于所述推杆,所述推杆用于使所述压杆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分离或接触;当所述压杆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分离时,所述转动组件可带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转盘运动;当所述压杆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接触并对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施加压力时,所述壳体停止相对所述转盘运动。
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或所述转盘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刹车组件上;当所述刹车组件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接触并对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施加压力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刹车组件施加拉力,以增大所述刹车组件对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施加的压力。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组件还包括刹车片,所述刹车片设于所述刹车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刹车组件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的接触位置处。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片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连接层和摩擦块。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与所述刹
车组件的接触面为非光滑平面。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与所述刹车组件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锯齿,所述刹车组件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锯齿,当所述刹车组件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接触时,所述第一锯齿和所述第二锯齿啮合连接。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驱散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刹车组件电连接,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转动组件关闭的信号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刹车组件以使得所述刹车组件控制所述壳体和所述转盘之间停止相对运动。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驱散系统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转动组件的启动或关闭状态,所述感应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转动组件关闭时生成感应信号,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后控制所述刹车组件以使得所述刹车组件控制所述壳体和所述转盘之间停止相对运动。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与所述刹车组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磁性件,当所述转动组件开启时,所述刹车组件具有磁性,且所述刹车组件的磁性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同,以使所述刹车组件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分离;当所述转动组件关闭时,所述刹车组件失去磁性,以使所述刹车组件与所述转盘或所述壳体接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驱散系统,该智能驱散系统通过设置与智能驱散系统的壳体或转盘可活动连接的刹车组件,使得当智能驱散系统的转动组件启动时,刹车组件能够与智能驱散系统的转盘或壳体分离,从而转动组件能够带动壳体相对转盘运动,以保证智能驱散系统能够实现跟随可疑对象的运动而运动的设计目的;而当智能驱散系统的转动组件关闭时,即智能驱散系统定位到可疑对象时,刹车组件能够与智能驱散系统的转盘或壳体接触并对转盘或壳体施加压力,从而阻止壳体因惯性而继续相对转盘运动,进而提高智能驱散系统对可疑对象的定位精确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驱散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驱散系统的刹车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驱散系统的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
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智能驱散系统;11、转盘;12、壳体;13、转动组件;14、刹车组件;141、推杆;142、压杆;143、弹性件;144、刹车片;1441、基板;1442、连接层;1443、摩擦
块;15、第一磁性件;16、控制器;17、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4.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驱散系统,该智能驱散系统10包括转盘11、壳体12、转动组件13和刹车组件14。其中,壳体12与转盘11可活动连接。转动组件13设于壳体12内,转动组件13用于带动壳体12相对转盘11运动。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或转盘11,刹车组件14用于控制壳体12和转盘11之间开始或者停止相对运动。
25.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驱散系统10通过设置与壳体12或转盘11可活动连接的刹车组件14,使得当智能驱散系统10的转动组件13启动时,刹车组件14能够与智能驱散系统10的转盘11或壳体12分离,也即当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此时的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分离,当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转盘11时,此时的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分离,从而使得转动组件13能够带动壳体12相对转盘11运动,以保证智能驱散系统10能够实现跟随可疑对象的运动而运动的目的。而当智能驱散系统10的转动组件13关闭时,即智能驱散系统10定位到可疑对象时,刹车组件14能够与智能驱散系统10的转盘11或壳体12接触并对转盘11或壳体12施加压力,也即,当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此时的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接触并对壳体12施加压力,当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转盘11时,此时的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接触并对转盘11施加压力,从而阻止壳体12因惯性而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进而提高智能驱散系统10对可疑对象的定位精确度。
26.进一步地,刹车组件14包括推杆141和压杆142,压杆142连接于推杆141。其中,推杆141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2或转盘11上,推杆141的另一端连接于压杆142,推杆141用于使
压杆142与转盘11或壳体12分离或接触。也即是说,当转动组件13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压杆142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推杆141未与压杆142连接的一端固定于转盘11上,推杆141用于使压杆142与壳体12分离或接触,从而实现控制壳体12和转盘11之间开始或者停止相对运动的目的;当转动组件13可活动连接于转盘11时,压杆142可活动连接于转盘11,推杆141未与压杆142连接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2上,推杆141用于使压杆142与转盘11分离或接触,从而实现控制壳体12和转盘11之间开始或者停止相对运动的目的。
27.举例来说,当压杆142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压杆142与壳体12分离时,转动组件13可带动壳体12相对转盘11运动;而转动组件13关闭时,压杆142与壳体12接触并对壳体12施加压力以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从而阻止壳体12由于惯性原因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当压杆142可活动连接于转盘11时,压杆142与转盘11分离时,转动组件13可带动壳体12相对转盘11运动;而转动组件13关闭时,压杆142与转盘11接触并对转盘11施加压力以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从而阻止壳体12由于惯性原因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
28.为在转动组件13关闭时,能够更好地阻止壳体12由于惯性原因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一些实施例中,刹车组件14还包括弹性件143,弹性件143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2或转盘11上,也即当推杆141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2上时,弹性件143的一端也固定于壳体12上;当推杆141的一端固定于转盘11上时,弹性件143的一端也固定于转盘11上。弹性件143的另一端连接于刹车组件14上。具体地,弹性件143的另一端连接于刹车组件14的压杆142上。
29.具体地,当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接触并对壳体12施加压力时,弹性件143对刹车组件14施加拉力,即弹性件143对压杆142施加弹性拉力,以增大刹车组件14对壳体12施加的压力,即增大压杆142对壳体12施加的压力,从而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刹车组件14能够更好的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转动。当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接触并对转盘11施加压力时,弹性件143对刹车组件14施加拉力,即弹性件143对压杆142施加弹性拉力,以增大刹车组件14对转盘11施加的压力,即增大压杆142对转盘11施加的压力,从而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刹车组件14能够更好的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转动。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刹车组件14处于与壳体12或转盘11分离的状态,还是刹车组件14处于与壳体12或转盘11接触的状态,弹性件143均对刹车组件14施加了拉力,即弹性件143均对压杆142施加了弹性拉力。
30.可选地,弹性件143可以为弹簧或者由其他材料制成的具有弹性的部件,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压杆142施加拉力即可。
31.进一步地,弹性件143与转盘11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
°
,例如,弹性件143与转盘11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为45
°
、60
°
、75
°
或者90
°
等。其中,转盘11的平面为转盘11与压杆142的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将弹性件143与转盘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设计为大于或等于45
°
,这样,弹性件143对压杆142的弹性拉力分解为垂直于转盘11所在的平面的压力就会更大,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有利于更好地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转动。
32.请参阅图3和图4,一些实施例中,刹车组件14还包括刹车片144,刹车片144设于所述刹车组件14上且位于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的接触位置处,也即,当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刹车片144设于压杆142上且位于压杆142与壳体12的接触位置;当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转盘11时,刹车片144设于压杆142上且位于压杆142与转盘11的接触位置。通过设置刹车片144可以增大压杆142与壳体12之间的摩擦力,或者增大压杆142与转盘1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刹车组件14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壳体
12继续相对转盘11转动。
33.进一步地,刹车片144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1441、连接层1442和摩擦块1443。其中,基板1441可以为钢板、铁板、不锈钢板等硬质板,基板1441用于保证整个刹车片144的结构强度。连接层1442用于连接基板1441和摩擦块1443,摩擦块1443是由高分子粘结剂(例如树脂或橡胶等)、增强纤维和摩擦性能调节剂这三大类物质及其它配合剂构成的,摩擦块1443具有良好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当然。摩擦块1443也可以采用其他物质调配构成,只要保证摩擦块1443具有良好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即可,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驱散系统10的刹车片144采用依次设置基板1441、连接层1442和摩擦块1443的结构,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采用该结构的刹车片144能够增大压杆142与壳体12之间的摩擦力或压杆142与转盘11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是当摩擦块1443经长时间使用而损坏时,维修人员可直接通过更换摩擦块1443的方式对刹车片144进行维修,而无需更换整个刹车片144,有利于降低智能驱散系统10的使用成本。
34.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转盘11或壳体12与刹车组件14的接触面为非光滑平面,也即转盘11或壳体12与压杆142的接触面为非光滑平面。举例来说,对于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的情况,当压杆142与壳体12接触时,壳体12上能够与压杆142接触的接触面为非光滑平面,这样能够增大压杆142与壳体12之间的摩擦力,即增大刹车片144与壳体12之间的摩擦力,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对于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转盘11的情况,当压杆142与转盘11接触时,转盘11上能够与压杆142接触的接触面为非光滑平面,这样能够增大压杆142与转盘11之间的摩擦力,即增大刹车片144与转盘11之间的摩擦力,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
35.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转盘11或壳体12与刹车组件14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锯齿,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锯齿,当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接触时,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啮合连接。为便于说明,以下将以压杆142设有刹车片144并分两种情况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36.第一种情况,当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转盘11时,转盘11与刹车组件14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锯齿,也即转盘11与刹车片144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锯齿,此时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的接触面上设有与第一锯齿啮合的第二锯齿,也即刹车片144上设有第二锯齿。当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接触时,刹车片144上的第二锯齿和转盘11上的第一锯齿啮合连接,从而大大地增大了刹车片144与转盘1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
37.第二种情况,当刹车组件14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2时,壳体12与刹车组件14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锯齿,也即壳体12与刹车片144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锯齿,此时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的接触面上设有与第一锯齿啮合的第二锯齿,也即刹车片144上设有第二锯齿。当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接触时,刹车片144上的第二锯齿和壳体12上的第一锯齿啮合连接,从而大大地增大了刹车片144与壳体1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
38.一些实施例中,转盘11或壳体12与刹车组件14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磁性件15,
当转动组件13开启时,刹车组件14具有磁性,且刹车组件14的磁性与第一磁性件15的磁性相同,以使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分离;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刹车组件14失去磁性,以使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接触。
39.也即是说,在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可活动连接的情况下,可在转盘11与刹车组件1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一磁性件15,并使得当转动组件13开启时,刹车组件14具有磁性,即使得刹车组件14与第一磁性件15的对应位置处具有磁性,且该磁性与第一磁性件15的磁性相同的,其中,刹车组件14与第一磁性件15的对应位置可为压杆142或刹车片144。这样,根据同性相斥原理,当转动组件13开启时,转盘11与刹车组件14之间会存在斥力使得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分离,以保证壳体12能够相对转盘11运动。而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刹车组件14的磁性消失,此时刹车组件14和转盘11之间的斥力消失,使得刹车组件14能够与转盘11接触,以保证刹车组件14能够实现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的目的。
40.而在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可活动连接的情况下,可在壳体12与刹车组件1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一磁性件15,并使得当转动组件13开启时,刹车组件14具有磁性,即使得刹车组件14与第一磁性件15的对应位置处具有磁性,且该磁性与第一磁性件15的磁性相同的,其中,刹车组件14与第一磁性件15的对应位置可为压杆142或刹车片144。这样,根据同性相斥原理,当转动组件13开启时,壳体12与刹车组件14之间会存在斥力使得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分离,以保证壳体12能够相对转盘11运动。而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刹车组件14的磁性消失,此时刹车组件14和壳体12之间的斥力消失,使得刹车组件14能够与壳体12接触,以保证刹车组件14能够实现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的目的。
41.为提高智能驱散系统10的自动化程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驱散系统10还包括控制器16,控制器16设于壳体12内,该控制器16分别与转动组件13和刹车组件14电连接,当控制器16接收到转动组件13关闭的信号时,控制器16用于控制刹车组件14以使得刹车组件14控制壳体12和转盘11之间停止相对运动,也即控制器16用于控制刹车组件14,以使得压杆142与壳体12或转盘11接触,从而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通过设置控制器16,使得智能驱散系统10能够根据转动组件13的工作状态控制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分离或接触,或者控制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分离或接触,从而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控制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分离或接触,或者手动控制刹车组件14与壳体12分离或接触,进而提高智能驱散系统10的自动化程度。
42.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驱散系统10还包括感应器17,感应器17与控制器16电连接,感应器17用于感应转动组件13的启动或关闭状态。换言之,感应器17用于在感应到转动组件13关闭时生成感应信号并将该感应信号输送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还用于在接收到感应信号后控制刹车组件14,以使得刹车组件14控制壳体12和转盘11之间停止相对运动。
43.具体地,感应器17可设置于壳体12上,当感应器17感应到感应器17相对转盘11的运动速度降低或者停止相对转盘11运动时,感应器17生成感应信号并将该感应信号输送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再根据接收到的感应信号控制刹车组件14,以使得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接触并向转盘11或壳体12施加压力,从而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采用设置感应器17的方式,可以使得智能驱散系统10具有两重保障,第一重保障是当转动组件13关闭时,转动组件13可以给控制器16一个信号,以使得控制器16能够控制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接触并向转盘11或壳体12施加压力,从而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
动。第二重保障是当感应器17感应到感应器17相对转盘11的运动速度降低或者停止相对转盘11运动时,感应器17可以给控制器16传递感应信号,以使得控制器16能够控制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接触并向转盘11或壳体12施加压力,从而阻止壳体12继续相对转盘11运动。这样,当转动组件13与控制器16之间的信号传输路线和感应器17与控制器16之间的信号传输路线中的一者存在故障时,控制器16仍能够控制刹车组件14与转盘11或壳体12接触并向转盘11或壳体12施加压力,有利于提高智能驱散装置的可靠性。
44.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驱散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智能驱散系统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