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防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9607发布日期:2022-10-04 22:5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防弹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弹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防弹结构。


背景技术:

2.防弹衣通常由防弹系统和缓冲系统组成,其中防弹系统主要用于抵抗子弹的侵彻,而缓冲系统主要用于降低子弹冲击防弹衣所造成的人体钝性损伤。
3.传统的防弹衣缓冲系统通常采用一层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epe(可发型聚乙烯)等泡沫材料,结构单一,其对人体的防护能力较为有限,并且舒适透气性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防弹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弹结构防护能力弱、缓冲性差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包括从外到内叠合设置的防弹组件、缓冲组件以及背板,所述防弹组件的边缘向所述背板的边缘延伸并与所述背板连接;
7.所述防弹组件由若干个芳纶纤维层以及若干个超高分子纤维层间隔叠加而成,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芳纶纤维层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设置在最上层的所述芳纶纤维层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缓冲组件与最下层的所述芳纶纤维层贴合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芳纶纤维层的厚度与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的厚度相同。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的厚度为0.15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组件的厚度为5.00mm。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尼龙框架、设置在所述尼龙框架内部的第一泡沫层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泡沫层内部的第二泡沫层,所述尼龙框架的外表面一侧与所述芳纶纤维层贴合设置,所述尼龙框架的外表面另一侧与所述背板贴合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泡沫层的上下表面均为波浪型结构,所述第二泡沫层的上表面的波谷与所述第二泡沫层下表面的波谷竖直对应,所述第一泡沫层与所述第二泡沫层的连接面嵌合设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板与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的材质相同。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板的厚度为0.15mm。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将多种复合材料通过间次叠和,利用不同材料具有不同波阻抗的特性,使得子弹冲击防弹衣产生的应力波透过防弹衣时,会产生明显的衰减,从而能够对人体起到有效的防护,且透气性好,质地较轻。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复合防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21.1-防弹组件;2-缓冲组件;3-背板;
22.101-芳纶纤维层;102-超高分子纤维层;
23.201-尼龙框架;202-第一泡沫层;203-第二泡沫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包括从外到内叠合设置的防弹组件1、缓冲组件2以及背板3,所述防弹组件1的边缘向所述背板3的边缘延伸并与所述背板3连接;
26.所述防弹组件1由若干个芳纶纤维层101以及若干个超高分子纤维层102间隔叠加而成,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芳纶纤维层10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102,设置在最上层的所述芳纶纤维层101与所述背板3连接,所述缓冲组件2与最下层的所述芳纶纤维层101贴合设置。
27.防弹组件1、缓冲组件2以及背板3为一个防弹整体,在使用时,防弹组件1主要起到防弹作用,缓冲组件2与背板3主要起到缓冲作用。
28.超高分子纤维层102的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防弹组件1由多层超高分子纤维层102与多层芳纶纤维层101叠合而成,且防弹组件1从前到后的奇数层为芳纶纤维层101,而偶数层为超高分子纤维层102,超高分子纤维层102与芳纶纤维层101依次相叠合,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波阻抗,子弹冲击防弹衣产生的应力波透过防弹衣时,会产生明显的衰减,从而能够对人体起到有效的防护。
29.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弹组件的防弹性能,所述芳纶纤维层101的厚度与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102的厚度相同。
30.优选的,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102的厚度为0.15mm,数目为15;芳纶纤维层101的厚度为0.15mm,数目为16,即防弹组件1的厚度为4.65mm。
31.优选的,为了提高防弹结构的缓冲性能,所述缓冲组件2的厚度为5.00mm。
3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尼龙框架201、设置在所述尼龙框架201内部的第一泡沫层202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泡沫层202内部的第二泡沫层203,所述尼龙框架201的外表面一侧与所述芳纶纤维层101贴合设置,所述尼龙框架201的外表面另一侧
与所述背板3贴合设置。
33.第一泡沫层202的材质为低密度eva泡沫材料,第二泡沫层203的材质为低密度epe泡沫材料,第一泡沫层202与第二泡沫层203均为轻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
34.优选的,所述第二泡沫层203的上下表面均为波浪型结构,所述第二泡沫层203的上表面的波谷与所述第二泡沫层203下表面的波谷竖直对应,所述第一泡沫层202与所述第二泡沫层203的连接面嵌合设置。
35.相对于平板结构,波浪形结构便于多层泡沫结构形成一个整体,防止厚度较大的泡沫结构在运动时位移,且能够提高缓冲效果以及柔软度。
36.优选的,所述背板3与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102的材质相同,所述背板3为uhmwpe材料。
37.优选的,所述背板3的厚度为0.15mm,背板3主要用于保护缓冲组件2。
38.通过本实施例的复合防弹结构,实现了轻质性与便携性,而且防弹系统的防弹性能和缓冲系统的抗冲击缓冲性能也更为优异,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波阻抗,子弹冲击防弹衣产生的应力波透过防弹衣时,会产生明显的衰减,从而能够对人体起到有效的防护。
39.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内叠合设置的防弹组件(1)、缓冲组件(2)以及背板(3),所述防弹组件(1)的边缘向所述背板(3)的边缘延伸并与所述背板(3)连接;所述防弹组件(1)由若干个芳纶纤维层(101)以及若干个超高分子纤维层(102)间隔叠加而成,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芳纶纤维层(10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102),设置在最上层的所述芳纶纤维层(101)与所述背板(3)连接,所述缓冲组件(2)与最下层的所述芳纶纤维层(101)贴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层(101)的厚度与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102)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102)的厚度为0.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的厚度为5.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尼龙框架(201)、设置在所述尼龙框架(201)内部的第一泡沫层(202)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泡沫层(202)内部的第二泡沫层(203),所述尼龙框架(201)的外表面一侧与所述芳纶纤维层(101)贴合设置,所述尼龙框架(201)的外表面另一侧与所述背板(3)贴合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泡沫层(203)的上下表面均为波浪型结构,所述第二泡沫层(203)的上表面的波谷与所述第二泡沫层(203)下表面的波谷竖直对应,所述第一泡沫层(202)与所述第二泡沫层(203)的连接面嵌合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3)与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102)的材质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3)的厚度为0.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防弹结构,包括从外到内叠合设置的防弹组件、缓冲组件以及背板,所述防弹组件的边缘向所述背板的边缘延伸并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防弹组件由若干个芳纶纤维层以及若干个超高分子纤维层间隔叠加而成,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芳纶纤维层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超高分子纤维层,设置在最上层的所述芳纶纤维层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缓冲组件与最下层的所述芳纶纤维层贴合设置。实用新型实现了不仅能够保证人员穿着的舒适性,也能对人体形成有效的防护。成有效的防护。成有效的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杨喆 唐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科力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