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及包含其的建筑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3811发布日期:2023-04-20 22:2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及包含其的建筑立面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及包含其的建筑立面。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建筑保温一般采用热保温镀铝膜编织布,如专利一种隔热保温镀铝膜编织布(公开号cn203499030u),其公开了包括:编织布本体,编织布本体内部设置hdpe编织布,位于hdpe编织布外围设置有铝箔层并且该铝箔层包裹于hdpe编织布外表面,所述hdpe编织布与外围的铝箔层通过聚乙烯粘合层粘合。此种结构编织布和铝箔层仍然为独立的个体,铝箔仍然具有透气性差的问题,而编织布仍然存在阻燃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建筑立面用保温材料无法兼顾透气性、阻燃性和保温性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包括沿保温层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铝箔复合层、保温透气层和铝箔复合层,所述铝箔复合层为铝箔在编织布表面形成的淋膜,所述保温透气层由n(n≥2)层的铝膜层和n+1(n≥2)层的化纤棉层相互夹持设置而成,所述完成淋膜后的铝箔复合层以及铝膜层上均匀设置若干透气孔。

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采用直接用铝箔在编织布的表面包裹形成淋膜,此种设计的优势在于这样编织布不再直接接触空气,无法形成燃烧的条件,使得最终燃烧的条件被铝箔阻隔,使得只有当铝箔完成燃烧破裂后才能在编织布上形成燃烧的可能性,从另一个方向提升了编织布和铝箔所构成整体的阻燃效果。

5、又由于铝箔本身的性质,故会存在透气性较差的问题,而通过在淋膜后的铝箔复合层上设置透气孔,可以有效提升透气性,且由于形成透气孔出外露的编织布接触面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无法有效形成燃烧条件,故基本不影响阻燃性能。

6、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增加了保温透气层,一个是通过铝膜和工业棉的配合,形成更厚的保温层,且由于采用了铝膜,使得热反射效果大大增加,而采用工业棉是因为一般产品被应用于建筑外立面,长期收到风吹雨打,在外墙渗水的条件下,保温层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能够防止对建筑内部的渗透。

7、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透气层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始终为化纤棉层。

8、化纤棉层至少为三层,被铝膜分隔开,工业棉间的流通仅能通过透气孔,而透气孔较小,所以多层的工业棉与透气孔配合,形成防止外墙水渗入的曲折通道,进一步提升了防渗水的能力。

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透气层的铝膜层厚度为10~14μm,铝箔复合层的淋膜铝箔厚度为6~8μm。

10、铝膜厚度为常规技术手段,而铝箔的厚度是考虑到充当外立面需要一定的结构强度,所以不能太薄,而由于是淋膜,且需要打孔,所以也不能太厚。

11、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布由编织密度不小于80%,直径0.2mm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丝编织而成。

12、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保温层长度的1~3‰,在整个铝箔复合层和铝膜层上等间隔排布。

13、进一步地,沿保温层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边缘形成将铝箔复合层、保温透气层和铝箔复合层复合到一起的编织包围。

14、进一步地,沿保温层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边缘等间隔点焊连接,使得铝箔复合层、保温透气层和铝箔复合层复合为整体。

15、一种建筑立面,含有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

16、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立面包括除屋顶外的建筑外立面、建筑内墙和建筑内地面中的至少一种。

17、屋顶需要更多的考虑反射,且由于会存在积水的情况,所以不能采用透气材料,所以不能应用于屋顶。

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能够应用于建筑作为保温材料,具有优越的保温隔热性能,防渗透性能和阻燃性能,成本低廉,热反射率达到了97%。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保温层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铝箔复合层、保温透气层和铝箔复合层,所述铝箔复合层为铝箔在编织布表面形成的淋膜,所述保温透气层由n(n≥2)层的铝膜层和n+1(n≥2)层的化纤棉层相互夹持设置而成,所述完成淋膜后的铝箔复合层以及铝膜层上均匀设置若干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透气层厚度方向的上下两侧始终为化纤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透气层的铝膜层厚度为10~14μm,铝箔复合层的淋膜铝箔厚度为6~8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布由编织密度不小于60%,直径0.2mm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丝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保温层长度的1~3‰,在整个铝箔复合层和铝膜层上等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沿保温层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边缘形成将铝箔复合层、保温透气层和铝箔复合层复合到一起的编织包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沿保温层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边缘等间隔点焊连接,使得铝箔复合层、保温透气层和铝箔复合层复合为整体。

8.一种建筑立面,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立面包括除屋顶外的建筑外立面、建筑内墙和建筑内地面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内墙保温的保温层,包括沿保温层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铝箔复合层、保温透气层和铝箔复合层,所述铝箔复合层为铝箔在编织布表面形成的淋膜,所述保温透气层由n(n≥2)层的铝膜层和n+1(n≥2)层的化纤棉层相互夹持设置而成,所述完成淋膜后的铝箔复合层以及铝膜层上均匀设置若干透气孔。采用本技术的设计方案,能够应用于建筑作为保温材料,对建筑内部起到保温效果,成本低廉,热反射率达到了97%。

技术研发人员:姜则宁,许鑫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英特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