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热防寒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7197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电热防寒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服,特别是一种集充电、蓄电和温控于一体的电热防寒服。
现有电热防寒服是在保温层与内衬之间遍布或带状布置电热丝;其电源有的采用干电池,有的直接在交流电源上加热至所需温度后断电,靠防寒服的保温层保温。这些电热防寒服均感使用不方便,用干电池不经济,在交流电源上直接加热的断电后保温时间短,需经常找电源补充热量,旅途或野外作业者无法有效使用;且热量散射损失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集充电、蓄电和温控于一体,热量集中,使用方便的电热防寒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防寒服,由电源插头1、保温层2、电热丝3和内衬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源插头1与电热丝3之间连接有带充电器7的电瓶5和温控器6;电热丝3在保温层2和内衬4之间呈点面状,即前襟左右各一片,后背一片,还可在左右两肩各置一片;在电热丝3与保温层2之间有红外反射层9。
这种电热防寒服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增加了充电、蓄电、温控功能而使用方便,能较长时间持续提供热能,旅途或野外作业者也能有效使用;由于在电热丝外增加了红外反射层,使热量向人体扩散而不向周围散失,热量集中;同时因采用点面式加热方式,发热点集中于腹、背、肩这几个人体最易感觉寒冷的部位而使防寒效果更佳。经使用完全能达到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可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蓄电、温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片状电热丝在电热防寒服上的分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片状电热丝部位的剖视图。
其电原理是220V市电经C1降压和D1-D4整流后,经开关K1-1、K1-2对电瓶E充电;充电完成后拔下电源插头,因K1-1、K1-2既是充电开关,又是温控器开关,当K1-1、K1-2处于2、3位置时为关断状态,电瓶E不对负载放电,而当其处于2、1位置时,NE555按一定周期振荡,振荡输出第3脚接继电器J,在振荡周期的正半周时输出为高电平,继电器J吸合,负载得电发热;当振荡周期处于负半周时,输出为0电平,继电器J释放,负载断电不发热。
其工作过程是打开充电器7的开关10,市电经电源插头1输入,向电瓶5充电,充电完成后拔掉电源插头1。由于开关10兼作温控器6的开关,电瓶5即向温控器6供电,温控器6的NE555振荡电路输出的电平随振荡周期而高低变换,实现对继电器的吸合、断开变换而对负载间隙加热;通过高低温选择开关11可调节发热时间长短,实现对负载的高低温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电热丝作成片状,每件至少3片以上,分别置于前襟左右、后背及双肩的内衬4和保温层2之间;在电热丝3与保温层2之间还可以有用铝箔纸或镀铝塑料薄膜做成的红外反射层9以防止热量散失。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电热防寒服,由电源插头(1)、保温层(2)、内衬(4)和电热丝(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源插头(1)与电热丝(3)之间有带充电器(7)的电瓶(5)和温控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热防寒服,其特征在于,在电热丝(3)与保温层(2)之间有红外反射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电热防寒服,其特征在于,电热丝(3)在保温层(2)与内衬(4)之间呈点面状分布,且电热丝(3)的片数至少3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热防寒服,属电热服装技术领域。它是在传统的电热服上增加了充电器、电瓶、温控器和红外反射层,集充电、蓄电、温控功能于一体,热量集中,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H05B3/34GK2253897SQ9623282
公开日1997年5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2日
发明者王元知 申请人:王元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