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臭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098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除臭鞋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除臭鞋材,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鞋类主要是由天然织物制作而成,穿着舒服且透气性好,但在穿着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由于脚部出汗及沾染灰尘、水分等原因,容易产生霉变并滋生细菌,尤其是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这不仅影响穿着舒适度,而且可能会导致足部疾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天然织物鞋类已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抗菌、除臭能力的产品开始不断出现。
[0003]现在国际上主导的具有抗菌、除臭能力的鞋材是用表层涂覆或电镀上一层镀银层的混纺纱制成的抗菌布来达到抗菌、抑菌目的。虽然用该抗菌布制作的鞋类具有抗菌、除臭的功能,但是该抗菌布存在成本高、柔韧性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菌除臭鞋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抗菌除臭鞋材,包括设置在表层的涤纶布、最少两层的抗菌布和具有弹性的芯层,所述涤纶布上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纵向凹沟,所述抗菌布包括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横向混纺纱、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第一纵向混纺纱和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第二纵向混纺纱,横向混纺纱与第一纵向混纺纱相互扭绞且横向混纺纱与第二纵向混纺纱相互扭绞形成六边形第一孔眼,第一纵向混纺纱与第二纵向混纺纱相互扭绞形成菱形第二孔目艮;所述芯层上设置有多个等腰梯形第一通孔和位于第一通孔正下方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凹沟与第一孔眼连通,第一孔眼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纵向混纺纱和第二纵向混纺纱与涤纶布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第一纵向混纺纱和第二纵向混纺纱与芯层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孔眼上设置有底边、下侧边和上侧边,底边与下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35度,下侧边与上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边的长度是下侧边长度的一倍,下侧边的长度等于上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孔眼上设置有侧边,侧边的长度等于上侧边的长度。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除臭鞋材利用抗菌布中的横向混纺纱、第一纵向混纺纱和第二纵向混纺纱抗菌、抑菌,并且由于抗菌布中存在第一孔眼和第二孔眼,不但利于鞋材在后续制鞋过程中的加工制作,还节约成本;可以根据鞋材的不同要求,根据抗菌布的抗菌寿命、使用强度确定需要的层数,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鞋面、鞋中底以及鞋垫;利用凹沟、第一孔眼、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增加鞋材本身的透气性,提高鞋材的柔韧性及除臭效果,并且上述结构使得鞋材轻盈,穿着舒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除臭鞋材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布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芯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除臭鞋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菌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芯层结构示意图。所述抗菌除臭鞋材,包括设置在表层的涤纶布10、最少两层的抗菌布20和具有弹性的芯层30,所述涤纶布10上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纵向凹沟U,所述抗菌布20包括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横向混纺纱21、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第一纵向混纺纱22和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第二纵向混纺纱23,横向混纺纱21与第一纵向混纺纱22相互扭绞且横向混纺纱21与第二纵向混纺纱23相互扭绞形成六边形第一孔眼24,第一纵向混纺纱22与第二纵向混纺纱23相互扭绞形成菱形第二孔眼25;所述芯层30上设置有多个等腰梯形第一通孔31和位于第一通孔31正下方的第二通孔32,第二通孔32与第一通孔31连通,凹沟11与第一孔眼24连通,第一孔眼24与第一通孔31连通;第一纵向混纺纱22和第二纵向混纺纱23与涤纶布10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第一纵向混纺纱22和第二纵向混纺纱23与芯层30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
[0014]凹沟11、第一孔眼24、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连通形成透气孔,便于汗液挥发,防止因汗液积聚导致细菌滋生、产生臭味。涤纶布10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易洗快干、价格便宜适用于鞋材。抗菌布20包括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横向混纺纱21、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第一纵向混纺纱22和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第二纵向混纺纱23,横向混纺纱21、第一纵向混纺纱22、第二纵向混纺纱23由于表层设置有镀银层,对包括细菌、真菌、滴虫、支原体等有害细菌有很好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并且由于存在六边形第一孔眼24、菱形第二孔眼25,不但利于鞋材在制鞋过程中易于加工,还节约成本;并且第二孔眼25与涤纶布10和芯层30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腔,可根据鞋材厂家的不同需要在该封闭空腔内添加抗菌剂,进一步提供鞋材的抗菌效果。芯层30上的等腰梯形第一通孔31的作用是,当芯层30受到挤压时,在第一通孔31内的汗液会定向流向下方的第二通孔32,便于汗液定向排出,提高鞋材的除臭效果。
[0015]为方便织制加工以及第一孔眼24和第二孔眼25的成型,所述第一孔眼24上设置有底边241、下侧边242和上侧边243,底边241与下侧边242之间的夹角为135度,下侧边242与上侧边243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所述底边241的长度是下侧边242长度的一倍,下侧边242的长度等于上侧边243的长度;所述第二孔眼25上设置有侧边251,侧边251的长度等于上侧边243的长度。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抗菌除臭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表层的涤纶布(10)、最少两层的抗菌布(20)和具有弹性的芯层(30),所述涤纶布(10)上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纵向凹沟(11),所述抗菌布(20)包括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横向混纺纱(21)、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第一纵向混纺纱(22)和多根表面设置有镀银层的第二纵向混纺纱(23),横向混纺纱(21)与第一纵向混纺纱(22 )相互扭绞且横向混纺纱(21)与第二纵向混纺纱(23)相互扭绞形成六边形第一孔眼(24),第一纵向混纺纱(22)与第二纵向混纺纱(23)相互扭绞形成菱形第二孔眼(25);所述芯层(30)上设置有多个等腰梯形第一通孔(31)和位于第一通孔(31)正下方的第二通孔(32),第二通孔(32)与第一通孔(31)连通,凹沟(11)与第一孔眼(24)连通,第一孔眼(24)与第一通孔(31)连通;第一纵向混纺纱(22)和第二纵向混纺纱(23)与涤纶布(10)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第一纵向混纺纱(22)和第二纵向混纺纱(23)与芯层(30)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臭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眼(24)上设置有底边(241)、下侧边(242)和上侧边(243),底边(241)与下侧边(242)之间的夹角为135度,下侧边(242)与上侧边(243)之间的夹角为135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臭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241)的长度是下侧边(242)长度的一倍,下侧边(242)的长度等于上侧边(243)的长度;所述第二孔眼(25)上设置有侧边(251),侧边(251)的长度等于上侧边(243)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除臭鞋材,属于纺织领域,包括设置在表层的涤纶布、最少两层的抗菌布和具有弹性的芯层。该抗菌除臭鞋材利用抗菌布中的横向混纺纱、第一纵向混纺纱和第二纵向混纺纱抗菌、抑菌,并且由于抗菌布中存在第一孔眼和第二孔眼,不但利于鞋材在后续制鞋过程中的加工制作,还节约成本;可以根据鞋材的不同要求,根据抗菌布的抗菌寿命、使用强度确定需要的层数,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鞋面、鞋中底以及鞋垫;利用凹沟、第一孔眼、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增加鞋材本身的透气性,提高鞋材的柔韧性及除臭效果,并且上述结构使得鞋材轻盈,穿着舒适。
【IPC分类】A43B1/00, B32B27/02, B32B27/12, B32B3/24
【公开号】CN205202335
【申请号】CN201520918173
【发明人】刘渠銮
【申请人】安徽新虹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