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浓缩丸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76012阅读:来源:国知局
胶、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目,备用;
[0183]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PVP-K30以2. 3:1:1:1. I (重量 份)混合,制软材,炼条温度45°C,制成素丸。
[0184] 实施例8
[0185] 取熟地黄24份、山茱萸12份、山药12份、枸杞子12份、菟丝子12份、牛膝9份、 龟甲胶12份、鹿角胶12份。
[0186] 步骤一,将菟丝子、牛膝、山茱萸合并后加6倍量90 %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 流时间为〇.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C下1. 23,得醇提浓缩液,备用;
[0187]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合并,加10倍量的水,煎煮1 次,每次1小时,过滤后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0°C下1. 12,加95%乙醇沉淀使 醇沉液含醇量达到50%,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液 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C下1. 38,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甲 胶、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目,备用;
[0188] 步骤三,辅料由稀释剂和崩解剂组成,其中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和PVP-K30,崩解 剂为L-HPC和CMC-Na,稀释剂:崩解剂=5:1,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辅 料以2. 5:1:1:1 (重量份)混合,制软材,炼条温度35°C,制成素丸;
[0189] 步骤四,对步骤三所得素丸进行薄膜包衣,选用欧巴代Φ中药为本品的包衣材料, 得本发明浓缩丸,包衣条件如下:包衣条件为:水为溶解剂、包衣液浓度18%、包衣增重 3%、进风温度65°(1 |、压缩机压力0.310^、包衣锅转速4〇1'11^1、懦动泵流速31]11*1]1;[111。
[0190] 实施例9
[0191] 取熟地黄240份、山茱萸120份、山药120份、枸杞子120份、菟丝子120份、牛膝 90份、龟甲胶120份、鹿角胶120份。
[0192] 步骤一,将菟丝子、牛膝、山茱萸合并后加10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3次,每次回 流时间为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C下1. 28,得醇提浓缩液,备用;
[0193]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合并,加14倍量的水,煎煮3 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后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0°C下1. 10,加95%乙醇沉淀 使醇沉液含醇量达到30%,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 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C下1. 38,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 甲胶、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目,备用;
[0194]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辅料(微晶纤维素和CMS-Na, 微晶纤维素:CMS-Na = 10 :1(重量份))混合,所述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辅料= 3:1:1:1. 25 (重量份),制软材,炼条温度40°C,制成素丸;
[0195] 实施例10
[0196] 取熟地黄80份、山茱萸40份、山药40份、枸杞子40份、菟丝子40份、牛膝30份、 龟甲胶40份、鹿角胶40份。
[0197] 步骤一,将菟丝子、牛膝、山茱萸合并后加8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 流时间为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C下1. 25,得醇提浓缩液,备用;
[0198]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合并,加12倍量的水,煎煮2 次,每次〇. 5小时,过滤后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0°C下1. 12,加95%乙醇沉淀 使醇沉液含醇量达到50%,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 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C下I. 38,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 甲胶、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目,备用;
[0199]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辅料(糊精和L-HPC,糊精: L-HPC = 10 :3 (重量份))混合,所述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辅料=2. 8:1:1:2. 6 (重 量份),制软材,炼条温度40°C,制成素丸;
[0200] 步骤四,对步骤三所得素丸进行薄膜包衣,选用欧巴代φ中药为本品的包衣材料, 得本发明浓缩丸,包衣条件如下:包衣条件为:水为溶解剂、包衣液浓度17%、包衣增重 4%、进风温度65°C、压缩机压力0. 3MPa、包衣锅转速40rmp、懦动泵流速2. 5ml · min 1C5
[0201]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已做如上阐述。然而,应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 之前提下,本领域专业人员可对其进行等同改变和修饰,所述改变和修饰同样落入本申请 所附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中药浓缩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过W下方法制得: 熟地黄24~240份,山莱英12~120份,山药12~120份,构杞子12~120份,寃丝 子12~120份,牛膝9~90份,龟甲胶12~120份,鹿角胶12~120份; 步骤一,寃丝子、山莱英、牛膝加己醇,加热回流,回流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TC下 1. 20~1. 30,得醇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构杞子加水煎煮,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7(TC下1. 10~1. 15,加己醇沉淀,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 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TC下1.35~1.4,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甲胶、鹿角胶分 别粉碎,备用; 步骤H,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辅料混合,所述辅料为稀释剂,所述 稀释剂选自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和PVP-K30中的一种或一种W上,所述浸膏:龟甲 胶粉:鹿角胶粉:稀释剂=2~3:1:1:1~3 (重量份),制软材,炼条温度35~45C,制 成素丸。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浓缩丸,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步骤二所得素丸进行薄 膜包衣的步骤,所述薄膜包衣步骤中使用的包衣材料为歐芭代?中药,包衣条件为:水为溶 解剂、包衣液浓度16 %~18 %、包衣增重3 %~5 %、进风温度40~9(TC、压缩机压力0. 2~ 0. 4MPa、包衣锅转速20~GOrmp、蠕动泉流速1. 5~3ml ? min 1。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的重量份为;熟地黄80 份、山莱英40份、山药40份、构杞子40份、寃丝子40份、牛膝30份、龟甲胶40份、鹿角胶 40份。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使用的己醇浓度为 50%~90%,用量为6~10倍量,加热回流1~3次,每次回流时间为0. 5~2小时,回流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TC下1. 25 ; 所述步骤二包括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构杞子合并,加水10~14倍量,煎 煮1~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0. 5~1. 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TC下1. 12,加入 95 %己醇沉淀使醇沉液的含醇量达30 %~70 %,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所述醇沉浓缩液 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TC下1. 38 ; 所述龟甲胶和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100目筛。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使用的己醇浓度为70%,用量 为8倍量,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1小时; 所述步骤二包括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构杞子合并,加水12倍量,煎煮2 次,每次煎煮时间为0. 5小时,所述加入95%己醇沉淀使醇沉液的含醇量达50%。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时,所述 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稀释剂=2~3:1:1:1~1. 25 (重量份)。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的辅料为稀释剂和 崩解剂,所述崩解剂选自CMS-Na、L-HPC和CMC-Na中的一种或一种W上,所述稀释剂和崩解 剂的重量份比为10:1~3。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所述崩解剂 为CMC-Na时,所述微晶纤维素和CMC-Na重量份比为5:1。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炼条温度为4(TC。10.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过 W下步骤制得: 熟地黄80份、山莱英40份、山药40份、构杞子40份、寃丝子40份、牛膝30份、龟甲胶 40份、鹿角胶40份。 步骤一,寃丝子、牛膝、山莱英合并后加8倍量70%己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 为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TC下1. 25,得醇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药渣与熟地黄、山药、构杞子合并,加12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 次0. 5小时,过滤后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7(TC下1. 12,加95%己醇沉淀使醇 沉液含醇量达到50%,浓缩,得醇沉浓缩液;将醇沉浓缩液与步骤一所得醇提浓缩液合并,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TC下1. 38,得浸膏,备用;同时将龟甲胶、鹿角胶分别粉碎过80目,备 用; 步骤H,将步骤二所得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与微晶纤维素 W 2. 8:1:1:1.2(重量 份)混合,制软材,炼条温度4(TC,制成素丸; 可选的步骤四,将步骤H所得素丸进行薄膜包衣,使巧欧己化Si中药为包衣材料,包衣 条件为:水为溶解剂、包衣液浓度17%、包衣增重4%、进风温度65°C、压缩机压力0. 3MPa、 包衣锅转速AOrmp、蠕动泉流速2. 5ml ? min 1。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浓缩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H中使用的辅料为微晶纤维 素和CMC-Na,所述浸膏:龟甲胶粉:鹿角胶粉:辅料=2.8:1:1:1.2(重量份),所述微晶 纤维素和CMC-Na的重量份比为5:1。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浓缩丸,此丸剂具体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药材组成,经过提取加工制成丸剂。
【IPC分类】A61P25/28, A61K36/8945, A61P15/12, A61K9/36, A61K9/20, A61P15/00, A61P39/00, A61P19/10
【公开号】CN105641320
【申请号】
【发明人】张彤, 王冰, 李玲, 徐本亮, 袁秀荣, 姚广涛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