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锁定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789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卡止部
[0057]13c 槽部
[0058]13e弹簧座部
[0059]14 外壳
[0060]14a卡止爪
[0061]20凸轮轴
[0062]21凸轮部
[0063]21a小径部
[0064]21b大径部
[0065]21c阻止卡合部
[0066]22圆筒卡合部
[0067]23开关卡合部
[0068]24锁定驱动部
[0069]30螺线管
[0070]30b 壳体
[0071]30c 孔
[0072]31 柱塞
[0073]31a 突起
[0074]32单向螺栓
[0075]40 连杆
[0076]42卡合部
[0077]43阻止部
[0078]44旋转轴
[0079]50 滑块
[0080]50a中空部分
[0081]50b弹簧座部
[0082]50c弹簧座部
[0083]50d 斜面
[0084]50e抵接部
[0085]61第一弹簧
[0086]62第二弹簧
[0087]70圆筒锁
[0088]71外圆筒
[0089]72内圆筒
[0090]73钥匙插入孔
[0091]80点火开关
[0092]81连接器
[0093]90锁定驱动机构
[0094]91 盖
[0095]92 弹簧
[0096]93锁定滑块
[0097]93a 开口部
[0098]94锁定轴
[0099]240 连杆
[0100]241 轴孔
[0101]242卡合部
[0102]243阻止部
[0103]244旋转轴
[0104]250 滑块
[0105]260 片簧
[0106]260a 轴孔
[0107]261 第一脚
[0108]262 第二脚
[0109]350 滑块
[0110]350b弹簧座部
[0111]361 第一弹簧
[0112]362 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113]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14](第一实施方式)
[0115]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I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116]图2A为从钥匙插入孔73侧观察转向锁定装置I的图。
[0117]图2B为从螺线管30侧观察转向锁定装置I的图。
[0118]图2C为表示将转向锁定装置I在图2B中的箭头A-A的位置处剖切的剖视图。
[0119]图3为表示分解转向锁定装置I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0120]图4为表示从图3所示的状态安装连杆40和滑块50等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0121]此外,包含图1至图4在内的以下所示的各图均为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各部分的尺寸、形状适当地夸张示出。
[0122]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示出具体的数值、形状、材料等进行说明,但是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0123]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锁定装置I用于对未图示的转向轴(转向轮)的转动进行锁定或解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锁定装置I具备联锁机构。即,在换挡杆被设置在停车挡“P”以外的倒挡“R”、空挡“N”或者前进挡“D”等的情况下,转向锁定装置I限制与圆筒锁70内的内圆筒72 —体旋转的凸轮轴20的旋转,从而不能拔出钥匙。
[0124]转向锁定装置I具备壳体10、凸轮轴20、螺线管30、连杆40、滑块50、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圆筒锁70、点火开关80和锁定驱动机构90。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锁定装置I中,由凸轮轴20、螺线管30、连杆40、滑块50、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构成联锁机构的主要部分。
[0125]壳体10包括: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的第一壳体部10A、与第一壳体部1A并排配置的第二壳体部10B、以及在第一壳体部1A和第二壳体部1B的侧方呈筒状突出并延伸的第三壳体部10C。
[0126]在第一壳体部1A的一端侧(图1中的下端侧)设置有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凹陷成大致半圆形状。该安装部11被安装于未图示的转向轴。另外,锁定轴插通孔12贯通开设于安装部11。锁定驱动机构90从与安装部11相反侧(图1中的上侧)收纳在第一壳体部1A内,并用盖91覆盖。
[0127]第二壳体部1B设置有收容部13,所述收容部13以从图1中的上方收纳连杆40的大部分、滑块50、第一弹簧61和第二弹簧62的方式开口。该收容部13的开口部、连杆40的一部分和柱塞31由外壳14覆盖收容。
[0128]外壳14具备能够弹性变形的卡止爪14a,通过使卡止爪14a与设置在第二壳体部1B上的卡止部13b卡合,从而将外壳14安装于壳体10。
[0129]在第三壳体部1C内收容有凸轮轴20和圆筒锁70。
[0130]凸轮轴20配置在壳体10的第三壳体部1C内。凸轮轴20根据未图示的钥匙的旋转操作朝向锁定(LOCK)位置、附件(ACC)位置、导通(ON)位置和启动(START)位置转动。
[0131]图5A为表示钥匙处于锁定位置、且向螺线管30的通电断开的状态下的联锁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132]图5B为从圆筒卡合部22侧观察图5A的状态的图。
[0133]凸轮轴20具备凸轮部21、圆筒卡合部22、开关卡合部23和锁定驱动部24。
[0134]凸轮部21具有圆筒外径小的小径部21a和圆筒外径比小径部21a大的大径部21b。在大径部21b的端部形成有尖端呈锐角的阻止卡合部21c,以便在钥匙从附件位置向锁定位置方向(图5B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与后述的连杆40的阻止部43卡合。
[0135]圆筒卡合部22为凹形状,以便与内圆筒72的端部卡合。由于圆筒卡合部22与内圆筒72卡合,因此如果使钥匙旋转,则该旋转力传递给凸轮轴20。
[0136]开关卡合部23为凸形状,以便与点火开关80卡合。由于开关卡合部23与点火开关80卡合,因此如果使钥匙旋转,则该旋转力经由凸轮轴20传递给点火开关80。
[0137]锁定驱动部24形成有用于对锁定驱动机构90进行驱动的凸轮形状,如果使钥匙向解锁方向旋转,则锁定驱动部24将后述的锁定滑块93和锁定轴94朝向解锁方向驱动。
[0138]螺线管30配置在壳体10的侧面(图1中的上方),以使柱塞31沿着凸轮轴20的旋转中心轴所延伸的方向进行动作。螺线管30将柱塞31向突出位置和收入位置驱动。
[0139]螺线管30被配置为其一部分覆盖盖91。通过将单向螺栓32穿过孔30c并紧固于安装孔13a,而将螺线管30固定于壳体10。根据该结构,不易取下螺线管30,并且也不易取下盖91,提尚了应对恶意破坏彳丁为等的安全性。
[0140]柱塞31为棒状的部件,在沿着凸轮轴20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延伸,根据向螺线管30的通电,在沿着所述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在突出位置与收入位置之间进行进退移动。在柱塞31的钥匙插入孔73侧的前端附近朝向两侧突出地设置有突起31a。突起31a与后述的连杆40的卡合部42卡合。
[0141]连杆(阻止部件)40为以旋转轴44为中心摆动的杠杆部件,形成在其一端的卡合部42与柱塞31的突起31a卡合。另外,在连杆40的另一端突出地形成有阻止部43,所述阻止部43能够与凸轮轴20的凸轮部21卡合。连杆40被配置为贯通后述的滑块50上形成的中空部分50a,旋转轴44被保持于收容部13的槽部13c。
[0142]根据这样的结构,连杆40利用柱塞31的驱动能够向限制位置和允许位置切换移动。在柱塞31处于收入位置的限制位置处,连杆40使阻止部43与凸轮部21卡合,从而阻止凸轮轴20朝向锁定位置旋转。另外,在柱塞31处于突出位置的允许位置处,连杆40使阻止部43避开凸轮部21,从而允许凸轮轴20朝向锁定位置旋转。
[0143]滑块(凸轮联动部件)50为滑动部件,沿着相对于凸轮轴20的凸轮部21离合的方向被直线驱动,以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收容部13内。滑块50与凸轮部21和连杆40联动,根据凸轮轴20的旋转使连杆40向限制位置和允许位置移位。具体地说,滑块50所抵接的凸轮部21的大径部21b根据凸轮轴20从锁定位置朝向导通位置侧的旋转(图5B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而移动,滑块50与此联动,利用后述的第一弹簧61的作用力而移动(朝向图5B中的下方移动),使连杆40向阻止位置移位。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