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及其可调节式车架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11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
[00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安装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上的可调节式车架减震结构,可调节式车架减震结构具体为如上所述任一项的可调节式车架减震结构。
[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6]I)在传统的自行车四连杆减震系统中增加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同时配合第一主动杆、第二主动杆和减震器,尽可能的通过连杆运动的形变来吸收震动,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27]2)第二推动杆一端与第一推动杆铰接,第二推动杆的另一端的铰接对象处设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设置在前车架、后车架或第二主动杆上,通过调节装置可以快速调节减震行程和/或车体角度,以使同一辆自行车适应不同的骑行要求。
[0028]3)调节装置采用在前车架、后车架或第二主动杆上设置调节槽以及在第二主动杆上设置快拆件,第二主动杆通过快拆件在调节槽上任意移动位置,从容快速调节自行车的减震行程和/或车体角度,以使同一辆自行车适应不同的骑行要求。
[0029]4)将调节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快拆装置、直线轴承、电动装置、气动装置或液压作动筒,可以更加快速和方便的移动和锁定第二推动杆的位置,从而调节减震行程和/或车体角度,更加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2是图1调节第二推动杆的位置后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虚拟转点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单转点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单转点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3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单转点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3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单转点单摇臂结构的示意图;
[003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39]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0]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1]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2]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3]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4]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5]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单转点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6]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六单转点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7]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七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8]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八短四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0049]图中,100、前车架,110、立管,120、上管,130、下管,140、五通,150、调节板,160、调节槽,170、快拆件,200、后车架,210、上支点,220、下支点,300、减震系统,310、第一主动杆,320、第二主动杆,330、第一推动杆,340、第二推动杆,350、铰接点,360、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
[005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及其可调节式车架减震结构,安装在前车架100和后车架200上,它包括减震系统和调节装置,减震系统包括第一主动杆310、第二主动杆320、第一推动杆330、第二推动杆340和减震器360,调节装置设置在前车架100、后车架200或第二主动杆320上,该调节装置包括设有调节槽160的调节板150,或者直接是调节槽160以及锁紧件,调节装置也可以是直线轴承、电动装置、气动装置或液压作动筒等其他方式以实现第二推动杆340在调节装置的调节槽160内位置的调节与固定,当调整第二推动杆340在调节板150上的位置时,将改变第一推动杆330的角度,改变了连杆的几何关系,从而改变车架减震行程、车体角度的快速调节。
[0052]参照图1至图2,短四连杆结构为前车架100和后车架200通过两组短连杆进行铰接的连接方式;
[0053]实施例一:为在短四连杆结构的自行车架中的实施例:
[0054]前车架100包括立管110、上管120、下管130和五通140,五通140位于立管110和下管130的下端且将立管110和下管130连接起来,使立管110、上管120和下管130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0055]后车架200为三角形的形状,后车架200设有三个支点,后车架200的一个支点为后支点,后车架200后支点与车轮的后轮轴铰接,后车架200的另外两个支点分别为位于上方位置处的上支点210和位于下方位置处的下支点220,下支点220靠近前车架100的五通140位置处;
[0056]第一主动杆310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处均设有铰接点350,第一主动杆310的一端为其中之一的铰接点350,它铰接在后车架200的上支点210上,第一主动杆310的另一端为其中之二的铰接点350,它铰接在前车架100的立管110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主动杆310其中之二的铰接点350为铰接在立管110上,根据车架的形式尺寸不同,第一主动杆310其中之二的铰接点350还可以铰接在上管120、下管130或前车架100的其它位置处),使第一主动杆310可绕上支点210转动,第一主动杆310的中间铰接点350位其中之三的铰接点350,它与第一推动杆330铰接,使第一推动杆330可绕第一主动杆310转动;
[0057]第二主动杆320的一端铰接在后车架200的下支点220上,第二主动杆320的另一端也铰接在前车架100的立管110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主动杆320的铰接点350在前车架100上,根据车架的形式尺寸不同,第二主动杆320的铰接点350还可以铰接在上管120、下管130或前车架100的其它位置处),使第二主动杆320可绕后车架200转动;
[0058]第一推动杆330为三角形的形状或其它形状,第一推动杆330上设有三个铰接点350,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一的铰接点350与第一主动杆310铰接,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二的铰接点350与第二推动杆340的一端铰接,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三的铰接点350与减震器360的一端铰接;
[0059]第二推动杆340的一端与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二的铰接点350铰接,第二推动杆340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00的下管130连接,为了便于车架的减震行程或者车体角度的调节,在前车架100上设有调节板150,优选的调节板15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立管110和下管130之间,调节板150上设置有调节槽160,优选的调节槽160的延伸方向与调节板150的长度方向一致,调节槽160的开口方向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二推动杆340连接在调节板150的调节槽160内,且第二推动杆340与调节槽160之间通过快拆件170锁紧或松开,使第二推动杆340可以在调节槽160内移动,然后锁紧快拆件170后,第二推动杆340即被固定在调节槽160中的任意位置;
[0060]减震器360的一端与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三的铰接点350铰接,减震器360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00固定连接;
[0061]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杆310、第一推动杆330、第二推动杆340和前车架100组成一个减震系统300,当自行车后轮遇剧烈的颠簸路面时,自行车后轮将上下方向跳动,此时后车架200受力,使其所连接的第一主动杆310和第二主动杆320将相对于前车架100自行调整角度,第一主动杆310与后车架200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后,第一主动杆310将推动第一推动杆330,使第一推动杆330的角度不断发生变化,此时的力的传导方向为从后车架200传导给第一主动杆310,然后传导给第一推动杆330,由第一推动杆330推动减震器360后,力传导给减震器360,由减震器360控制自行车后车架的压缩和回弹的速度,从而产生减震效果,使骑行更舒适,能适应各种复杂路面。
[0062]参照图3,实施例二:为短四连杆结构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
[0063]第一主动杆310与实施例一中的连接安装方式一致,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第二主动杆320为三角形的形状,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