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及其可调节式车架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11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第二主动杆320上设三个铰接点350,每个铰接点350分别位于第二主动杆320的顶点位置处,第二主动杆320的其中之一的铰接点350与后车架200的下支点220铰接,第二主动杆320的其中之二的铰接点350与下管130铰接,第二主动杆320的其中之三的铰接点350与第一推动杆330铰接;
[0064]第一推动杆330为三角形的形状,第一推动杆330上设有三个铰接点350,每个铰接点350可以设置在第一推动杆330的每个顶点的位置处,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一的铰接点350与第二主动杆320铰接,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二的铰接点350与第二推动杆340的一端铰接,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三的铰接点350与减震器360的一端铰接,而减震器360和第二推动杆340的另一端任然和前车架100连接,第二推动杆340与前车架100的连接位置处设有与实施例一同样的调节板150,调节板150上设有调节槽160,而第二推动杆340和调节板150之间通过快拆件170灵活的调整位置。
[0065]参照图4,实施例三:为本实用新型在虚拟转点四连杆结构的实施例:
[0066]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主动杆310、第二主动杆320、第一推动杆330、第二推动杆340、减震器360和车架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后车架200的形状为直杆,后车架200的一端与第一主动杆310铰接,后车架200的另一端与车轮的后轮轴铰接,将第二主动杆320设置为较长的尺寸,使第二主动杆320朝后车轮方向延伸至后轮轴附近,因此在后车架200靠近后轮轴的位置处上另设一铰接点350,后车架200上的该铰接点350与第二主动杆320的一端铰接,第二主动杆320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00铰接且靠近前车架100的五通140位置处设置。
[0067]参照图5,实施例四:为本实用新型在单转点四连杆结构自行车车架上的实施例:
[0068]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主动杆310、第一推动杆330、第二推动杆340、减震器360和车架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后车架200的形状为直杆,后车架200的一端与前车架100铰接,该铰接点350靠近前车架100的五通140的位置处,后车架200的另一端与车轮的后轮轴铰接,将第二主动杆320设置为较长的尺寸,使第二主动杆320朝后车轮方向延伸至后轮轴附近,因此在后车架200靠近后轮轴的位置处上另设一铰接点350,后车架200上的该铰接点350与第二主动杆320的一端铰接,从而使第二主动杆320的另一端与第一主动杆310的一端铰接,而第一主动杆310的另一端铰接在前车架100上。
[0069]参照图6,实施例五:为单转点四连杆结构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
[0070]本实施例中的后车架200设置为一字形,后车架200的一端与前车架100铰接,后车架200的另一端与后车轮铰接,后车轮通过轮轴在后车架200上转动;第二主动杆32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主动杆310的一端、第一推动杆330的一端铰接,第二主动杆320的另一端与后车架200铰接,该铰接点350靠近后车轮的轮轴设置,第一主动杆310的另一端铰接在前车架100上;第一推动杆330上设置有三个铰接点350,使得第一推动杆330除了与第二主动杆320铰接以外,第一推动杆330还分别与减震器360的一端、第二推动杆340的一端铰接,而减震器360的另一端铰接在前车架100上,第二推动杆340的另一端也铰接在前车架100上;第二推动杆340与前车架100的铰接位置处设置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的结构,以及第二推动杆340与调节装置的连接与实施例一一致。
[0071]参照图7,实施例六:为单转点四连杆结构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
[0072]本实施例中的调节装置为设置在后车架200上,即后车架200上靠近前车架100的一端设置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槽160和快拆件170,第二推动杆34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主动杆310的调节槽160内,第二推动杆340与调节槽160之间通过快拆件170锁紧或松开,使第二推动杆340可以在调节槽160内移动,从而灵活的调节第二推动杆340位置,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五一致。
[0073]参照图8,实施例七:为本实用新型在单转点单摇臂结构自行车车架上的实施例:
[007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后车架200为三角形的形状,且不设第一主动杆310和第二主动杆320,后车架200设有三个支点,后车架200的一个支点为后支点,后车架200后支点与车轮的后轮轴铰接,后车架200的另外两个支点分别为位于上方位置处的上支点210和位于下方位置处的下支点220,上支点210与第一推动杆330铰接,下支点220靠近前车架100的五通140位置处且与前车架100铰接;
[0075]第一推动杆330为三角形的形状,第一推动杆330上设有三个铰接点350,每个铰接点350分别位于第一推动杆330的顶点位置处,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一的铰接点350与后车架200的上支点210铰接,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二的铰接点350与第二推动杆340的一端铰接,第一推动杆330的其中之三的铰接点350与减震器360的一端铰接,而减震器360和第二推动杆340的另一端仍然和前车架100连接,第二推动杆340与前车架100的连接位置处设有与实施例一同样的调节板150,调节板150上设有调节槽160,而第二推动杆340和调节板150之间通过快拆件170铰接在调节板150的调节槽160内,从而灵活的调节第二推动杆340的位置。
[0076]参照图9,实施例八:为短四连杆结构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
[007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主动杆310、第二主动杆320、第一推动杆330、第二推动杆340和车架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在前车架100的立管110位置处设置调节槽160,第二推动杆340铰接在调节槽160内,第二主动杆320与前车架100铰接的一端朝前车架100的方向处伸出一截,减震器360的一端与第一推动杆330连接,减震器360的另一端与第二主动杆320连接,铰接点350位于第二主动杆320朝前车架100的方向处伸出的一截上。
[0078]参照图10,实施例九:为短四连杆结构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杆310的一端与后车架200铰接,第一主动杆310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00铰接;第二主动杆320的一端与后车架200的下支点220铰接,第二主动杆320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00铰接;第一推动杆330的一端与后车架200的上支点210铰接,即第一主动杆310的一端和第一推动杆330的一端均铰接在后车架200上,并且第一推动杆330同时与第二推动杆340和减震器360的一端铰接;第二推动杆340的另一端铰接在前车架100上,第二推动杆340与前车架100的铰接位置处设置有调节装置,本实施例中该调节装置为设置在前车架100的立管110位置处的调节槽160,以及将第二推动杆340可调节的连接在调节槽160中的快拆件170,从而灵活的调节第二推动杆340位置;减震器36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主动杆320 上。
[0079]参照图11,实施例十:为短四连杆结构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杆310的一端与后车架200铰接,第一主动杆310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00铰接,第一推动杆330的一端与后车架200的上支点210铰接,即第一主动杆310的一端和第一推动杆330的一端均铰接在后车架200上,并且第一推动杆330同时与第二推动杆340、减震器360铰接,其它连接和结构与实施例一一致。
[0080]参照图12,实施例^^一:为短四连杆结构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
[008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主动杆310、第二主动杆320、第一推动杆330、第二推动杆340、减震器360和车架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第二主动杆320与前车架100铰接的一端伸处一截形成与第二推动杆340的铰接点,相应的第二主动杆320与第二推动杆340的铰接点处设置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为设置在第二主动杆320上的调节槽16,以及将第二推动杆340可调节的连接在调节槽160中的快拆件170,从而灵活的调节第二推动杆340位置。
[0082]参照图13,实施例十二:为短四连杆结构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
[0083]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杆310的一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