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固定至皮肤表面的输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707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是图12的输注装置在移除盖部的情况下的透视图;
[0049]图17是图16的输注装置的视图;
[0050]图18是图16的输注装置的俯视图;
[0051 ]图19是图16的输注装置的透视图;
[0052]图20是图1的输注装置的基体的透视图;
[0053]图21是图1的输注装置的毂的透视图;
[0054]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输注装置在插管插入之前的透视图;
[0055]图23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0056]图24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俯视图;
[0057]图25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0058]图26是图22的输注装置在移除盖部之后的透视图;
[0059]图27是图25的输注装置的俯视图;
[0060]图28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仰视图;
[0061]图29是图22的输注装置在移除释放销的情况下且在可动部件运动之前的透视图;
[0062]图30是图29的输注装置在可动部件运动以插入插管之后的透视图;
[0063]图31是图30的输注装置的前透视图,显示了插管的插入;
[0064]图32是图31的输注装置的俯视图;
[0065]图33是图30的输注装置的横截面的侧视图;
[0066]图34是图30的输注装置的仰视图;
[0067]图35是图30的输注装置在移除盖部和粘合贴的情况下的前透视图;
[0068]图36是图35的输注装置的俯视图;
[0069]图37是图35的输注装置的仰视图;
[0070]图38是图30的输注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一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输注装置;
[0071]图39是图38的输注装置的俯视图。
[0072]图40是图38的输注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0073]图41是图38的输注装置的仰视图;
[0074]图42是图38的输注装置在移除盖部和粘合贴的情况下的透视图;
[0075]图43是图42的输注装置的俯视图;
[0076]图44是图42的输注装置的仰视图;
[0077]图45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0078]图46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基体的透视图;
[0079]图47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毂的前透视图;
[0080]图48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毂的后透视图;
[0081]图49是图22的输注装置的滑动部件的前透视图;和
[0082]图50是图49的滑动部件的底透视图。
[0083]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将理解为指代相同的部件、元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84]下面描述并显示在图1-50中的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从输注装置移除释放销而相对于皮肤表面以一定角度自动地执行皮内针插入的设备。这种插入精确地瞄准皮肤表面的上部3mm,并通过标准胰岛素栗(未示出)将胰岛素输送至皮肤的皮内层。
[008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输注装置组件I显示在图1-21中。如图1所示,输注装置组件I包括刚性钢针2、毂3、和固定基体部件4,如图2所示。粘合垫或贴5将基体部件4固定到皮肤表面。刚性针2固定地连接至毂3,所述毂可移动地连接至基体部件4。毂3相对于固定基体部件4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针2不暴露于输注装置组件I外部,在第二位置,针2暴露于输注装置组件I外部。粘合垫5中的开口 6允许针2由此穿过。连接器7将管8从输注栗(未示出)连接至输注装置组件I。连接器7可以在刚性针2插入之前连接至输注装置组件I。
[0086]刚性针2优选为空心的,以便于输送药物由此通过,并且其优选由31号不锈钢制成,并具有锋利的斜面末端。针2的患者端部9中的端部端口允许将药物输送至输注部位。除了端部端口之外或代替端部端口,可以使用侧部端口。针2的非患者端部10中的开口接收从胰岛素栗通过管8输送的药物。
[0087]如图2、4和21所示,毂3固定地接收针2,其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于此,例如用粘合剂。毂3中的孔11接收针2,其可以用粘合剂固定于其中。如图4所示,针2的患者端部9延伸超过毂3的第一端部12。针2的非患者端部10设置在毂3中的空腔23中以接收柔性内管25的第一端部24。空腔23优选是长形的,以在毂3从第一位置(图4)运动到第二位置(图14)时为内管25的运动提供空间。毂3优选由注射模制塑料制成,然而任何合适的材料都可以使用。
[0088]如图2和21所示,毂3具有前端部13和后端部14。一对第一凸起15和16从毂3的邻近前端部13的侧壁17和18向外延伸。第一凸起15和16优选大体为圆柱形的。一对第二凸起19和20从邻近毂3的后端部14的侧壁17和18向外延伸。第二凸起19和20优选为圆柱形的。周向延伸的凹槽21和22设置在第二凸起19和20中。
[0089]如图2和20所示,基体部件4具有前端部26和后端部27。如图4所示,下表面28从前端部26向后端部27延伸。下表面42中的开口 29允许针2由此通过。优选地,开口 29是长形的并从前端部26向后延伸。如图20所示,外导轨30和31从第一端部34和35向前延伸到第二端部36和37。凹部73和74形成在外导轨30和31中以接收释放销56的锁定部件60和61。内部部分38和39从第一端部40和41向前延伸到第二端部42和43。优选地,第一端部34、35、40和41共线,并且第二端部36、37、42和43共线。优选地,外导轨30、31和内部部分38、39共面并基本上平行于粘合贴5。内导轨44和45从第一端部46和47延伸到止动部件48和49,第一端部46和47邻近内部部分38和39的第二端部42和43,止动部件48和49邻近基体部件4的第一端部26。内导轨44和45具有第一部分50和51,它们从第一端部46和47向下延伸到内导轨44和45的第二部分52和53。如图20所不,第一部分50和51相对于第二部分52和53优选形成大约20度的角度α。第二部分52和53基本上平行于粘合贴5。内部部分38、39和内导轨33、45优选共线。柱54和55从基体部件4向上延伸并设置在外导轨30和31的第二端部36和37与基体部件4的第一端部26之间。
[0090]如图2所示,释放部件如释放销56具有基体57,该基体带有从其上表面59向外延伸的手柄58。手柄中的开口 90便于抓握。锁定部件60和61从基体57的下表面62向外延伸。手柄58在与锁定部件60和61延伸的第二方向基本上相反的第一方向上延伸。
[0091]如图4、10和14所示,弹簧部件62和63在毂3与基体部件4之间延伸。弹簧部件62和63的第一端部64和65连接至毂3的第二凸起19和20。优选地,钩部设置在弹簧部件64和65的第一端部64和65处以接合第二凸起19和20中的凹槽21和22。弹簧部件62和63的第二端部66和67由基体部件4的柱54和55接收。优选地,弹簧部件62和63为压缩弹簧。
[0092]如图1和6所示,盖部68连接至基体部件4。盖部68具有上壁69和从上壁向下延伸的侧壁70和71 ο优选地,侧壁70和71从上壁69基本上垂直地延伸。如图2所示,前壁72从上壁69和侧壁70、71向下弯曲。当盖部68连接至基体部件时,开口 75和76与基体部件4的外导轨30和31中的凹部73和74对准。
[0093]隔膜77设置在基体部件4的后端部27中的连接器开口78中,如图4所示,以密封基体部件4并防止接入针2的非患者端部10中的开口。优选地,隔膜16由异戊二烯制成,但是任何合适的材料都可以使用。内管的第二端部79设置在临近隔膜77的流体通路80中,以从隔膜77通过内管25到针2的非患者端部10形成流体路径。
[0094]如图4所示,连接器7具有连接于其的柔性塑料管8,用于从胰岛素栗(未示出)向输注装置组件I输送药物。栗连接器设置在管8的一端,用于连接至胰岛素栗。连接器7设置在管8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输注装置组件I的基体部件4。如图1和3所示,管8穿过连接器7的后表面87连接。如图4所示,当连接器7连接至基体部件4时,针82从连接器7向前延伸以刺穿设置在基体部件中的隔膜77。通过刺穿毂隔膜77,毂针2与胰岛素栗流体连通。卡扣臂83和84由基体部件4接收以将连接器7固定至基体部件上。向内(朝向针82)移动卡扣臂83和84允许连接器7根据需要从输注装置组件I断开。引导臂85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