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联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393063阅读:来源:国知局
车体右侧影像视频;所述车体行车参数是指在行车过程中设于车体上的各种传感器在车体上采集到的各种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车体工况数据、车体行驶速度、车体承受的压力、GPS定位数据、雷达探头采集的超声波信号、操作记录;以及所述行车事故数据是指在行车过程中用以判断车体发生事故的车体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行车碰撞感应信号、三轴加速度异常信号、行车轨迹异常信号、行车操作记录异常信号、防盗系统唤醒信号在正常行驶情况下,采集到的行车数据包括多个行车影像及多个车体行车参数。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情况下,采集到的行车数据还包括多个行车事故数据。例如,行车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碰撞感应传感器输出一碰撞感应信号,同时记录碰撞事故发生的时间节点,碰撞感应信号与碰撞事故发生的时间节点即为事故数据。步骤SI),采集机动车在行驶状态下的至少一行车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lOl)利用设置在机动车车体外部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车体周围的影像;步骤S102)利用一 GPS导航装置采集车体位置信息;步骤S103)利用至少一雷达探头采集超声波信号数据;步骤S104)利用至少一车速传感器实时采集车体行驶速度;步骤S105)利用至少一操作记录装置采集驾驶员操作信息;步骤S106)利用至少一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车体承受的压力;以及步骤S107)利用至少一碰撞感应传感器,在机动车车体发生碰撞事故时,输出一碰撞感应信号。其中,步骤SlOl )-S107)之间没有先后关系,多个数据采集模块,如摄像头、车速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等,同时工作,采集实时数据。
[0047]步骤S2)车载终端I利用其存储器12存储所述行车数据;
[0048]步骤S3)车载终端I利用其处理器11判断所述行车数据中是否存在行车事故数据,若否,判定车体无事故,执行步骤S4);若是,判定车体发生事故,发出一事故报警信息,执行步骤S5)。车体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输出碰撞感应信号,车载终端I的处理器记录碰撞事故发生的时间,压力传感器获取车体承受的压力值,速度传感器获取此时车体的速度值,家属的传感器获取此时的加速值,车载终端I的处理器判断碰撞风险程度,根据所述车体参数进行故障诊断,获取至少一诊断数据,该诊断数据也可以发送至大数据服务器。车体正常行驶状态下,可以根据行车轨迹、驾驶行为等信息判定行车风险程度,以向驾驶员提出操作建议。
[0049]步骤S4)车载终端I利用输入输出模块15的触摸屏显示行车状况正常。
[0050]步骤S5)车载终端I利用其处理器11锁定事故前后的行车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501)处理器11获取所述行车事故数据中发生事故的一事故时间节点;步骤S502)处理器11锁定所述事故时间节点前T1秒至所述事故时间节点后T2秒的行车影像,即摄像头11摄录的车身前后的影像;步骤S503)处理器11锁定所述事故时间节点前T1秒至所述事故时间节点后T2秒的车体行车参数。其中,T1大于或等于5秒,且小于或等于60秒;!^大于或等于5秒,且小于或等于60秒。一般在应用中,T1优选10秒?20秒;T2优选15秒?30秒。步骤S502)与步骤S503)之间没有先后关系,处理器11同时发出影像锁定指令和参数锁定指令,分别对行车影像及车体行车参数进行锁定。
[0051]步骤S6)车载终端I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4传送所述事故前后的行车数据至一大数据服务器2。
[0052]步骤S7)至少一大数据服务器2与车载终端I实现数据通信,获取所述行车数据;若车体发生事故,所述行车数据特指所述事故前后的行车数据,包括被锁定的行车影像、车体行车参数及行车事故数据。
[0053]步骤S8)大数据服务器2存储所述行车数据,以待后续调用。
[0054]步骤S9)大数据服务器2筛选、分析所述事故前后的行车数据,生成至少一行车事故佐证材料。分析过程包括数据诊断分析、数据光频谱分析、驾驶行为分析等,生成的行车事故佐证材料,包括行车影像、行车路线、驾驶行为记录、车体工况数据等等。
[0055]步骤S10)大数据服务器2发送所述行车事故佐证材料至至少一 CRM服务器3。
[0056]步骤S11)CRM服务器3将所述行车事故佐证材料转化为CRM行车事故数据。此处只是数据格式上的转换,内容不变。
[0057]步骤S12)CRM服务器3存储所述CRM行车事故数据,形成可调用的数据库。
[0058]步骤S13)CRM服务器3接收到来自一用户终端的调用指令,驾驶员、服务器后台管理人员及第三方机构(交警部门、汽车4S店等)可以利用智能手机、PC机、平板电脑等向CRM服务器3发送数据调用指令,根据机动车信息或驾驶员信息来调用相应的行车事故佐证材料。
[0059]步骤S14)CRM服务器3根据所述调用指令传送所述CRM行车数据至所述用户终端。此处也可以设置为自动调用,当事故发生后,直接将相关数据发送至驾驶员的智能手机及后台管理人员的PC机。
[0060]在实践中,车载终端I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4,直接与用户终端4进行数据交换,例如可以将车载终端I的行车数据利用3G/4G网络直接发至驾驶员的手机内。
[0061]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利用所述机动车行车监控方法,可以在机动车正常行驶状态下,将机动车周围影像和车体行车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作为行车记录资料进行保存。如果机动车行驶状态下发生事故,包括临时停车(发动机未熄火)的情形,将机动车周围影像和车体行车数据以及机动车发生事故产生的事故数据及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作为判断事故事实的参考资料进行保存。
[0062]如图4所示,所述机动车停车监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63]步骤S21)车载终端I发现或确认所述机动车在停车状态下发生事故;例如,可以在车体上设置一碰撞感应装置(如碰撞感应传感器),处理器13收到碰撞感应信号,确认发生碰撞事故,记录碰撞事故时间节点;处理器13收到防盗系统唤醒信号,确认有人触碰车体或者有盗窃车辆行为,记录该事故时间节点。车体在停车状态下发生事故(如停车场内的碰撞、刮蹭或有人盗车),及时启动车载终端I。
[0064]步骤S22)车载终端I利用其数据采集模块11采集机动车在停车状态下的至少一停车数据,所述停车数据包括至少一停车影像、至少一车体停车参数以及至少一停车事故数据。所述停车影像是指在停车过程中置于机动车车体外部的至少一摄像头实时获取的车体周围的影像,包括但不限于车体前方影像视频、车体后方影像视频、车体左侧影像视频、车体右侧影像视频,等等,例如事故时间节点后一段时间内的影像(如30秒);所述车体停车参数是指在行车过程中设于车体上的各种传感器在车体上采集到的各种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车体承受的压力、GPS定位数据、雷达探头采集的超声波信号,等等;所述停车事故数据是指在行车过程中用以判断车体发生事故的车体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行车碰撞感应信号及碰撞事故时间节点、防盗系统唤醒信号,等等。处理器13收到碰撞感应信号,立刻启动车体上的所有摄像头11压力传感器1125及GPS导航装置1125。步骤S22)车载终端I采集机动车在停车状态下的至少一停车数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201)利用设置在机动车车体外部的至少一摄像头11采集车体周围的影像;步骤S2202)利用GPS导航装置采集车体位置信息;步骤S2203)利用各种传感器采集停车事故数据,所述停车事故数据包括碰撞传感器的碰撞信号、防盗系统唤醒信号及事故时间节点,等等。其中,步骤S2201 )-S2203)之间没有先后关系,多个数据采集模块,如摄像头、碰撞传感器、GPS导航装置等,同时工作,以采集实时数据。
[0065]步骤S23)车载终端I利用其存储器12存储所述停车数据。
[0066]步骤S24)车载终端I利用其处理器11锁定事故后的停车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401)获取所述停车事故数据中发生事故的一事故时间节点;步骤S2402)获取所述事故时间节点至所述事故时间节点后T3秒的停车影像;步骤S2403)获取所述事故时间节点至所述事故时间节点后T3秒的车体停车参数;其中,T3大于或等于5秒,且小于或等于60秒,一般在应用中,T3优选20秒?40秒。
[0067]步骤S25)车载终端I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