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喂料蛋白肉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0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喂料蛋白肉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副食品加工机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蛋白肉加工机。
背景技术
将脱脂11%-12%的大豆粉经电加热、在轴套内由螺旋轴挤压膨化制成各种规格的大豆蛋白制品。这种大豆蛋白制品因其口感好、营养成份高、易于被消化吸收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有技术中的此类机械(也称挤压喷爆机),自问世以来,一直采用人工喂料,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喂料不均匀。常常由于喂料不及时而影响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喂料蛋白肉加工机,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及时喂料,提高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在其主轴轴套的进料口上设置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具有底口与进料口相接的下料斗,以及设置在下料斗内、位于下料斗轴线上的喂料轴,在所述喂料轴的下段,沿喂料轴外周设置螺旋搅笼,喂料轴的上部固联有刮板,刮板沿下料斗的内侧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喂料轴可以是电驱动轴。
本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中搅笼及刮板的设置可保证下料顺畅均匀,不滞阻。极大地提高产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有效地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无需外加动力。
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喂料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针对以螺旋推进轴为主轴1的现有技术,在其主轴轴套2的进料口3上设置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具有底口与进料口3相接的下料斗4以及设置在下料斗4内、位于下料斗4轴线上的喂料轴5。参见图2,在喂料轴5的下段,沿喂料轴5外周设置螺旋搅笼6,喂料轴5的上部固联有刮板7,刮板7沿下料斗4的内侧壁设置。刮板7的设置可以避免物料在下料斗4内的阻滞。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下料效果,螺旋搅笼6可以设置为与下料斗4相配合的锥形结构,其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加。
本实施例中,喂料轴5为电驱动轴。电驱动喂料轴5是以主电机为驱动电机,经变速箱8减速、由皮带轮9传动并经伞形齿轮10转向驱动。
工作过程中,喂料轴5随着主电机的运转而转动,从而带动搅笼6将物料推入进料口3。
权利要求1.自动喂料蛋白肉加工机,其特征是在其主轴轴套(2)的进料口(3)上设置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具有底口与进料口(3)相接的下料斗(4),以及设置在下料斗(4)内、位于下料斗(4)轴线上的喂料轴(5),在所述喂料轴(5)的下段,沿喂料轴(5)外周设置螺旋搅笼(6),喂料轴(5)的上部固联有刮板(7),刮板(7)沿下料斗(4)的内侧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喂料蛋白肉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搅笼(6)为与下料斗(4)配合的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喂料蛋白肉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喂料轴(5)为电驱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喂料蛋白肉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电驱动喂料轴(5)是以主电机为驱动电机,经变速箱(8)减速、由皮带轮(9)传动并经伞形齿轮(10)转向驱动。
专利摘要自动喂料蛋白肉加工机,其特征是在其主轴轴套的进料口上设置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具有底口与进料口相接的下料斗,以及设置在下料斗内、位于下料斗轴线上的喂料轴,在所述喂料轴的下段,沿喂料轴外周设置螺旋搅笼,喂料轴的上部固联有刮板,刮板沿下料斗的内侧壁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搅笼及刮板的设置可保证下料顺畅均匀,不滞阻。可极大地提高产质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有效地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23P1/14GK2504906SQ012629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1日
发明者李敬华, 李永乐, 甄秋芳, 李敬福 申请人:李敬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