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夹持式三滚筒水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脱粒作业机具,主要用于水稻脱粒作业。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作物脱粒作业机械化程度和水平的提高,农民用户对脱粒机具的作业性能,尤其是作业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并依此来增加经济收入。而目前广泛使用的水稻脱粒机,不论是单滚筒或是双滚筒脱粒机因其结构原因,普遍存在脱净率较低、秸杆夹带损失较大、清洁率不高的问题;另外,由于其喂入夹持机构中的两条夹持带配置时两带间存有间隙,且夹持带的夹持面是光面结构,造成夹持带带速不匀,喂入时秸杆偏移,夹持不牢,影响脱粒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已有的水稻脱粒机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计提供一种夹持式三滚筒水稻脱粒机,通过在整机上按三角形位置结构配装下、上、后三个脱粒滚筒,利用扇板拨草轮将下、上脱粒滚筒与后脱粒滚筒连接等方案,达到提高脱净率、提高清洁率、提高籽粒回收率、降低夹带损失率、保证喂入夹持输送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该机配置安装着三个脱粒滚筒,其下脱粒滚筒安置在机架中部上,在下脱粒滚筒上方部位的机架上固装着与其相配合的上脱粒滚筒,在上、下脱粒机滚筒的侧部设置后脱粒滚筒,三个脱粒滚筒呈三角形位置结构配置安装,扇板拨草轮配装在下、上脱粒滚筒与后脱粒滚筒的连接处,后脱粒滚筒下方装有副筛,副筛的出粮端与主筛重迭搭接。喂入夹持机构的V型夹持带采用带间无间隙配置,且在V型夹持带的夹持面上设有“W”形花纹状。扇板拨草轮采用钢板焊接成其横截面呈三棱形或四棱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可靠、效率高、对乱草和断穗等能进行复脱、脱净率高、清洁率高、籽粒回收率高、夹带损失率低的特点。
图1是夹持式三滚筒水稻脱粒机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喂入夹持机构中V型夹持带装配结构及夹持带的夹持表面形状图;图3是扇板拨草轮三棱形结构示意图;图4是扇板拨草轮四棱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1、行走轮、2、机架、3、主筛、4、下脱粒滚筒、5、喂入夹持机构、6、上脱粒滚筒、7、扇板拨草轮、8、后脱粒滚筒、9、副筛、10、V型夹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夹持式三滚筒水稻脱粒机包括行走轮1、机架2、主筛3和喂入夹持机构5,其下脱粒滚筒4配置安装在机架2中部,在下脱粒滚筒4上方部位的机架2上固装着与其相配合的上脱粒滚筒6,在上、下脱粒滚筒6、4侧部设置后脱粒滚筒8,三个脱粒滚筒之间呈三角形位置结构配置安装,扇板拨草轮7配装在下、上脱粒滚筒4、6与后脱粒滚筒8连接处,在后脱粒滚筒8下方装有副筛9,副筛9的出粮端与主筛3重迭搭接。喂入夹持机构5的上、下各两条V型夹持带10采用带间无间隙配置安装,且在V型夹持带10的夹持面上设有W形凸起花纹。扇板拨草轮7采用钢板焊接成其横截面呈三棱形或者四棱形。
作业时,喂入夹持机构5的V型夹持带10牢牢地将成捆的稻禾夹紧并将稻穗头喂入至下脱粒滚筒4和上脱粒滚筒6处进行脱粒,脱下的籽粒落到主筛3上进行清选,未被夹持的稻禾、碎草和稻穗经扇板拨草轮7送入后脱粒滚筒8进行再次脱粒,脱下的籽粒落到副筛9上清选,籽粒从副筛9出粮端流入主筛3上,完成脱粒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夹持式三滚筒水稻脱粒机,该机包括行走轮(1)、机架(2)、主筛(3)和喂入夹持机构(5),其特征在于下脱粒滚筒(4)配置安装在机架(2)中部,在下脱粒滚筒(4)上方部位的机架(2)上固装着与其相配合的上脱粒滚筒(6),在上、下脱粒滚筒(6)、(4)侧部设置后脱粒滚筒(8),三个脱粒滚筒之间呈三角形位置结构配置安装,扇板拨草轮(7)配装在下、上脱粒滚筒(4)、(6)与后脱粒滚筒(8)连接处,在后脱粒滚筒(8)下方装有副筛(9),副筛(9)的出粮端与主筛(3)重迭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三滚筒水稻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喂入夹持机构(5)的上、下各两条V型夹持带(10)采用带间无间隙配置安装,且在V型夹持带(10)的夹持面上设有“W”形凸起花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三滚筒水稻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扇板拨草轮(7)采用钢板焊接成其横截面呈三棱形或者四棱形。
专利摘要夹持式三滚筒水稻脱粒机属于农业机械中脱粒机具,在该机上按三角形位置关系配装着下、上、后三个脱粒滚筒,利用扇板拨草轮将下、上脱粒滚筒与后脱粒滚筒连接,副筛安装在后脱粒滚筒下部,V型夹持带采用带间无间隙配置,并在夹持带的夹持面上设有花纹凸起,本机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可靠,对乱杆和断穗等能进行复脱,脱净率和清洁率及籽粒回收率高。
文档编号A01F12/18GK2509844SQ012769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杨彪, 周长江, 杨林, 韩奎福, 李金泽, 石玉琥 申请人:黑龙江省勃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