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芽摩芋种苗繁育方法

文档序号:380786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珠芽摩芋种苗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植物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种苗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俗称“红魔芋”,为天南星科(Araceae)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地下肥大块茎,可作为保健和功能食品,并在工业和医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为突出的是它的GM(葡甘露聚糖)含量大大超过白魔芋,且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等优点,值得重点开发。魔芋栽培用种量大,块茎繁殖系数底;种子量少,变异大。随着魔芋产业的发展,十分迫切需求优质魔芋种苗。现有技术中未见有珠芽魔芋组织培养和快繁成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bulbifer)种苗的繁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珠芽摩芋种苗繁育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珠芽摩芋,先取珠芽魔芋的珠芽或叶片或叶柄或根或块茎芽即嫩芽或鳞叶或块茎切片,在MS或1/2MS或N6基本培养基中附加0-5mg.L-1的植物激素BA或Kt或植物激素组合BA+NAA或BA+IAA或Kt+NAA或Kt+IAA,蔗糖浓度3%,pH值=5.8,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1000-1500 lx,培养温度为24±1℃下培养,然后将以上各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组织块移入MS+BA 0.5+NAA0.2的培养基中继续生长,形成不规则状结构后切割继代,再将试管芽丛转入仅含生长素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20天后,将试管苗直接移入没经特殊处理的基质中即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以实施例为限。
实施例1一、实验材料与方法野外采集珠芽魔芋的珠芽,以及植物叶片、叶柄、根、块茎芽(嫩芽)、鳞叶和块茎切片。经用流水清洗干净后,用70%乙醇消毒数秒,再用0.2%HgCl2消毒10-30分钟(具体时间依材料大小而定)。最后用无菌水清洗数次,直到把消毒剂残余物清除。试验了基本培养基(MS、1/2MS、N6)、植物激素及组合(BA、Kt、BA+NAA、BA+IAA、Kt+NAA和Kt+IAA等)以及植物激素浓度(0-5mg.L-1)等对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不定芽的影响。蔗糖浓度3%,pH值=5.8,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1000-1500 lx,培养温度为24±1℃。
二、实验结果1芽的诱导与增殖1.1珠芽 珠芽魔芋的珠芽在合适培养基(1/2MS+BA 2mg·L-1(单位下同)+IAA0.2)上9d开始萌发(比土播提前170d)。珠芽大头一端接触培养基处裂开3-7片,呈菜花状。24d产生丛芽,每个珠芽最多有13芽。开始芽由数片鳞叶包裹,继而叶柄伸长,独叶开展,98d可得到高约10cm的完整试管苗。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整个珠芽愈伤组织化,并间有不定芽分布在上面。可切割继代增殖率达50d/1∶3。
1.2茎尖 块茎芽放在MS+BA 1.0+NAA0.1的培养基上,其切口处15d产生白黄色瘤状愈伤组织,上布小褐色点状物,42d产生不定芽,4芽左右/块。增殖率为50d/1∶2。
1.3根切段 将根切段接种在MS+BA0.2+NAA2的培养基上,39d在块茎切段上产生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团,69d产生不定芽,2芽/段左右,3个月后统计约75%分化丛芽,无性系建成后50d增殖率为1∶2。
1.4鳞叶 鳞叶(即包裹嫩芽的鳞片)接种在MS+BA1+NAA0.2的培养基上,24d外植体愈伤组织化并长大,诱导率达100%,47d有50%分化丛芽,每块10芽以上,增殖速度为50d/1∶4。
1.5叶片 将叶片切割为0.5-1cm2的小块,接种在MS+BA 0.5+NAA0.1的培养基上,4d左右在近叶脉处产生愈伤组织,49d产生丛芽,约6芽/块,诱导率达54%,分化率38.7%,增殖率50d/1∶3。
1.6叶柄 将叶柄切成长约0.8cm的小段接种在MS+BA0.3的培养基上,18d约78%的切段产生愈伤组织,一般在形态学的下端或两头长,但下端产生的愈伤组织更发达。39d分化不定芽,分化率为100%,每段数芽至10芽以上,增殖速度为30d/1∶4。
1.7块茎切块 将块茎切块接种在MS+Kt2+IAA0.2的培养基上,约20d块茎切块近培养基端及周边长出黄褐色愈伤组织,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带愈伤组织的块茎切块长大,最后完全愈伤组织化,并在其表面分化出不定芽,呈散生状,可切割继代。
2类似块茎状物的诱导以上各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组织块在MS+BA 0.5+NAA0.2的培养基上,可继续长大,形成不规则状类似块茎状结构,表皮淡绿色,内部白色,可切割继代,其上芽可长高生根。
3生根和移植试管芽丛切成单芽条,放在仅含生长素的1/2MS培养基上,20d左右,芽条基部长根,生根率达95%左右,形成了完整试管苗。将带类似块茎状物的(大小约为1cm2至2.5cm×1.5cm)试管苗,不经练苗,直接移入没经特殊处理的基质中,成活率达100%,30d后可粗放管理。现已成功移出4批。
珠芽魔芋在自然界中为独叶,组培过程中见到1株7叶的现象。鳞叶也有多达3-4片的。鳞叶在组培中作为外植体较容易成功。在组培后期,丛芽产生多时,以鳞叶作增殖对象,很少产生褐化现象,且材料获得容易,这可作为繁殖试管苗的一条新途径。鳞叶产生愈伤组织成颗粒状,镜检呈分生细胞组织的胚性细胞,因此可以保证其遗传性稳定。
珠芽魔芋因富含酚类物质,在培养过程中极易褐化,外材坏死。本发明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组合为BA+NAA或BA+IAA,或降低BA+NAA的用量等,解决了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未有珠芽魔芋组织培养和快繁成功的报道。根段培养成功在魔芋属组培中也未见报道。本发明的实验说明同一种植物的组织和器官所处部位不同,其对培养条件要求也不同。
权利要求
1.珠芽摩芋种苗繁育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珠芽摩芋,其特征在于取珠芽魔芋的珠芽或叶片或叶柄或根或块茎芽即嫩芽或鳞叶或块茎切片,在MS或1/2MS或N6基本培养基中附加0-5mg.L-1的植物激素BA或Kt或植物激素组合BA+NAA或BA+IAA或Kt+NAA或Kt+IAA,蔗糖浓度3%,pH值=5.8,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1000-1500lx,培养温度为24±1℃下培养,将以上各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组织块移入MS+BA 0.5+NAA0.2的培养基中继续生长,形成不规则状结构后切割继代,然后将试管芽丛转入仅含生长素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20天后,将试管苗直接移入没经特殊处理的基质中即可。
全文摘要
一种珠芽摩芋种苗繁育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珠芽摩芋,先取珠芽魔芋的珠芽或叶片或叶柄或根或块茎芽即嫩芽或鳞叶或块茎切片,在MS或1/2MS或N
文档编号A01H4/00GK1596618SQ20041004072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龙春林, 程治英, 罗吉凤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