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

文档序号:15944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发酵技术,特别是一种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椰果是海南的特产食品。利用椰子水发酵生产高纤椰果,是椰子加工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对于椰子的综合利用和提高附加价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目前高纤椰果的生产全部采用大量的玻璃瓶或三角瓶进行发酵、产膜,这种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除需大量的劳动力之外,占地面积大,杂菌污染严重,产品收率不高,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椰果行业的正常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控制杂菌污染、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适宜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原料椰子水经过滤、配料、杀菌、冷却、发酵、收获、漂洗、切分、后处理得到高纤椰果,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两步(1)首先在发酵罐中通气培养木醋杆菌,以获得大量生长良好、活力高的菌种;(2)将高活力的菌种直接分装、堆垛、静置产膜。
本发明中发酵过程的步骤(1)通气培养的时间为20~36小时,并在进入产膜期的初级阶段,添加少量醋酸。
本发明中发酵过程的步骤(2)的静置培养时间为3~10天。
本发明由于采用集中发酵、分置产膜,在集中发酵时能得到均匀的高活力菌种,分置后具有高的生长优势,产膜迅速,可有效抑制杂菌污染,并可大幅缩短静置培养时间。同时,将菌种的快速生长繁殖与静置产膜分开进行,分别为其提供最佳的培养条件,可有效控制杂菌污染,大幅缩短静置培养的时间,显著增加发酵车间的利用率,从而显著提高椰果得率与生产效率,在同样的发酵天数,本发明的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质量稳定。本发明的方法也便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实现高纤椰果的产业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是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其工艺流程是原料椰子水经过滤、配料、杀菌、冷却、发酵、收获、漂洗、切分、后处理得到高纤椰果,其中发酵过程是在工业发酵罐内接入高活力的一级菌种(木醋杆菌)进行扩大培养,由于高活力菌种的生长优势,菌种快速进入对数生长期,在进入产膜期的初级阶段,添加少量醋酸以补充菌体生长所需碳源,并迅速分盘、堆垛,产膜迅速,可有效抑制杂菌污染,并可大幅缩短静置培养时间。
实施例1原料椰子水1000kg过滤、加入100公斤的糖、5公斤硫酸铵、5公斤醋酸,加热至100℃杀菌,泵入发酵罐内,冷却,引入60公斤木醋杆菌菌种,10小时后加入醋酸5公斤,罐内发酵20小时,然后迅速分装、堆垛后静置4天的,经收获、漂洗、切分、后处理得到高纤椰果900公斤。
实施例2原料椰子水1000kg过滤后、加入100公斤的糖、5公斤硫酸铵、5公斤醋酸,加热至100℃杀菌,泵入发酵罐内,冷却,引入50公斤木醋杆菌菌种,10小时后加入醋酸5公斤,罐内发酵30小时,然后迅速分装、堆垛后静置3天的,经收获、漂洗、切分、后处理得到高纤椰果910公斤。
实施例3原料椰子水1000kg过滤、加入100公斤的糖、5公斤硫酸铵、5公斤醋酸,加热至100℃杀菌,泵入发酵罐内,冷却,引入50公斤木醋杆菌菌种,10小时后加入醋酸5公斤,罐内发酵36小时,然后迅速分装、堆垛后静置10天的,经收获、漂洗、切分、后处理得到高纤椰果950公斤。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原料椰子水经过滤、配料、杀菌、冷却、发酵、收获、漂洗、切分、后处理得到高纤椰果,其特征是发酵过程分为两步(1)首先在发酵罐中通气培养木醋杆菌,以获得大量生长良好、活力高的菌种;(2)将高活力的菌种直接分装,静置产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其特征是发酵过程的步骤(1)通气培养的时间为20~36小时,并在进入产膜期的初级阶段,添加少量醋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其特征是发酵过程的步骤(2)的静置培养时间为3~10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工业发酵罐生产高纤椰果的方法,原料椰子水经过滤、配料、杀菌、冷却、发酵、收获、漂洗、切分、后处理得到高纤椰果,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两步(1)首先在发酵罐中通气培养木醋杆菌,以获得大量生长良好、活力高的菌种;(2)将高活力的菌种直接分装、堆垛、静置产膜。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杂菌污染、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23N5/03GK1613387SQ20041005241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9日
发明者吴永辉, 李胜, 易武华, 邓毛程 申请人:吴永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