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

文档序号:38116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项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成功的关键是种苗的质量(曾双鸣,2004)。目前,黄鳝规模繁殖技术尚未过关,生产中采用的苗种基本上来自野生资源。野生黄鳝的捕捞方式很多,有笼捉、钩钓、电击、锹刨、夹捕、网抬和药捕等,有的经过多次倒手与贮运,有的野生鳝种本身带有病虫害。因此,从市场购买的黄鳝野生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对其进行严格筛选在生产中非常重要(高志慧,2004)。
黄鳝苗种筛选的方法很多,感官筛选法(根据体色、外伤、力量、粘液等情况判断)、水流筛选法、行为筛选法、入穴筛选法等主观性强,对体内病害处于潜伏期的黄鳝无法筛选,并且逐条筛选比较费事(王烈华,1999;彭云秀,周文宗,2004);药物浸泡法对黄鳝刺激性大,药物浓度不好把握,操作也比较费事;摄食筛选法筛选效果比较好,但对于其具体操作过程和定量方法没有报道(彭云秀,周文宗,2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研究黄鳝摄食黄粉虫规律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在短时间内定量筛选黄鳝苗种的方法,提高筛选的效率,降低黄鳝养殖风险,同时在筛选的同时,结合密度锻炼和药物浸泡方法,提高黄鳝苗种的质量。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黄鳝苗种按一定密度放于浅水的塑料容器中,同时用药物浸泡,连续5天投喂定量的空腹的黄粉虫幼虫,每天早晨换水一次,检查黄鳝摄食量。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路线是购买黄鳝苗种↓密度锻炼
↓药物浸泡↓投喂饥饿的黄粉虫幼虫↓统计黄鳝苗种的摄食量↓确定苗种的质量和去留本项发明提供一种黄鳝野生苗种筛选的定量方法的全部过程如下购买黄鳝苗种从市场购买黄鳝苗种,规格一般为20-50克/条,利用常规的感官筛选方法选择色泽新鲜、活动正常的苗种群体作为鳝种。
密度锻炼黄鳝饲养于室内塑料箱中,塑料箱规格为43×32×25cm3,水深8-10厘米,每箱放黄鳝1-2千克,并放1-2个黑色塑料袋作为鱼巢,盖上带有小孔的盖子,防止黄鳝逃出。
药物浸泡每天早晨换水一次,水温相差不超过±2℃,同时每箱遍洒0.04克氟哌酸,防治黄鳝细菌性病害,并且对黄鳝刺激性小。
投喂饥饿的黄粉虫幼虫将黄粉虫幼虫饥饿5天以上使其空腹能漂浮在水上,每天黄昏时分按黄鳝体重1%左右投喂上述饥饿的黄粉虫幼虫。
统计黄鳝苗种的摄食量在每天早晨换水的同时,收集前一天剩下的黄粉虫幼虫数量,根据其个体平均重量估算前一天黄鳝苗种的摄食量(即摄食的黄粉虫幼虫重量占黄鳝体重的百分比)。
确定苗种的质量和去留连续5天喂食,计算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在18-30℃范围内,如果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对于个别质量不好的苗种,可以结合其它筛选法进行淘汰。如果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
本发明特点是通过给黄鳝投喂定量的饥饿的黄粉虫幼虫,让黄粉虫幼虫浮动在水面,刺激黄鳝摄食,根据连续5天黄鳝的摄食量可有效地筛选黄鳝苗种,同时本发明在苗种筛选的同时,结合密度锻炼和药物浸泡方法,提高黄鳝苗种的质量,降低黄鳝养殖风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对黄鳝苗种质量进行定量判断,效率较高,对黄鳝苗种没有副作用,在生产中容易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南京市场6次购买色泽新鲜、活动正常的黄鳝,规格20-30克/条,在室内进行定量筛选。塑料箱规格为43×32×25cm3,水深8-10厘米,每箱放黄鳝1.5千克左右,并放1个黑色塑料袋作为鱼巢,同时每箱遍洒0.04克氟哌酸,每天早晨换水一次。黄粉虫幼虫规格为0.04-0.05克/只,饥饿7天后按照本发明方法投喂给黄鳝苗种。在每天早晨换水的同时,收集前一天剩下的黄粉虫幼虫数量,根据其个体平均重量估算前一天黄鳝苗种的摄食量。实施期间室温24-30℃,水为自来水,筛选时间为5天,每次2个重复。5天以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一个月统计黄鳝苗种的成活率。具体结果见表1。
表1黄鳝苗种筛选的实施结果(2个重复取平均值)一个月后黄鳝苗平均每天的摄食批次重量(千克)种成活率(条/条,量(克/克,%)%)第一批 1.4 0.14 15.3第二批 1.5 0.71 80.6第三批 1.6 1.33 98.1第四批 1.8 0.48 29.5第五批 1.6 0 0第六批 1.7 0.67 75.3表1结果表明在5天的筛选期间里,如果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一个月后黄鳝苗种成活率在70%以上,这表明该批苗种整体质量较好,可以保留;如果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一个月后黄鳝苗种成活率在30%以下,在经济上不合算,可以整体淘汰该批苗种。
权利要求
1.一种黄鳝野生苗种筛选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饥饿的黄粉虫幼虫作为黄鳝食物,结合密度锻炼和药物浸泡方法,根据其平均每天的摄食量判断种苗质量,筛选苗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摄食量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5天喂食,如果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如果黄鳝苗种平均每天的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度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黄鳝饲养于室内塑料箱中,塑料箱规格为43×32×25cm3,水深8-10厘米,每箱放黄鳝1-2公斤,并放1-2个黑色塑料袋作为鱼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浸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天早晨换水一次,同时每箱遍洒0.04克氟哌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将黄鳝苗种按一定密度放于浅水的塑料容器中,同时用药物浸泡,连续5天投喂定量的空腹的黄粉虫幼虫,每天早晨换水一次,检查黄鳝摄食量。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本发明提高了苗种筛选效率,降低了黄鳝养殖风险。
文档编号A01K61/00GK1644038SQ20041006603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4日
发明者周文宗, 钦佩, 唐建荣, 王光 申请人: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