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81505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五大石斛品种之一,药用价值高、保健功能强,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清嗓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位居“九大仙草”之首。多年来,由于产区药农毁灭性采挖,使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濒临灭绝,国家已将铁皮石斛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并鼓励人工大面积栽培铁皮石斛,变野生为家种,以保障铁皮石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对铁皮石斛的组培和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存在铁皮石斛种苗扩繁速度慢、组培苗练苗、移栽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产量不高、有效成分含量低等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铁皮石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苗的扩繁速度高,练苗、移栽成活率高,产量高,与野生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当或略高的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它包括铁皮石斛种苗快速扩繁技术、铁皮石斛组培苗练苗技术、铁皮石斛移栽技术和铁皮石斛的采收方法。
1、铁皮石斛种苗快速扩繁技术本发明将铁皮石斛种子通过独有的技术储存起来,保证种子在2年内不变质、不变坏,随用随取,使用时将种子经过一定的消毒程序,在自制的培养基里进行种子萌发、原球茎增值分化、壮苗生根培养,约需8个月的时间,一颗铁皮石斛蒴果种子可培养出约10万株大苗,苗高度为5cm以上。
传统的铁皮石斛种苗组培技术,是采用MS(Murashige and skoog)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a-萘乙酸、吲哚丁酸、苄基腺嘌呤等)配比+有机添加物(土豆、香蕉、椰乳等)+琼脂,但其所选用激素和有机添加物的成分和比例,使用效果均不太理想,从铁皮石斛种子组培到成为能栽培的大苗(5cm以上),约需11个月的时间。
本发明提供的铁皮石斛种苗快速扩繁技术,改良了激素和有机添加物的成分和比例,从铁皮石斛种子到培养成大苗,则只需8个月,大大缩短了种苗组培时间和成本。
本发明将储存的种子经过一定的的消毒程序,放入MS基本培养基+NAA(a-萘乙酸)0.4mg/L+土豆汁20%(V/V)+琼脂7g/L的培养基里,进行种子萌发培养。培养温度22~25℃,每日光照10小时,光强1500~1800lx。约2周后种子逐渐转绿,二个月形成原球茎,用放大镜看,可看到原球茎有针叶出现。
将原球茎转入MS基本培养基+BA(6-苄基腺嘌呤)0.2mg/L+土豆汁20%(V/V)+琼脂7g/L培养基里,进行原球茎增值、分化培养,约2个月可观察到瓶内原球茎分化出小苗,高约1cm左右,同时伴随着有部分新的原球茎产生。
将小苗转入MS基本培养基+NAA0.3mg/L+土豆汁20%(V/V)+琼脂8g/L的培养基里,进行壮苗生根培养,约2个月可观察到小苗发育成2.0~3.5cm的中苗。将中苗再转接到同样的培养基里,再进行大苗培养,约2个月可培养出5cm高以上的大苗,大苗可出瓶练苗、移栽。
2、练苗、移栽基质应用技术本发明的关键就是铁皮石斛练苗基质和移栽基质的选择。
铁皮石斛根系的皮层薄壁组织是以部分细胞壁、网状纤维物质组成的海绵状组织,因此铁皮石斛根系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能和吸附、保持水分的能力,这种罕见的根系结构正好体现了石斛根的气生要求。根据铁皮石斛特殊的生长习性和特点,本发明对铁皮石斛练苗和移栽基质进行了多项研究和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基质运用方案,经实际运用,效果良好,切实可行。
传统的铁皮石斛栽培技术,是将铁皮石斛组培苗直接栽种到碎石上,只满足了植株透水、透气性的要求,但其保湿性和肥力都很差,而且刚出瓶的稚嫩植株在坚硬的碎石上,很容易引起植株的根、茎、叶发生物理损伤;导致组培苗成活率只能达到60%,植株生长不健壮,年亩产铁皮石斛鲜品仅为170公斤左右。本发明所采用的将组培苗先通过练苗再移栽的基质运用技术,既保证了植株根系的透水、透气性,又具备保湿性和肥力,使铁皮石斛组培苗人工栽培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年亩产铁皮石斛鲜品在220公斤以上。
①练苗基质由于铁皮石斛组培苗是在无菌、恒温、高湿等条件下培养而成,因此组培苗出瓶练苗是石斛栽培过程中的最关键、困难的技术环节,成为限制铁皮石斛产业化开发的发展瓶颈。特别是练苗基质,一经方法不当,会造成组培苗滋生杂菌、病虫害、烂根、茎腐、萎缩等症状,严重影响组培苗出瓶成活率和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刨木花+草碳土+珍珠岩的练苗基质,按1∶1∶1比例(体积比)混合使用,结合合理的水分、温湿度、光照控制,既保证植株根部的透水、透气性,又具有保湿性强、肥力好、不易滋生病虫害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上属疑难问题,使铁皮石斛组培苗练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而且植株生长良好。
②移栽基质铁皮石斛组培苗经4~6个月练苗后,已从组培室无菌环境自然过渡到大棚新的生长环境,植株已处于较为健壮、稳定状态,但是植株经练苗期后仍须移栽到新的栽培基质上。这是由于组培苗刚出瓶时,植株的茎、根、叶尚处于很稚嫩状态,练苗基质比较松软、透气、透水;而经过练苗期后,松软、透气的练苗基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板结,影响植株根部的透水、透气性,对植株后续的生长不利。通过对野生铁皮石斛原生态生长环境的深入调研,经过多项试验,确定移栽基质采用3~5cm的大碎石、1~3cm的细碎石和苔藓,按4∶2∶1比例(体积比)混合使用,结合合理的浇水、施肥、光照等控制,可保证植株在5~6年内基质的透水、透气性良好,不出现基质板结现象,并具有一定保湿、不易滋生病虫害特点,植株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3、铁皮石斛的采收铁皮石斛组培苗按本发明所用的基质经练苗、移栽后,经1.5~2年即可采收。采收期以每年的12月~元月为宜,采收前1个月应停止给植株施肥和用药。采收时应采取采旧留新、采大留小的原则,可连续采收5~6年,年亩产鲜品达220公斤以上。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可有效解决铁皮石斛种苗的来源和种苗的地道性,与传统种苗扩繁相比,种苗的扩繁速度提高了37%,练苗、移栽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产量提高30%以上;与野生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含量相比,本发明栽培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野生铁皮石斛相当,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略高于野生铁皮石斛含量。
本发明对解决人工大面积栽培铁皮石斛,所面临的种苗来源紧缺、练苗、移栽成活率低、产量不高、有效成分低等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以后人工大面积种植铁皮石斛,尽快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保证。
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铁皮石斛种苗快速扩繁技术将野生铁皮石斛原产地成熟的蒴果种子采回后,放在干净的培养皿里,待其自然开裂后,将种子倒入洁净的烧杯里密封起来,存放于低温箱内。
将储存的种子经过一定的的消毒程序,放入MS基本培养基+NAA(a-萘乙酸)0.4mg/L+土豆汁20%(V/V)+琼脂7g/L的培养基里,进行种子萌发培养。培养温度22~25℃,每日光照10小时,光强1500~1800lx。约2周后种子逐渐转绿,二个月形成原球茎,用放大镜看,可看到原球茎有针叶出现。
将原球茎转入MS基本培养基+BA(6-苄基腺嘌呤)0.2mg/L+土豆汁20%(V/V)+琼脂7g/L培养基里,进行原球茎增值、分化培养,约2个月可观察到瓶内原球茎分化出小苗,高约1cm左右,同时伴随着有部分新的原球茎产生。
将小苗转入MS基本培养基+NAA0.3mg/L+土豆汁20%(V/V)+琼脂8g/L的培养基里,进行壮苗生根培养,约2个月可观察到小苗发育成2.0~3.5cm的中苗。将中苗再转接到同样的培养基里,再进行大苗培养,约2个月可培养出5cm高以上的大苗,大苗可出瓶练苗、移栽。
实施例2铁皮石斛组培苗练苗技术(1)练苗基质刨木花+珍珠岩+草碳土,比例(体积比)1∶1∶1。
(2)练苗方法练苗容器为7cm高的小花盆,在花盆的底部铺1~2cm的细碎石,厚度约3cm;再将比例为1∶1∶1(体积比)的刨木花、珍珠岩、草碳土混合基质放于细碎石上,厚度约3cm厚。每盆放10株苗,将混合基质扒开一小窝,将植株的根须轻放于窝内并覆盖好,植株的基部尽量露于外,浇一遍定根水,控制好温度、光照度、水分、湿度等。
(3)练苗条件一般温室大棚均可作为练苗棚,练苗棚应具备塑料膜架、可开闭的天窗架、可收放的遮阳网架、防虫网、卷膜装置和喷雾等设施。练苗适宜的温度20~25℃,最高气温不高于30℃,最低温度不低于10℃;空气适宜湿度为75~85%,基质水分以润为佳,基质过湿或偏干均会严重影响练苗成活率;光照为正常光照1/3的散射光,约1800~2500lx,最忌夏秋中午前后的直射光。练苗季节以每年春、秋两季为宜,练苗时间约4~5个月后,便可将植株移栽。
实施例3铁皮石斛移栽技术(1)移栽基质3~5cm大碎石+1~3cm细碎石+苔藓,比例4∶2∶1(体积比)。
(2)移栽条件一般塑料大棚均可作为移栽大棚,大棚需安装塑料膜、遮阳网、卷膜等装置,大棚四周应挖设排水沟。棚内应铺设栽培床,栽培床宽度1.2m,中间要留50cm宽的操作道。移栽苗适宜的生长温度18~26℃,最高气温不高于32℃,最低温度不低于8℃;空气湿度75~85%为宜,基质水分以润为佳,基质过湿或偏干均会严重影响植株移栽成活率和产量;光照为正常光照1/3的散射光,约1800~3000lx,最忌夏秋中午前后的直射光。移栽苗季节以每年春、秋两季为宜。
(3)移栽方法①在栽培床底层铺设3~5cm厚的大碎石,厚度约8cm厚;②在大碎石上铺设1~3cm的细碎石,厚度约4cm厚;③将消毒晒干后的苔藓,用水先浸泡沫30分钟,再挤干放入塑料框待用;④按照12×15cm的行列距,将细碎石扒开1小窝,每窝放4~6株苗;⑤将植株的根须撒开轻贴于窝内的细碎石面,在根须周围零星撒一点备好的苔藓,再用细碎石将根须轻轻盖住,以植株的基部露于外为宜;⑥栽完苗,浇一遍定根水,浇透为准。
上属练苗和移栽苗的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生态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GAP质量管理规范,合理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实施例4铁皮石斛的采收方法铁皮石斛组培苗按本发明所用的基质经练苗、移栽后,距1.5~2年即可采收。采收期以每年的12月~元月为宜,采收前1个月应停止给植株施肥和用药。采收时应采取采旧留新、采大留小的原则,可连续采收5~6年,年亩产鲜品达220公斤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它包括铁皮石斛种苗快速扩繁技术、铁皮石斛组培苗练苗技术、铁皮石斛移栽技术和铁皮石斛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铁皮石斛种苗快速扩繁技术由以下步骤组成将储存的种子经过一定的的消毒程序,放入MS基本培养基+NAA(a-萘乙酸)0.4mg/L+土豆汁20%(V/V)+琼脂7g/L的培养基里,进行种子萌发培养,培养温度22~25℃,每日光照10小时,光强1500~1800lx,约2周后种子逐渐转绿,二个月形成原球茎,用放大镜看,可看到原球茎有针叶出现;将原球茎转入MS基本培养基+BA(6-苄基腺嘌呤)0.2mg/L+土豆汁20%(V/V)+琼脂7g/L培养基里,进行原球茎增值、分化培养,约2个月可观察到瓶内原球茎分化出小苗,高约1cm左右,同时伴随着有部分新的原球茎产生;将小苗转入MS基本培养基+NAA0.3mg/L+土豆汁20%(V/V)+琼脂8g/L的培养基里,进行壮苗生根培养,约2个月可观察到小苗发育成2.0~3.5cm的中苗,将中苗再转接到同样的培养基里,再进行大苗培养,约2个月可培养出5cm高以上的大苗,大苗可出瓶练苗、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铁皮石斛组培苗练苗技术是练苗基质是刨木花+珍珠岩+草碳土,比例(体积比)1∶1∶1;练苗方法是练苗容器为7cm高的小花盆,在花盆的底部铺1~2cm的细碎石,厚度约3cm;再将比例为1∶1∶1(体积比)的刨木花、珍珠岩、草碳土混合基质放于细碎石上,厚度约3cm厚。每盆放10株苗,将混合基质扒开一小窝,将植株的根须轻放于窝内并覆盖好,植株的基部尽量露于外,浇一遍定根水,控制好温度、光照度、水分、湿度等;练苗条件是一般温室大棚均可作为练苗棚,练苗适宜的温度20~25℃,空气适宜湿度为75~85%,基质水分以润为佳,基质过湿或偏干均会严重影响练苗成活率;光照为正常光照1/3的散射光,约1800~2500lx,练苗季节以每年春、秋两季为宜,练苗时间约4~5个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铁皮石斛移栽技术是移栽基质是3~5cm大碎石+1~3cm细碎石+苔藓,比例4∶2∶1(体积比);移栽条件是一般塑料大棚均可作为移栽大棚,大棚四周应挖设排水沟,棚内应铺设栽培床,移栽苗适宜的生长温度18~26℃;空气湿度75~85%,基质水分以润为佳;光照为正常光照1/3的散射光,约1800~3000lx,移栽苗季节以每年春、秋两季为宜;移栽方法是①在栽培床底层铺设3~5cm厚的大碎石,厚度约8cm厚;②在大碎石上铺设1~3cm的细碎石,厚度约4cm厚;③将消毒晒干后的苔藓,用水先浸泡沫30分钟,再挤干放入塑料框待用;④按照12×15cm的行列距,将细碎石扒开1小窝,每窝放4~6株苗;⑤将植株的根须撒开轻贴于窝内的细碎石面,在根须周围零星撒一点备好的苔藓,再用细碎石将根须轻轻盖住,以植株的基部露于外为宜;⑥栽完苗,浇一遍定根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铁皮石斛的采收方法是铁皮石斛组培苗经练苗、移栽后,1.5~2年即可采收,可连续采收5~6年;采收期以每年的12月~元月为宜,采收前1个月应停止给植株施肥和用药,采收时应采取采旧留新、采大留小的原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目前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方法尚存在铁皮石斛种苗扩繁速度慢、组培苗练苗、移栽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产量不高、有效成分含量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的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它包括铁皮石斛种苗快速扩繁技术、铁皮石斛组培苗练苗技术、铁皮石斛移栽技术和铁皮石斛的采收方法。本发明有效解决铁皮石斛种苗的来源和种苗的地道性,与传统种苗扩繁相比,种苗的扩繁速度提高了37%,练苗、移栽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产量提高30%以上;与野生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含量相比,本发明栽培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野生铁皮石斛相当,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略高于野生铁皮石斛含量。
文档编号A01G7/00GK1608424SQ20041008449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4日
发明者郑志仁, 彭贵湖 申请人:上海增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