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84802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材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材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豆科苜蓿属植物,是世界公认的高产优质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富含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口性好,是畜禽的重要饲草;具有适应性广、生物固氮能力强、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生态功能齐全的特性。因此种植紫花苜蓿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中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属多年生、半常绿的缠绕灌木。金银花以花蕾或待初开的花供药用,藤叶(忍冬藤)亦可供药用,主要的药用成分为绿椽酸和异绿椽酸。金银花的花蕾能清热解毒,忍冬藤也具有清热解毒和通络的功效。金银花属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人工栽培是其重要的来源途径。但是,传统的金银花栽培方法,行间比较宽,杂草危害严重,除草、肥料投入的成本高,土地利用率比较低,影响金银花的种植效益。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传统的金银花栽培方法杂草危害严重、除草及肥料投入成本高、土地利用率比较低等缺陷,提高金银花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在秋季或早春未萌发前定植金银花苗,种植行向为东西向,行距1.5~2.5米,株距0.5米;在金银花种植行正上方设置1.2~1.5米高的篱笆架,以便让金银花藤蔓在上面攀援;(2)金银花定植并设置好篱笆架后,在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使其与金银花的距离为0.25~0.3米,作为金银花的中耕施肥带,紫花苜蓿可以是条播或撒播,条播的行向为南北向,行距0.25米,播种量为0.6~0.8公斤/亩;(3)金银花藤蔓生长到0.4米长时开始引蔓,并用铁丝或绳子将金银花藤蔓均匀地固定在篱笆上,让藤蔓爬满篱笆架,每年修剪藤技时使枝条在篱笆上分布均匀,增加通风透光,提高金银花产量,同时也便于采收,紫花苜蓿株高达50~60厘米时进行收割,以免过高影响金银花生长;金银花的栽植、施肥、耕作、修剪、采收等技术措施与普通栽培方法相同,紫花苜蓿的田间管理也与普通栽培方法相同。


图1为中药材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的田间示意图本发明的优点是(1)可减少金银花行间杂草和病虫的危害,减少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2)由于紫花苜蓿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为金银花提供氮素营养,减少肥料施用;(3)既提高金银花产量,又有紫花苜蓿收入,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入,同时紫花苜蓿的种植减少了金银花行间的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2002年秋,在西南农业大学封闭式农场地块1(0.2亩)利用行间套种紫花苜蓿栽培方法进行金银花种植试验;11月2日,定植金银花扦插苗,种植的行向为东西向,行距1.5米、株距0.5米,行向东西向开挖种植沟,沟宽0.3米、深0.3米,每米沟施入土杂肥10公斤,并与土拌匀,然后栽植金银花苗并淋透定根水;11月3日用竹子、木条和铁丝在金银花种植行的正上方设置1.2米高的篱笆架;11月4日在金银花行间施肥整地,条播播种紫花苜蓿,条播种植的行向为南北向,行距0.25米,播种量为0.6公斤/亩,播种后用细土盖种,套种的紫花苜蓿与金银花间的距离0.25米,作为金银花的中耕施肥带;金银花发出新叶时施一次肥,以粪水及氮化肥为主,秋末时施一次肥,以堆肥及磷肥为主;金银花长度达0.4米时进行引蔓,并用绳子将藤蔓均匀地固定在篱笆上;紫花苜蓿秋季追施磷钾肥一次,高达50~60厘米时收割。2003年收割了6次,亩产鲜草3.8吨;2004年收割了7次,亩产鲜草4.5吨;金银花在秋冬季进行修剪,将枯枝、弱枝、过密枝、病虫枝及枝条过长部分剪去;金银花在2004年开始开花,一年开两次,第一次5~6月,开花较多;第二次8~9月,开花比较少。在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将开未开时,在晴天早晨分批及时摘下,然后及时晒干。
实施例22003年早春,在西南农业大学封闭式农场地块2(0.2亩)利用行间套种紫花苜蓿栽培方法进行金银花种植试验;3月2日,定植金银花扦插苗,种植的行向为东西向,行距2米、株距0.5米,行向东西向开挖种植沟,沟宽0.3米、深0.3米,每米沟施入土杂肥10公斤,并与土拌匀,然后栽植金银花苗并淋透定根水;3月3日用竹子、木条和铁丝在金银花种植行的正上方设置1.5米高的篱笆架;3月4日在金银花行间施肥整地,条播播种紫花苜蓿,条播种植的行向为南北向,行距0.25米,播种量为0.7公斤/亩,播种后用细土盖种,套种的紫花苜蓿与金银花间的距离0.3米,作为金银花的中耕施肥带;金银花发出新叶时施一次肥,以粪水及氮化肥为主,秋末时施一次肥,以堆肥及磷肥为主;金银花长度达0.4米时进行引蔓,并用铁丝将藤蔓均匀地固定在篱笆上;紫花苜蓿秋季追施磷钾肥一次,高达50~60厘米时收割。2003年收割了5次,亩产鲜草3.5吨;2004年收割了7次,亩产鲜草4.9吨;金银花在秋冬季进行修剪,将枯枝、弱枝、过密枝、病虫枝及枝条过长部分剪去;金银花在2004年开始开花,一年开两次,第一次5~6月,开花最多;第二次8~9月,开花比较少。在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将开未开时,在晴天早晨分批及时摘下,然后及时晒干。
实施例32003年早春,在西南农业大学封闭式农场地块3(0.2亩)利用行间套种紫花苜蓿栽培方法进行金银花种植试验;3月2日,定植金银花扦插苗,种植的行向为东西向,行距2.5米、株距0.5米,行向东西向开挖种植沟,沟宽0.3米、深0.3米,每米沟施入土杂肥10公斤,并与土拌匀,然后栽植金银花苗并淋透定根水;3月3日用竹子、木条和铁丝在金银花种植行的正上方设置1.3米高的篱笆架;3月4日在金银花行间施肥整地,撒播播种紫花苜蓿,播种量为0.8公斤/亩,播种后用细土盖种,套种的紫花苜蓿与金银花间的距离0.28米,作为金银花的中耕施肥带;金银花发出新叶时施一次肥,以粪水及氮化肥为主,秋末时施一次肥,以堆肥及磷肥为主;金银花长度达0.4米时进行引蔓,并用铁丝或绳子将藤蔓均匀地固定在篱笆上;紫花苜蓿秋季追施磷钾肥一次,高达50~60厘米时收割。2003年收割了5次,亩产鲜草3.8吨;2004年收割了7次,亩产鲜草5.1吨;金银花在秋冬季进行修剪,将枯枝、弱枝、过密枝、病虫枝及枝条过长部分剪去;金银花在2004年开始开花,一年开两次,第一次5~6月,开花最多;第二次8~9月,开花比较少。在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将开未开时,在晴天早晨分批及时摘下,然后及时晒干。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材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在秋季或早春未萌发前定植金银花苗,种植行向为东西向,行距1.5~2.5米,株距0.5米;在金银花种植行正上方设置1.2~1.5米高的篱笆架,以便让金银花藤蔓在上面攀援;(2)金银花定植并设置好篱笆架后,在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使其与金银花的距离为0.25~0.3米,作为金银花的中耕施肥带,紫花苜蓿可以是条播或撒播,条播的行向为南北向,行距0.25米,播种量为0.6~0.8公斤/亩;(3)金银花藤蔓生长到0.4米长时开始引蔓,并用铁丝或绳子将金银花藤蔓均匀地固定在篱笆上,让藤蔓爬满篱笆架,每年修剪藤技时使枝条在篱笆上分布均匀,增加通风透光,提高金银花产量,同时也便于采收,紫花苜蓿株高达50~60厘米时进行收割,以免过高影响金银花生长;金银花的栽植、施肥、耕作、修剪、采收等技术措施与普通栽培方法相同,紫花苜蓿的田间管理也与普通栽培方法相同。
全文摘要
一种中药材金银花行间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通过一定的方式将金银花和紫花苜蓿进行套种,按照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栽培。该方法可减少金银花行间杂草和病虫的危害,减少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由于紫花苜蓿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为金银花提供氮素营养,可减少肥料施用;而且,该方法既提高金银花产量,又有紫花苜蓿收入,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入;同时,紫花苜蓿的种植减少了金银花行间的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文档编号A01G7/00GK1709028SQ20051001214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
发明者玉永雄, 刘成, 胡艳 申请人:西南农业大学, 绵阳市成长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