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324800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具体地讲是针对幼苗阶段的盆栽兰花,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配成的药剂处理兰花叶片,以达到有效防治兰花炭疽病的目的。
背景技术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da.)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Coelomycetes),黑盘孢目(Melauconiales)。炭疽菌分布十分广泛,可以侵染多种植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目前,根据Sutton分类系统(吴文和张志铭.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da.)分类学研究I,属级分类和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24-30;吴文和张志铭.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da.)分类学研究IV,种的划分特征及评价.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93-99;刘晓云、景耀、杨俊秀.植物炭疽菌研究文献综述.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4105-101),将炭疽菌分为19个种和3个种群,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最大的一个种,寄主繁多,为害上百种植物,在南方果树和花卉上发生最为普遍。炭疽病是兰科植物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尤其在墨兰、建兰和蕙兰等国兰上发生最为严重。主要为害兰花的叶片,以叶缘和叶尖病斑最多。发病初期在侵染点周围产生淡黄色圆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黄色或褐色斑点,有的呈溃疡状,严重时病斑发展成不规则形,且多个病斑相连,病叶逐渐枯死,最终导致兰花不开花,失去观赏价值。炭疽菌发病适温为22~28℃,相对湿度95%以上。病原菌以分生孢子飞散传染,一般通过伤口侵染。炭疽菌分生孢子侵入兰花叶片时,即使成功侵入也不会很快发病,而是潜伏在组织内,潜伏期一般为7d,在此期间,菌丝在寄主组织中大量繁殖并最终导致寄主发病。
广东地区兰花炭疽病发病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与降雨和管理有极大关系,3~4月份连日的阴雨为炭疽病流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其次兰棚中兰花管理比较粗放,也为炭疽菌分生孢子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大部分国兰品种本身不抗炭疽菌侵染。
一般情况下,防治炭疽病的策略是抑制炭疽菌的蔓延或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目前大多数盆栽的兰花不抗炭疽病的为害。在生产上常规的防治方法包括(1)调查确认兰花叶片上已出现炭疽病病斑;(2)喷施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取代苯类、二甲酰亚胺类、有机磷类等;(3)喷药几天后调查炭疽菌的扩展是否受到抑制。这种常规的防病措施在小麦、玉米、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上经常用到,但是用在花卉上却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许多杀菌剂常残留在花卉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了花卉的观赏。另外,大多杀菌剂会造成花朵枯萎死亡,使兰花失去了观赏价值。另外,杀菌剂是杀死寄主组织中的病原菌而不会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使用过多杀菌剂后,病原菌本身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防治效果将大为降低。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与茉莉酸甲酯(jasmonic Acid,JA)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与多种生理过程调节有关系。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它们可以诱导植物获得抗病性(SAR)(Maiamy J,Carr JP andKlessing DF,Salicylic acid----a likely endogenous signal inthe resistance response of tobacco to viral infection.Science2501002-1004;McConn M,Creelman RA,Bell E,Jasmonate isessential for insect defence in Arabidopsis.PNAS.1997,105473-5477)。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的作用机理是作为SAR信号转导途径的一种内源信号分子,可以诱导病程相关蛋白(PR)的表达。其提高寄主抗病性的作用已在烟草、黄瓜和拟南芥等植物中得到证实。但是还未曾有人将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用在防治兰花炭疽病中。
(三)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常规防治兰花炭疽病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天然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兰花以防治兰花炭疽病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诱导兰花组织内自身抗病性的增强,主动地抵抗病原菌的入侵。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残留,不影响兰花的观赏价值等优点,符合当今花卉产业对绿色环保的要求。
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操作是将99.9体积份浓度为0.1~4.0mmol/L的水杨酸或0.1~5.0m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与0.1体积份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5%的表面活性剂土温-20混合,于每年3月~5月炭疽病尚未发病时均匀喷施于3叶1心期至5叶1心期的兰花叶片上。
在本发明中,水杨酸浓度最好是2.0~4.0mmol/L,茉莉酸甲酯浓度最好是3.0~5.0mmol/L。喷施一般采用微型塑料喷雾器。
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各种药物均为本领域常用的药物,可以通过购买获得。比如水杨酸可以采用上海光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和茉莉酸甲酯可以采用日本ZEON公司的产品。
本方法在每年3月~5月炭疽病尚未发病时,先期对兰花叶片喷施,此时兰花生长处于3叶1心期至5叶1心期。通过处理诱导兰花叶片增强对炭疽菌的抗病性,防止病菌入侵,使炭疽病显症时间延长,病斑数少,病斑扩展慢,病情指数低。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是采用天然植物生长物质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先期提高植株对炭疽菌的抗病性,抗病效果好,毒性小或微,同时还能改善与调节植株的生长,从症状上表现出炭疽病病斑少,显症时间延长,病情指数降低。
2.本发明重在诱导兰花产生自主性保护作用。通过采用喷施植物生长物质使兰花植株产生防御力。
(四)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通过下列具体实施方式
验证本发明方法的处理效果(在每一实施例中,水杨酸或茉莉酸甲酯溶液与土温-20的体积比均为99.9比0.1)。
实施例13叶1心期墨兰植株(对照)叶片在感染炭疽菌后,第7d叶病斑面积为0.65cm,病斑数38.7;用0.1mmol/L的水杨酸(含0.1%吐温)处理的墨兰叶片,感染炭疽菌后第7d病斑面积0.58cm,病斑扩展速率减缓,病斑数32.7。
实施例24叶1心期建兰叶片,在感染炭疽菌后第3d就开始发病,第17d叶片病斑数50.2,病情指数是13.1%,用2.0mmol/L水杨酸处理(含0.1%吐温)的建兰叶片感染炭疽菌,叶片第5d后才开始显现病斑,17d叶片病斑数29.8,病情指数是6.1%。
实施例35叶1心期的蕙兰植株,叶片在感染炭疽菌后9d对照叶片病情指数是5.8%,用4.0mmol/L水杨酸(含0.1%吐温)处理的蕙兰叶片,第9d观察病情指数是3.8%。
实施例43叶1心期墨兰叶片在感染炭疽菌后第7d,叶病斑面积0.65cm,病斑数36.7。用0.1mmol/L的茉莉酸甲酯(含0.1%吐温)处理墨兰叶片,感染炭疽菌后第7d病斑面积为0.55cm,病斑数35.2。
实施例5用4叶1心期建兰为材料,对照植株叶片在感染炭疽菌后第3d叶病斑数21.7,病斑面积0.31cm,第5d叶病斑数34.5,病斑面积0.38cm。用3.0mmol/L的茉莉酸甲酯(含0.1%吐温)处理同样发育时期的建兰叶片,炭疽病发病时间延长,感染炭疽菌后第5d病斑数18.5,病斑面积0.18cm。
实施例65叶1心期的蕙兰植株(对照)叶片在感染炭疽菌后第9d病斑面积0.89cm,病情指数是5.2%;用5.0mmol/L的茉莉酸甲酯(含0.1%吐温)处理,感染炭疽菌后第9d病斑面积0.45cm,病情指数是3.2%。
权利要求
1.一种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99.9体积份浓度为0.1~4.0mmol/L的水杨酸或0.1~5.0m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与0.1体积份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5%的表面活性剂土温-20混合,于每年3月~5月炭疽病尚未发病时均匀喷施于3叶1心期至5叶1心期的兰花叶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杨酸溶液的浓度为2.0~4.0mmol/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3.0~5.0mmol/L。
全文摘要
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其操作是将99.9体积份浓度为0.1~4.0mmol/L的水杨酸或0.1~5.0m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与0.1体积份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5%的表面活性剂土温-20混合,于每年3月~5月炭疽病尚未发病时均匀喷施于3叶1心期至5叶1心期的兰花叶片上。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残留,不影响兰花的观赏价值等优点,符合当今花卉产业对绿色环保的要求。
文档编号A01G13/00GK1799313SQ20051012128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王利国, 李玲 申请人:华南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