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0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挖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瓶机,尤其涉及一种挖除培养瓶内培养基材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培养瓶栽植菇类的方法相当普及,而其中所使用的菇类以金针菇、杏鲍菇为主;此方法是在培养瓶内填满木屑与米糠,并于木屑与米糠中混入菌种,将培养瓶置放于养殖室内并控制适当的温度、湿度,待经过一段栽植时间,菌种得以顺利成长繁殖,而采收后必需挖除培养瓶内的木屑与米糠,才能重复使用培养瓶,因为先前所使用的木屑与米糠已腐化完全,无法提供下一次菌种成长繁殖所需的养分。
在现代讲究效率的社会中,以人工方式完成上述挖除培养瓶内的木屑米糠,是一件高人力成本且费时的工作,因此目前已研发出自动化的挖瓶机,不需耗费人力即可快速完成挖瓶任务,如中国台湾第092200219申请号菌种罐的刮屑机。
本实用新型的挖瓶机,同样是为了快速完成培养瓶的挖瓶任务,但是它不同于已有的挖瓶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挖瓶机,它能自动化、快速地挖除培养瓶内已完全腐化的木屑与米糠,实现培养瓶的重复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挖瓶机,它包括一机体,其装配有一输送装置、一翻转装置与一屑料输送装置,且机体上具有一倾斜面,并于倾斜面上设有数个套合孔;所述输送装置输送装有培养瓶的载篮,并以翻转装置同步翻转培养瓶与载篮,且该培养瓶受控翻转后瓶口卡抵于套合孔内;一挖屑装置,其具有一承载板并组配有二变速箱,该变速箱组配有数个可受控转动的挖瓶棒,在承载板两侧各组配有一滑块,各滑块滑设于二滑轨上,该滑轨对应机体的倾斜面呈垂直状态排列且固设于机体内;一油压运作装置,其包括一油压泵、一管路组、一油压马达与二油压缸,所述油压泵与油压缸固设于机体内,且油压缸的作动杆端部组配于滑块上,油压缸以管路组与油压泵相接通;油压马达组配于该挖屑装置的承载板上,该油压马达以管路组与油压泵相接通,且油压马达带动该挖屑装置的变速箱;一升降感测装置,其包括一感测固定座与数个感测接点,所述感测固定座对应机体的倾斜面呈垂直状态排列并固设于机体内,且感测固定座上具有一组设槽,而感测接点组配于感测固定座的组设槽及滑块上,该滑块受控于滑轨上的滑动位移并依照设定接通感测接点。
本实用新型的挖瓶机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除培养瓶内的木屑米糠不需耗费人力就可快速、自动化地完成,大大提高了重复使用培养瓶的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压马达带动链轮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相对机体倾斜面翻转前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以其压抵板的穿孔套卡在培养瓶上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相对机体倾斜面翻转后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挖屑装置运作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感测装置运作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以翻转装置将培养瓶瓶口翻转卡抵在机体卡抵孔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挖瓶机由一机体10、一挖屑装置20、一油压运作装置30、一支撑连杆40与一升降感测装置50所组成,其中该机体10组配有一输送装置11、一翻转装置12及一屑料输送装置13,且机体10上具有一倾斜面14,并于倾斜面14分为两区域,并在各区域上设制有十二个套合孔141,且各套合孔141内固设有一紧掣块142;利用输送装置11可以输送装有培养瓶61的载篮62,且定位至输送装置11预设处;翻转装置12利用其压缸121的运作控制压抵板122向下位移,使压抵板122以其所预设的穿孔123套卡在培养瓶61周侧,且翻转装置12利用一排齿124相对齿轮125位移,让齿轮125转动的同时带动翻转装置12的翻转支撑臂126,且压缸121、压抵板122、载篮62、培养瓶61一同与翻转支撑臂126转动,而培养瓶61瓶口外缘会卡抵于机体10的套合孔141内,且受紧掣块142紧密卡抵。
所述的挖屑装置20具有一承载板21,且承载板21上组配有二变速箱22,每个变速箱22控制十二个挖瓶棒23以同一方向转动,且挖瓶棒23末端具有一螺旋状的挖搅结构231。另于承载板21两侧各组配有一滑块24,且各滑块24滑设于两个圆柱状滑轨25上,该滑轨25对应机体10的倾斜面14呈垂直状态排列且固设于机体10内。
所述的油压运作装置30包括一油压泵31、一管路组32、一油压马达33与二油压缸34,该油压泵31组配于机体10内的底部处,该油压缸34组配于机体10内,油压缸34的作动杆341端部组配于滑块24上,且油压缸34以管路组32与油压泵31相接通。油压马达33组配于挖屑装置20的承载板21上,该油压马达33透过管路组32与油压泵31相接通,油压马达33的输出轴331穿过承载板21而凸伸于下方处,且输出轴331组配有一链轮332,该链轮332透过一链条333啮合带动各变速箱22的链轮221,从而使变速箱22运作并带动各挖瓶棒23同方向运转。
所述的支撑连杆40包括以端部相互枢接的一下支撑杆41与一上支撑杆42,下支撑杆41另一端部枢设于机体10内,而上支撑杆42另一端部枢设于挖屑装置20的承载板21底部处。
所述的升降感测装置50包括一感测固定座51与四个感测接点52、53、54、55,该感测固定座51对应机体10的倾斜面14呈垂直状态排列而固设于机体10内,且感测固定座51上具有一组设槽511,并以感测固定座51的组设槽511供三个感测接点52、53、54组配,而最后一感测接点55组配于滑块24上,滑块24在滑轨25上滑动位移时,滑块24上的感测接点55得以适时与感测固定座51上的感测接点52、53、54相接通。
在图4、6中,装有培养瓶61的载篮62由输送装置11输送,并输送至输送装置11预设定位处;此时,翻转装置12的压缸121受控运作,而控制压抵板122向下位移,让压抵板122的穿孔123套卡在培养瓶61周侧上;接着,翻转装置12的排齿124相对齿轮125啮合位移(见图6、7),让齿轮125转动的同时带动翻转支撑臂126,且压缸121、压抵板122、载篮62、培养瓶61一同与翻转支撑臂126转动,直到培养瓶61瓶口外缘卡抵于机体10的套合孔141内,而停止翻转装置的运作,且培养瓶61瓶口外缘受套合孔141内的紧掣块142的紧密卡抵(见图10)。
如图8所示,待挖瓶机的翻转装置12停止运作时,其挖屑装置20继续进行工作,该挖屑装置20以油压泵31驱动油压缸34的作动杆341运作,并同时提供油压马达33适当油压而运作;油压缸34的作动杆341运作推抵滑块24在滑轨25上位移,使得与滑块24相互组配结合的承载板21,其同滑块24滑动于滑轨25上;油压马达33的运作以输出轴331驱动链轮332转动,并以此链轮332啮合带动链条333而同步带动变速箱22的链轮221,从而顺利带动组配于变速箱22上的挖瓶棒23的转动;因此,挖瓶棒23得以受变速箱22带动而转动,并持续朝向培养瓶61内以挖除其内部装填且已腐化的木屑与米糠,达到自动化、快速完成挖除的任务。
另外,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挖瓶机在压缸34的作动杆341运作推抵滑块24于滑轨25上位移时,利用滑块24上的感测接点55适时地与感测固定座51上的感测接点52、53、54相接通,进而提供油压缸34的作动杆341的适当位移量,即挖瓶棒23深入培养瓶61内的行进距离,进一步挖除已完全腐化的木屑与米糠。
权利要求1.一种挖瓶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机体,其装配有一输送装置、一翻转装置与一屑料输送装置,且机体上具有一倾斜面,并于倾斜面上设有数个套合孔;所述输送装置输送装有培养瓶的载篮,并以翻转装置同步翻转培养瓶与载篮,且该培养瓶受控翻转后瓶口卡抵于套合孔内;一挖屑装置,其具有一承载板并组配有二变速箱,该变速箱组配有数个可受控转动的挖瓶棒,在承载板两侧各组配有一滑块,各滑块滑设于二滑轨上,该滑轨对应机体的倾斜面呈垂直状态排列且固设于机体内;一油压运作装置,其包括一油压泵、一管路组、一油压马达与二油压缸,所述油压泵与油压缸固设于机体内,且油压缸的作动杆端部组配于滑块上,油压缸以管路组与油压泵相接通;油压马达组配于该挖屑装置的承载板上,该油压马达以管路组与油压泵相接通,且油压马达带动该挖屑装置的变速箱;一升降感测装置,其包括一感测固定座与数个感测接点,所述感测固定座对应机体的倾斜面呈垂直状态排列并固设于机体内,且感测固定座上具有一组设槽,而感测接点组配于感测固定座的组设槽及滑块上,该滑块受控于滑轨上的滑动位移并依照设定接通感测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套合孔内固设有一紧掣块,培养瓶瓶口外缘会卡抵于套合孔内且受紧掣块紧密卡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瓶棒末端具有一螺旋状的挖搅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压马达带动一链轮,并以此链轮及一链条啮合带动各变速箱所组配的链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瓶机在机体与挖屑装置之间组配有支撑连杆,该支撑连杆包括以端部相互枢接的一下支撑杆与一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另一端部枢设于机体内,而上支撑杆另一端部枢设于挖屑装置的承载板底部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瓶机,其包括一机体、一挖屑装置、一油压运作装置、一升降感测装置,所述机体的输送装置输送装有培养瓶的载篮,并以翻转装置一同翻转培养瓶与载篮,让培养瓶瓶口卡抵于机体的套合孔内,此时油压装置控制挖屑装置运作,而挖屑装置的变速箱带动挖瓶棒转动,使挖瓶棒对培养瓶内已完全腐化的木屑与米糠进行挖除,另以升降感测装置控制挖屑装置的位移值。本实用新型的挖瓶机可自动化、快速完成培养瓶内木屑与米糠的挖除。
文档编号A01G1/04GK2852652SQ200520128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9日
发明者黄启丁 申请人:广太原铁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