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2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颗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的名称是颗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是一种可将颗粒物料用风力加速后使之发生对碰而将其破碎的工具,属冶金与选矿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冶金选矿用的矿石磨碎和热力发电厂燃煤的磨粉普遍采用球磨机、高速磨机、中锤磨机等方式来制粉。这些研磨机械体积大、吨位高、运行中噪声大而且机具磨损与铠甲的消耗量也大,单位重量的制粉率不高。例如球磨机的钢球与铠装衬瓦需经常更换;高速磨的转子工作中磨损严重;中锤磨的锤头要经常更换,这得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目的为了弥补上述研磨制粉工具制粉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专利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利用干脆性物料自身的动能快速地使物料发生碰撞而将其粉碎的夥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

发明内容
夥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应使物料夥粒在左、右对称、且处于同一轴心线上的压缩空气在左右对称的加速管中把物料夥粒加速到亚音速的水平(小于340m/s),由于左、右两股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因而在中部的物料对撞破碎腔发生对撞时,夥粒碰撞的相对速度可高达700m/s,倾刻之间颗粒即被粉碎而随空气流入气粉分离器,在气粉分离器中,固相粉尘与动力风发生分离,空气从气粉分离器上方排走,而从气粉分离器下部的排粉口可获取物料被破碎后的粉尘。


图1.是夥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结构图;
其中1-左压缩空气进风管;2-左渐缩喷嘴;3-左下料斗;4-左水平加速管;5-物料对撞破碎腔;6-右压缩空气进风管;7-右渐缩喷嘴;8-右下料斗;9-右水平加速管;10-气固两相流排出管;11-气粉分离器。
当左侧的压缩空气从左压缩空气进风管1进入左渐缩喷嘴2,就会被加速,从左下料斗3落下的夥粒物料进入与左喷嘴出口2相接的左水平加速管4的入口段后,在加速管中被高速气流加速后从物料对撞破碎腔5的左侧进入;右压缩空气进风管6进入右渐缩喷嘴7的空气也会被加速,而从右下料斗8落下的夥粒物料进入与右喷嘴出口7相接的右水平加速管9的入口段后,被从右水平加速管9流入的高速气流加速后从物料对撞破碎腔5的右侧进入,这两股高速流动但方向相反的物料发在物料对撞破碎腔5中发生猛烈碰撞而破裂成粉尘。粉尘随气流一同进入气固两相流排出管10,并进而流入气粉分离器11。在气粉分离器中,固相粉尘与空气—风发生分离,空气从气粉分离器11的上方排走而从气粉分离器下部的排粉口可获取物料被破碎后的粉尘。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1也是高钛型高炉渣的颗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结构图。左侧的压缩空气从左压缩空气进气管1流入并在左渐缩喷嘴2中被加速后流进左水平加速管4的入口,在此将从左下料斗3落下的高钛型高炉渣颗粒物料在左水平加速管中加速后,从左侧流至物料对撞破碎腔5;从右压缩空气进气管6流入并在右渐缩喷嘴7中加速然后流进右水平加速管9的入口,在此与从右下料斗8落下的高钛型高炉渣的夥粒混合,并使夥粒物料在右水平加速管加速后,从右侧高速流入物料对撞破碎腔,在此左、右两股粒状物料高速对撞并被破碎成粉尘后通过气粉混合物排风管10流入气粉分离器11。在这里空气与物料粉尘得以分离。
权利要求
1.一种颗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它是由左压缩空气进风管、左渐缩喷嘴、左下料斗、左水平加速管、物料对撞破碎腔、右压缩空气进风管、右渐缩喷嘴、右下料斗、右水平加速管及气粉分离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左侧的压缩空气进气管与左渐缩喷嘴入口接通,而左渐缩喷嘴出口又与左水平加速管入口接通,在左水平加速管入口处装有左下料斗,左下料斗出口与水平加速管入口处相接通,左水平加速管出口与物料对撞破碎腔左侧进口相联通;右侧的压缩空气进气管与右渐缩喷嘴入口接通而右渐缩喷嘴出口又与右水平加速管入口相接通,在右水平加速管入口处装有右下料斗,右下料斗出口与右水平加速管入口处相联通,右水平加速管出口与物料对撞破碎腔右侧进口相联通;左、右水平加速管管路在同一轴心綫上,它们相对于物料对撞破碎腔成轴对称布置;排气管的一端与物料对撞破碎腔中央的排风口相联通,而另一端与气粉分离器进风口相联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颗粒物料风力高速对撞粉碎机,属冶金选矿工程领域。它是由左压缩空气进风管、左渐缩喷嘴、左下料斗、左水平加速管、物料对撞破碎腔、右压缩空气进风管、右渐缩喷嘴、右下料斗、右水平加速管及气粉分离器组成。当左侧的压缩空气从左压缩空气进风管进入左渐缩喷嘴,就会被加速,从左下料斗落下的夥粒物料进入与喷嘴出口相接的左水平加速管入口段后,在加速管中被高速气流加速后进入物料对撞破碎腔,在这里与从右水平加速管流入的与之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的物料发生碰撞而被破裂成粉尘后,随气流一同进入气粉分离器,在气粉分离器中,固相粉尘与输运空气发生分离,空气从气粉分离器上方排走,而从气粉分离器下部的排粉口可获取物料被破碎后的粉尘。
文档编号B02C19/06GK1962070SQ20061009526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8日
发明者童明伟, 杜杨, 吴双应, 童师颖, 程暄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