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35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是一种适用于农业水田作业 的水稻秧苗种植机械,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近3200万公顷,产量约 占粮食总产量的40%,是一种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 作物。中国以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4%获得了世界稻谷产量的34.5%,为 世界之最,中国的水稻生产在国内、国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解决 粮食生产的安全问题,国家大力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其中,水稻田的耕整 地机械化及水稻收获机械化均已达了较高水平,而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仍然 偏低,截至2007年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只有10. 8%,种植机械的短缺状况己
经成为影响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随着国家对农业购机补贴政策的出 台,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但是,在人力种植型向机械化种植 型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受种植地区、种植环境、人均种植面积、种植的季节 性强、机械利用率低、农民购买力低因素的影响,水稻种植机械化种植生产 的发展进程仍很缓慢。当前,广大农民急需一种适用于在人力种植型向机械 化种植型过渡时期使用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价格适中的水 稻种植机械。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在人力种植型向机械化种植型过 渡时期使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成本低的坐式水稻人工栽 植船。在水田地作业时,利用它,坐在座椅上进行水稻的种植,可解决作业 者长时间弯腰站立种植秧苗所带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满足水稻的种植技术 要求。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船体1,其特征 在于在船体1上设有座椅4,支架总承6固定在座椅4的底部,秧苗盘5
安装在支架总承6上,在支架总承6上固定有秧苗导管7,在船体1的船尾 端面设有划行器总承8。
上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船体1为成型船体,船体1内设有用于 固定座椅4的螺母,船尾端面设有调节孔9,船体底面均布设有凹凸的导向 滑槽。
上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船体1中设有底座套2,在底座套2内 连接固定有座椅托3,座椅4与座椅托3固定为一体。
上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所述的底座套2与船体1紧固联结,底 座套2上设有高低位置调节孔。
上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所述的座椅托3上设有高低位置调节孔, 座椅托3装入底座套2内固定。
上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所述的支架总承6由支撑杆和支撑板组 成,该支撑杆的一端与座椅4的底面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秧苗盘5联结。上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所述的秧苗导管7均布地固定在支架总 承6的支撑板上。
上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在船体1的船尾端面设有划行器总承8, 划行器总承8上设有划行轴和划行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成本低、减轻劳动强 度,适于种植面积少、山区水田地机械无法作业的特点,在全国水稻种植区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图1为本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3为本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船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4为本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船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5为本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划行器总承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l为船体,2为底座套,3为座椅托,4为座椅,5为秧苗 盘,6为支架总承,7为秧苗导管,8为划行器总承。
如图1、 2、 3、 4可知,船体l为成型船体,船体底面均布设有凹凸的导 向滑槽,船尾端面设有调节孔9。
如图1可知,船体1中设有底座套2,底座套2固定在船体1内,该底 座套2上设有高低位置调节孔。如图l、 2可知,船体1中设有座椅托3,座椅托3装入底座套2内,该 座椅托上设有高低位置调节孔,由螺栓穿过高低位置调节孔连接固定。
如图l、 2、 5可知,船体1中设有座椅4,座椅4与座椅托3由螺栓固 定为一体,座椅4可为塑料椅子;支架总承6的一端与座椅4固定,另一端 固定秧苗盘5;秧苗导管7由螺栓均布固定在支架总承6上;划行器总承8 由划行轴11和划行齿12组成,划行器总承8固定在船尾端面。
如图l、 2、 3、 4可知,本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船体l上设有用于固 定座椅4的螺母10,底座套2中的套筒与连结板为一体结构,螺栓将连结板 与船体固定。船体l底面纵向均布设有凹凸的导向滑槽,滑槽用于减阻和控 制方向。船尾端面上的调节孔9,用于调整划行器总承8中划行轴的安装位 置,控制划行齿的入土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中,设有船体l、底座套2、座椅托3, 座椅4、秧苗盘5,支架总承6,秧苗导管7,划行器总承8。船体l的底面 设有凹凸的导向滑槽,起减阻和控制方向的作用。底座套2、座椅托3上设 有高低位置调节孔,控制座椅的高低位置。支架总承6设有支撑杆和支撑板, 支撑杆一端与座椅4底面固定、另一端固定秧苗盘5,秧苗导管7均布固定 在支撑板上。划行器总承8上设有划行轴和划行齿,划行齿焊接在划行轴上, 划行轴由螺栓固定在船尾端面的调节孔9上,通过调节孔来调整划行齿的入 土深度,船体向前移动时,划行齿在地面上划出一条秧苗摆栽的位置线。在 水田地作业时,利用它,坐在座椅上进行水稻的种植,将秧苗盘中的秧苗放 入导秧管,秧苗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导秧管加速运动落下,秧苗摆栽在划行齿指定的位置上,随后,作业者双足用力蹬向地面,在导向槽的控制下船体 被推动向前滑行,解决了作业者长时间弯腰站立种植秧苗所带来劳动强度大 的问题,满足了水稻的种植技术要求。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 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在船体(1)上设有座椅(4),支架总承(6)固定在座椅(4)的底部,秧苗盘(5)安装在支架总承(6)上,在支架总承(6)上固定有秧苗导管(7),在船体(1)的船尾端面设有划行器总承(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船体(1)为成型船体,其中,船体(1)内设有用于固定座椅(4) 的螺母(10),船尾端面设有调节孔(9),船体底面均布设有凹凸 的导向滑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船体(1)中设有底座套(2),在底座套(2)内连接固定有座 椅托(3),座椅(4)与座椅托(3)固定为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底座套(2)与船体(1)紧固联结,底座套(2)上设有高低位置 调节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座椅托(3)上设有高低位置调节孔,座椅托(3)装入底座套(2) 内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支架总承(6)由支撑杆和支撑板组成,该支撑杆的一端与座 椅(4)的底面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秧苗盘(5)联结。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秧苗导管(7)均布地固定在支架总承(6)的支撑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划行器总承(8)上设有划行轴和划行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式水稻人工栽植船,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在船体(1)上设有座椅(4),支架总承(6)固定在座椅(4)的底部,秧苗盘(5)安装在支架总承(6)上,在支架总承(6)上固定有秧苗导管(7),在船体(1)的船尾端面设有划行器总承(8),船体(1)底面均布设有凹凸的导向滑槽,划行器总承(8)上设有划行轴、划行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减轻劳动强度、适于各种水田地势应用的特点,满足了水稻的种植技术要求,是一种适用于人力种植型向机械化种植型过渡时期使用的水稻种植机械,具有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01B75/00GK201345809SQ20082023379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宋建农, 庄乃生, 冲 王, 王继承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