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及其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65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及其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运水生动物活体运输方法及其箱具,尤其涉及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虾类水产品因其独特的味道为人们所喜爱,诸如对虾、龙虾、基围虾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虾类水产品特别是鲜活品的需求量增大,对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要求鲜活储运、包装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而目前对鲜活虾类水产品的储运包装较为原始,采用箩筐运输虾会有极高的死亡率,并且虾体一般都受到严重的挤压,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销路,而较普遍的采用水箱高密度、低温运输。其运输时水箱内很大一部分重量是水,而且水所占的重量远远高于虾的重量,大幅提高了运输成本。另外,在运输过程中,为了提高虾的运量而采用了化学药剂麻醉的方式来预防由于运输或搬运的震动引起虾群受到惊扰而在水中剧烈游动相互刺戳身体导致虾大量伤亡的情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程度空前提高,麻醉剂的不当添加所带来的健康隐患也会严重打击消费。如中国专利《一种水产品活体保存及运输专用箱》,授权公告号CN200973302Y,授权公告日2007年11月14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产品活体保存及运输专用箱,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箱盖、供氧装置,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机与氧气管路,可使水产品活体的存活时间大为延长,且存活水产品的质量较高。然而也存在上述浪费仓位、运输过程震动引起虾群受到惊扰而在水中剧烈游动相互刺戳、制约运力等缺陷。为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缺陷的运输方式,既能大量运输活虾,又不添加化学药剂,同时还要保持虾体较少的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节省空间、运输水量小的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并且其具有不需要对虾类进行药物麻醉的优点、能避免虾类运输时相互受惊剌戳造成的伤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虾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包括具有保温门的保温壳体,其中保温壳体内侧的上部安装有能使水流均匀分散下落的水流分散装置;水流分散装置下侧设有能与保温壳体内壁相配合的载物盘;载物盘下侧间隙设置有均布有通孔的支撑板,并且该支撑板上铺设有生物滤芯;保温壳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水箱,并且该水箱上端开口;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并且该水泵能经水管将水箱中的水送入水流分散装置;保温壳体的顶端贯穿设有输氧电动阀管;保温壳体内侧壁制有输氧孔;输氧电动阔管与输氧孔管道连通;保温壳体贯穿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装置;水管管壁的一部分紧贴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冷却面;保温壳体内侧还安装有温度探头和氧传感器;水泵、半导体制冷装置、温度探头和氧传感器电连接有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能根据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输氧电动阀管的开闭;自动控制装置还能根据温度探头的输入信号控制半导体制冷装置的运转。经水流分散装置将水喷淋在虾体上,能实现在运输过程中只需少量水就能保障虾类长时间存活,节省了空间。在载物盘内能高密度放置虾,避免了虾的游动,进而防止相互刺戳。流经虾体后的水经过多重生物滤芯(包括粗滤、细滤、超滤)和紫外消毒净化后暂存在水箱,并经水泵、半导体制冷装置重新利用,有效节水。现代化的监测探头能探测保温壳体内的环境参数,并经过自动控制装置对氧气和水温进行控制,以保持虾类良好的运输环境,提高存活率。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载物盘包括由四根直杆组成的矩形的框架;框架下侧由网衣封闭;组成所述框架的一根直杆上侧连接有盖网,并其余三根直杆的外侧连接有负粘扣;盖网的外沿制有正粘扣。该结构的载物盘能防止上方的虾挤压下方的虾所造成的虾体损伤,并且具有粘扣的盖网能防止虾跳出载物盘,方便管理。
载物盘的下端制有四个支撑腿。用于保持多个载物盘上下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防止挤压的同时能保证空气的流通。
水流分散装置为矩形托盘结构,并且底部均布有落水孔;水管的自由端位于水流分散装置的上方;温度探头设置在水管的自由端的附近。温度探头监测水管的出水温度,其目的是反馈给自动控制装置信息控制适当水温防止水温异常。
载物盘至少有十个,并且自上而下依次叠放,多个载物盘可以增大运量。
保温壳体表面设有喇叭,并且该喇叭电连接自动控制装置。在出现缺水、缺氧、温度异常等紧急情况时向工作人员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① 梯度降温步骤用经过冷却的运输用水喷淋虾类;喷淋过程中采用梯度降温将虾类降温至12'C至15'C;使虾逐渐适应低温运输的温度,进入休眠状态。
② 保温运输步骤用冷却至12'C至15'C的运输用水喷淋经步骤①处理后的虾类;运输过程中虾类周围的氧气浓度大于70%;虾类活体与运输用水的重量比大于2: 1。本方法使用较少的水,就可以做活体运输,运输效率高,使4下类在轻度休眠状态中度过运输过程。
进一步的优化措施包括梯度降温采用的温度梯度小于4'C;每个温度梯度维
持的时间为lmin至10min。小温度梯度配合一定的维持时间可以减少对虾类的刺激,防止温度激变而造成冻死或冻伤的情形。
步骤①或②采用的运输用水在喷淋虾类之后,经过生物滤膜过滤后重复使用,节约水源,并且有效减少多余的运输重量。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保温壳体内侧的上部安装有能使水流均匀分散下落的水流分散装置;水流分散装置下侧设有能与保温壳体内壁相配合的载物盘,经水流分散装置将水喷淋在虾体上,能实现在运输过程中只需少量水就能保障虾类长时间存活,节省了空间;在载物盘内放置虾,避免了虾的游动,进而防止相互刺戳。保温壳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水箱,并且该水箱上端开口;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并且该水泵能经水管将水箱中的水送入水流分散装置;保温壳体的顶端贯穿设有输氧电动阀管;载物盘下侧间隙设置有均布有通孔的支撑板,并且该支撑板上铺设有生物滤芯,流经虾体后的水经过生物滤芯净化后暂存在水箱,并经水泵、半导体制冷装置重新利用,有效节水。保温壳体内侧壁制有输氧孔;输氧电动阀管与输氧孔管道连通;保温壳体贯穿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装置;水管管壁的一部分紧贴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冷却面;保温壳体内侧还安装有温度探头和氧传感器;水泵、半导体制冷装置、温度探头和氧传感器电连接有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能根据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输氧电动阀管的开闭;自动控制装置还能根据温度探头的输入信号控制半导体制冷装置的运转。现代化的监测探头能探测保温壳体内的环境参数,并经过自动控制装置对氧气和水温进行控制,以保持虾类良好的运输环境,提高存活率。
① 梯度降温步骤用经过冷却的运输用水喷淋虾类;喷淋过程中采用梯度降温将虫下类降温至12'C至15'C;使虾逐渐适应低温运输的温度,进入休眠状态。
② 保温运输步骤用冷却至12。C至15-C的运输用水喷淋经步骤①处理后的虾类;运输过程中虾类周围的氧气浓度大于70%;虾类活体与运输用水的重量比大于
61: 1.1。本方法使用较少的水,就可以做活体运输,运输效率高,使虾类在休眠状态中度过运输过程。整个过程还避免了对虾类进行药物麻醉的操作,有利于健康。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物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保温壳体l、保温门ll、喇叭12、水流分散装置2、载物盘3、框架31、网衣32、支撑腿33、盖网34、正粘扣35a、负粘扣35b、生物滤芯4、支撑板5、水箱6、水泵7、水管71、半导体制冷装置8、温度探头81、输氧电动阀管9、输氧孔9K氧传感器92。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虾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包括具有保温门11的保温壳体l,其特征是保温壳体1内侧的上部安装有能使水流均匀分散下落的水流分
散装置2;水流分散装置2下侧设有能与保温壳体1内壁相配合的载物盘3;载物
盘3下侧间隙设置有均布有通孔的支撑板5,并且该支撑板5上铺设有生物滤芯4;保温壳体l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水箱6,并且该水箱6上端开口;水箱6内设置有水泵7,并且该水泵7能经水管71将水箱6中的水送入水流分散装置2;保温壳体l的顶端贯穿设有输氧电动阀管9;保温壳体l内侧壁制有输氧孔91;输氧电动阀管9与输氧孔91管道连通;保温壳体1贯穿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装置8;水管71管壁的一部分紧贴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冷却面;保温壳体1内侧还安装有温度探头81
和氧传感器92;水泵7、半导体制冷装置8、温度探头81和氧传感器92电连接有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能根据氧传感器92的输入信号控制输氧电动阀管9
的开闭;自动控制装置还能根据温度探头81的输入信号控制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运转。
载物盘3包括由四根直杆组成的矩形的框架31;框架31下侧由网衣32封闭;组成所述框架31的一根直杆上侧连接有盖网34,并其余三根直杆的外侧连接有负粘扣35b;盖网34的外沿制有正粘扣35a。
载物盘3的下端制有四个支撑腿33,用于保持多个载物盘3之间的间隔。水流分散装置2为矩形托盘结构,并且底部均布有落水孔;水管71的自由端 位于水流分散装置2的上方;温度探头81设置在水管71的自由端的附近。 载物盘3有五个,并且自上而下依次叠放。
保温壳体1表面设有喇叭12,并且该喇叭12电连接自动控制装置。 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 梯度降温步骤用经过冷却的运输用水喷淋虾类;喷淋过程中采用梯度降温 将虫下类降温至12°C;
② 保温运输步骤用冷却至12"C的运输用水喷淋经步骤①处理后的虾类;运输 过程中虾类周围的氧气浓度按体积百分比为70%;虾类活体与运输用水的重量比为 1: 1。
梯度降温采用的温度梯度小于4'C;每个温度梯度维持的时间为6min。
步骤①或②采用的运输用水在喷淋虾类之后,经过生物滤膜过滤后重复使用。 虫下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是基于虾类活体运输方法的原理工作的,水箱6内的水
经过水泵7抽入水管71,在半导体制冷装置8对其降温后进入水流分散装置2。冷 却的水被水流分散装置2分散均匀的喷淋到装在载物盘3内的虾体上达到降温的目 的。多余的水下渗,经过生物滤芯4和支撑板5,流回水箱6。自动控制装置接受 氧传感器92的监测信号,控制输氧电动阀管9,进而控制输氧孔91是否喷出氧气, 以控制保温壳体l内的氧含量。温度探头81向自动控制装置传输监测信号,进而 自动控制装置调整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工况,以控制水温。
尽管己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 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 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虾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包括具有保温门(11)的保温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壳体(1)内侧的上部安装有能使水流均匀分散下落的水流分散装置(2);所述的水流分散装置(2)下侧设有能与所述的保温壳体(1)内壁相配合的载物盘(3);所述的载物盘(3)下侧间隙设置有均布有通孔的支撑板(5),并且该支撑板(5)上铺设有生物滤芯(4);所述的保温壳体(1)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水箱(6),并且该水箱(6)上端开口;所述的水箱(6)内设置有水泵(7),并且该水泵(7)能经水管(71)将所述的水箱(6)中的水送入所述的水流分散装置(2);所述的保温壳体(1)的顶端贯穿设有输氧电动阀管(9);所述的保温壳体(1)内侧壁制有输氧孔(91);所述的输氧电动阀管(9)与所述的输氧孔(91)管道连通;所述的保温壳体(1)贯穿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装置(8);所述的水管(71)管壁的一部分紧贴所述的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冷却面;所述的保温壳体(1)内侧还安装有温度探头(81)和氧传感器(92);水泵(7)、半导体制冷装置(8)、所述的温度探头(81)和氧传感器(92)电连接有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的自动控制装置能根据氧传感器(92)的输入信号控制所述的输氧电动阀管(9)的开闭;所述的自动控制装置还能根据温度探头(81)的输入信号控制所述的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运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载物盘(3)包 括由四根直杆组成的矩形的框架(31);所述的框架(31)下侧由网衣(32樹闭;组成所述框 架(31)的一根直杆上侧连接有盖网(34),并其余三根直杆的外侧连接有负粘扣(35b);所 述的盖网(34)的外沿制有正粘扣(35a)。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虾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载物盘(3)的 下端制有四个支撑腿(33)。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虾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流分 散装置(2)为矩形托盘结构,并且底部均布有落水孔;所述的水管(71)的自由端位于所述 的水流分散装置(2)的上方;所述的温度探头(81)设置在所述的水管(71)的自由端的附近。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虾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载物盘(3)至 少有三个,并且自上而下依次叠放。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虾类活体运输专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壳体(l)表面设有喇叭(12),并且该喇叭(12)电连接所述的自动控制装置。
7、 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① 梯度降温步骤用经过冷却的运输用水喷淋虾类;喷淋过程中采用梯度降温将虾 类降温至12匸至15°C;② 保温运输步骤用冷却至12'C至15'C的运输用水喷淋经步骤①处理后的虾类; 运输过程中虾类周围的氧气浓度按体积百分比大于70%;所述的虾类活体与运输用水的 重量比大于l: 1.1。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梯度降温采用的温度梯度小于4'C;每个温度梯度维持的时间为lmin至10min。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①或②采用的运输 用水在喷淋虾类之后,经过生物滤膜过滤后重复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虾类活体运输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其运输方法采用了冷却的水喷淋虾类完成运输;应用该方法的专用装置采用了保温壳体内侧的上部安装水流分散装置;水流分散装置下侧依次设有多个载物盘、生物滤芯、均布有通孔的支撑板和水箱,并且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并且该水泵能经水管将水箱中的水送入水流分散装置;保温壳体内侧壁制有输氧孔;输氧电动阀管与输氧孔管道连通;保温壳体贯穿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装置;水泵、半导体制冷装置、保温壳体内的温度探头及氧传感器电连接自动控制装置并控温、控氧。本发明结构合理、节省空间、运输水量小,并且其具有不需要对虾类进行药物麻醉的优点、能避免虾类运输时相互受惊刺戳造成的伤亡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K63/02GK101480172SQ200910096008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2日
发明者吴常文, 徐梅英, 朱爱意, 缪飞舟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