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江刀鲚室内繁育的夏花鱼种的转运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长江刀鲚室内繁育的夏花鱼种的转运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鱼运输,尤其是一种长江刀鲚室内繁育的夏花鱼种的转运技术。
背景技术
刀鲚(Coilia ectenes),属鲱形目、鍉科、鲚属,俗称刀鱼、毛刀鱼、毛花鱼、胡子鱼、鲚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凡通海的江河如辽河、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均能见到,其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著称,是享有“长江三鲜”美誉之一的名贵洄游性鱼类。近几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刀鲚资源急剧衰退,而市场需求却有增无减,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窘境,2011年的清明前后,三两左右规格的刀鲚市场售价高达7000元/Kg。因此开展刀鲚的人工增养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是当前非常迫切的任务,目前国内一些科研机构以及生产单位一直在进行刀鲚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也有刀鲚人工繁殖成功的报道,在刀鲚人工养殖方面,由于刀鲚性情暴躁,鳞片极易脱落,“离水即死”等问题导致鱼苗捕捞、运输都比较困难,影响刀鲚的养殖推广,虽然国内也有有关长江刀鲚池养亲体短距离运输和野生幼鱼长距离运输的技术发明,但室内水泥池人工繁育的长江刀鲚鱼苗相对池养亲体和野生幼鱼有一定的特殊性室内人工长江刀鲚鱼苗的性情相对其池养亲体和野生幼鱼的较温和,但相对于其他常规家鱼鱼苗的性情又较暴躁,操作不当鳞片也极易脱落,运输不能离水。本发明主要解决了长江刀鲚室内水泥池人工繁育的夏花鱼种的拉网及运输问题,为刀鲚的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经人工繁殖的刀鲚鱼苗在工厂化育苗车间培育至全长50mm的夏花鱼种的拉网运输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拉网锻炼、拉网操作和运输步骤组成,其特征是运输前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用柔软的、网目为80的筛絹网作为拉网工具;拉网锻炼前停止投饵8-10小时,将鱼苗用筛絹网拉网捕捞,拉网时缓慢拉网到池顶头后,将筛絹网两侧慢慢收拢形成网围,将鱼苗集中于网围内,让鱼苗在较小的活动空间内适应5-10分钟,然后网围放开一口,让鱼苗自由游出网围,这样连续锻炼3-5次,让鱼苗适应拉网操作;运输前一天严禁投饵,让鱼苗空腹运输,拉网操作同拉网锻炼,将鱼集中到80目的网围内,用水瓢或水盆将鱼苗舀入运输工具,或者直接用运输工具直接在网围内S鱼苗,整个操作过程鱼苗不离水;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分为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短途运输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短途运输装运鱼苗的容器为塑料桶,桶的直径32cm,高度35cm,桶的容量28升,运鱼时桶内装水至桶的2/3处,每桶装运鱼苗数量控制在100-200尾范围内,运输到目的池塘或水泥池时,将塑料桶倾斜,让桶口接近水面,让池水回入桶内,将塑料桶灌满,让鱼苗适应池水2-3分钟后,再把塑料桶往后抽出,将鱼苗放入池内;运输水温28°C以下时,运输存活率可达95%以上;长途运输时间控制在4-5小时,拉网后,用水瓢将网围内的鱼苗摇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网箱中暂养15-30分钟,小网箱的尺寸长X宽X高为120cmX60cmX45cm,网目为20目的聚乙烯网,使鱼苗先适应一下小水体的环境,然后再装袋运输,使用的运输容器为鱼苗袋,鱼苗袋的尺寸长X宽X高为25cmX20cmX30cm,容积15升,将经过暂养的鱼苗用水瓢或水盆连苗带水S入鱼苗袋中,在袋中装水5升,装运鱼苗数量控制在50尾左右,鱼苗装袋后充入纯氧至苗袋饱满后用橡皮筋封口,然后将打好包的鱼苗袋装入黑色的薄膜袋中防止强光的刺激,运输到目的地后,将氧气包放入池水中飘20-30分钟,然后打开氧气包,将池水灌入氧气包至满,让鱼苗适应池水2-3分钟,然后把塑料桶往后抽出,将鱼苗放入池内;运输水温控制在28°C以下,经5个小时的运输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本发明相对于现有长江刀鲚夏花鱼种运输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创造了一套从拉网锻炼到长短途运输的简易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长江刀鲚夏花鱼种运输时鳞片极易脱落的难题,运输密度和运输成活率均显著提高,而且方法简便易学,容易推广,适合大规模生产运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2011年8月23日,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苗种技术中心基地内将室内水泥池鱼苗运输到场内池塘。运输前的几天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拉网锻炼前停止投饵8-10小时,用柔软的、网目为80的筛絹网将鱼苗拉入网围,将鱼苗集中于网围内,让鱼苗在网围内适应5-10分钟,然后网围放开一口,让鱼苗自由游出网围,这样连续锻炼3-5次,让鱼苗适应拉网操作。运输工具为塑料桶,桶的直径32cm,高度35cm,桶的容量28升,运鱼时桶内装水量20升,即桶的2/3处;运输前一天停止投饵,拉网操作同拉网锻炼,将鱼集中到80目的网围内,用水瓢或水盆连苗带水S入水桶中,每桶装运鱼苗数量控制在100-200尾范围内,即每升水放苗5-10尾,用肩挑或车拉方式运输到附近池塘,运输时间30分钟,入池时,将塑料桶倾斜,让桶口接近水面,让池水回入桶内,将塑料桶灌满,让鱼苗适应池水2-3分钟后,再把塑料桶往后抽出,将鱼苗放入池内。运输结果运输时间30分钟,水温28°C以下,运输存活率98%。实施例2 :2011年8月31日,将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苗种技术中心基地内室内水泥池鱼苗运输到上海市区的水泥池内。拉网锻炼同前,拉网后,用水瓢将网围内的鱼苗摇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网箱中暂养15-30分钟,网箱的尺寸长X宽X高为120cmX60cmX45cm,网目为20目的聚乙烯网,使鱼苗先适应一下小水体的环境,然后再装袋运输,使用的运输容器为鱼苗袋,鱼苗袋的尺寸长X宽X高为25cmX20cmX30cm,容积约15升,将经过暂养的鱼苗用水瓢或水盆连苗带水S入鱼苗袋中,在袋中装水约5升,装运鱼苗数量控制在50尾左右,即5尾/升左右,鱼苗装袋后充入纯氧至苗袋饱满后用橡皮筋封口。然后将打好包的鱼苗袋装入黑色的薄膜袋中,然后装入泡沫箱中。运输到目的地后,将氧气包放入池水中飘20-30分钟,然后打开氧气包,将池水灌入氧气包至满,让鱼苗适应池水2-3分钟,然后把塑料桶往后抽出,将鱼苗放入池内。水温控制在28°C以下,经5个小时的运输成活率95%。
权利要求
1.一种长江刀鲚室内繁育的夏花鱼种的转运技术,由拉网锻炼、拉网操作和运输步骤组成,其特征是运输前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用柔软的、网目为80的筛絹网作为拉网工具;拉网锻炼前停止投饵8-10小时,将鱼苗用筛絹网拉缓慢拉网到池顶头后,将筛絹网两侧慢慢收拢形成网围,将鱼苗集中于网围内,让鱼苗在较小的活动空间内适应5-10分钟,然后网围放开一口,让鱼苗自由游出网围,这样连续锻炼3-5次,让鱼苗适应拉网操作;运输前一天严禁投饵,让鱼苗空腹运输,拉网操作同拉网锻炼,将鱼集中到80目的网围内,用水瓢或水盆将鱼苗S入运输工具,或者直接用运输工具直接在网围内S鱼苗,整个操作过程鱼苗不离水;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分为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短途运输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短途运输装运鱼苗的容器为塑料桶,桶的直径32cm,高度35cm,桶的容量28升,运鱼时桶内装水至桶的2/3处,每桶装运鱼苗数量控制在100-200尾范围内,运输到目的池塘或水泥池时,将塑料桶倾斜,让桶口接近水面,让池水回入桶内,将塑料桶灌满,让鱼苗适应池水2-3分钟后,再把塑料桶往后抽出,将鱼苗放入池内;运输水温28°C ;长途运输时间控制在4-5小时,拉网后,用水瓢将网围内的鱼苗舀入小网箱中暂养15-30分钟,小网箱的尺寸长X宽X高为120cmX60cmX45cm,网目为20目的聚乙烯网,使鱼苗先适应一下小水体的环境,然后再装袋运输,使用的运输容器为鱼苗袋,鱼苗袋的尺寸长X宽X高为25cmX20cmX30cm,容积15升,将经过暂养的鱼苗用水瓢或水盆连苗带水摇入鱼苗袋中,在袋中装水5升,装运鱼苗数量控制在50尾,鱼苗装袋后充入纯氧至苗袋饱满后用橡皮筋封口,然后将打好包的鱼苗袋装入黑色的薄膜袋中防止强光的刺激,运输到目的地后,将氧气包放入池水中飘20-30分钟,然后打开氧气包,将池水灌入氧气包至满,让鱼苗适应池水2-3分钟,然后把塑料桶往后抽出,将鱼苗放入池内;运输水温控制在28°C以下。
全文摘要
一种长江刀鲚室内繁育的夏花鱼种的转运技术,涉及活鱼运输,本发明由拉网锻炼、拉网操作和运输步骤组成,其特征是运输前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运输前一天严禁投饵,拉网操作将鱼集中到网围内,用水瓢或水盆将鱼苗舀入运输工具,操作过程鱼苗不离水;根据运输时间长短分为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短途运输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短途运输装运鱼苗的容器为塑料桶,每桶装运鱼苗数量100-200尾范围内,水温28℃;长途运输时间控制在4-5小时,拉网后,用水瓢将网围内的鱼苗舀入小网箱中暂养15-30分钟,然后再装袋运输,在袋中装水5升装鱼苗数量50尾,鱼苗装袋装入黑色的薄膜袋中防止强光的刺激,水温控制在28℃以下。
文档编号A01K63/02GK103027002SQ2011103039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张海明, 施永海, 陆根海, 张根玉, 刘建忠 申请人: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