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2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克服传统播种机械结构不合理,行距调整不便,适应性较差的的缺陷,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宽幅播种诸多优点、前景广阔,但与此同时,对应的宽幅播种机械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存在着结构及工作性能上的缺陷,极大地影响了播种效果,面对播种行距变化的要求,表现出极低的适应性,直接影响了农民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
就传动系统而言,传统宽幅播种机械与一般播种机械类似,都是将其布置于机身一侧,然而,宽幅播种作业要求起垄大(尤其在井灌区),工作当中,“侧置”的结构布局必将与垄产生直接的干涉与碰撞,严重降低了播种效率与质量。免耕播种机械的破茬装置采用螺旋线式等行距均勻分布,这种结构普遍借用于宽幅播种机械,然而,宽幅播种地垄行没必要除茬处理,这种结构势必会增加功率消耗,产生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传统播种机破茬刀大多采用弯刀,消耗动力大,弯刀座焊接于刀轴上,只能通过增减弯刀数量达到固定粗调节的目的,这种调节方式费时费力,单调,调节范围有限,很难达到不同使用要求。针对传统播种机械出现的诸多问题,本发明设计的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一一解决,克服传统播种机械结构不合理,行距调整不便,适应性较差的缺陷,实现了同时满足破茬、开沟、镇压行距可调,提升了整机的适应性和工作性能。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降低能耗、结构性能优化以及适应多种播种行距要求的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包括开沟器、排种器、排肥器、镇压轮、机架、种箱、肥箱、过渡轴、变速箱、传动装置 (镇压轮链轮、过渡轴单联链轮、过渡轴双联链轮、排种链轮、排肥链轮)。其中镇压轮链轮、 过渡轴单联链轮布置于机架内侧,过渡轴双联链轮、排种链轮、排肥链轮布置于机架一侧, 来自镇压轮的动力通过链传动传递给过渡轴,经过渡轴双联链轮分别传递给排种链轮、排肥链轮。破茬刀、开沟器和镇压轮的轴向间距可根据幅宽要求进行调整,开沟器深度调整采用整体一次性粗调节与单个开沟器细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工作时,实现了机具适应多种播种行距要求,一次进地同时进行破茬、播种。
所述的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破茬直刀采用短直刀和长直刀两种,其中,短直刀位于中间;长直刀回转半径略小于破茬刀轴到开沟器的距离,分布在刀座套两头,更好的清除秸秆杂草,防止开沟器堵塞缠草,保证开沟器连续不间断作业,进而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
所述的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破茬刀组,一般2到8把刀一组,与开沟器一一对应,分布在开沟器前部,略宽于开沟器,破茬刀工作范围仅限于略宽于开沟器的正前方,有效避免土壤水分的流失,符合保护性耕作要求。
所述的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机架两侧板上各开有一个矩形通槽,两通槽在侧板上的位置相同,开沟器深度调节装置中的过渡板可在通槽中上下滑动。 上、下所述的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2组以上开沟器通过U型卡固定在调整梁上成为一个单元,通过深度调节装置调节开沟器工作深度,实现2组以上开沟器一次性深度调节。
连接板铰接在机架上,过渡板焊接在调整梁两端,调整头通过螺柱实现开沟器的深度调节。
所述的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镇压轮链轮、过渡轴单联链轮布置于机架内侧,过渡轴双联链轮、排种链轮、排肥链轮布置于机架一侧,来自镇压轮的动力通过链传动传递给过渡轴,经过渡轴双联链轮分别传递给排种链轮、排肥链轮,通过排种和排肥轴带动排种轮和排肥轮旋转,实现排种和排肥。
所述的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镇压轮轴上焊有钢筋,镇压轮两端焊有卡环,镇压轮开有内键槽可沿钢筋轴向移动来调节行距,经镇压轮两端的卡环实现轴向固定;镇压轮链轮采用同样方式定位安装,实现了不同行距时的无级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部分传动由机架外侧改为内侧,替代“侧置”传动方案, 避免了传动系统与垄产生干涉与碰撞,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改善了播种质量;破茬直刀采用短直刀和长直刀两种,其中,短直刀位于中间;长直刀回转半径略小于破茬刀轴到开沟器的距离,分布在刀座套两头,更好的清除秸秆杂草,防止开沟器堵塞缠草,保证开沟器连续不间断作业,进而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破茬刀组,一般2到8把刀一组,与开沟器一一对应,分布在开沟器前部,略宽于开沟器,破茬刀工作范围仅限于略宽于开沟器的正前方,有效避免土壤水分的流失,符合保护性耕作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开沟器缠草堵塞问题;由深度调节装置调节开沟器工作深度,2组以上开沟器通过U型卡固定在调整梁上成为一个整体, 并通过铰接在机架上的深度调节头实现八组开沟器一次性深度调节,省时省力,保证了开沟器之间的空间相对工作位置;破茬刀、开沟器和镇压轮三者都可根据行距要求调节,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的适应性,本发明整机结构紧凑、可靠,操作便捷、集成度较高、工作效果优良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的主视图。
附图2为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右视图。
附图3为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上开沟器深度调节装置的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如图1 3所示的实施例中镇压轮链轮(8)、过渡轴单联链轮(9)布置于机架(18)内侧,过渡轴双联链轮(11)、排种链轮(12)、排肥链轮(13)布置于机架(18) 一侧,来自镇压轮(7)的动力通过链传动传递给过渡轴(10),经过渡轴双联链轮(11)分别传递给排种链轮(12)、排肥链轮 (13),通过排种和排肥轴带动排种轮和排肥轮旋转,实现排种和排肥;破茬装置(17)和镇压轮(7)的轴向间距可根据幅宽要求进行调整,开沟器(16)深度调整采用整体一次性粗调节与单个开沟器细调节相结合的方式。镇压轮轴(7)上焊有钢筋(19),镇压轮(7)两端焊有卡环(14),镇压轮(7)开有内键槽可沿钢筋(19)轴向移动来调节行距,经镇压轮(7)两端的卡环(14)实现轴向固定;镇压轮链轮(8)采用同样方式定位安装。机架两侧板上各开有一个矩形通槽,两通槽在侧板上的位置相同,开沟器深度调节装置(1 中的过渡板可在通槽中上下滑动,上连接板00)和下连接板0 分别铰接在机架(18)上,过渡板03)焊接在调整梁04)两端,2组以上开沟器通过U型卡固定在调整梁04)上成为一个整体,旋转螺柱可实现开沟器的整体深度调节。
权利要求
1.一种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包括破茬装置(17)、开沟器深度调节装置(15)、开沟器(16)、排种器(5)、排肥器(3)、镇压轮(7)、机架(18)、种箱(4)、肥箱(2)、 过渡轴(10)、变速箱(1)、传动装置包括镇压轮链轮(8)、过渡轴单联链轮(9)、过渡轴双联链轮(11)、排种链轮(1 、排肥链轮(1 、卡环(14);本发明将部分传动由机架外侧改为内侧,替代传统播种机的“侧”传动方案;破茬装置(17)和镇压轮(7)的轴向间距可根据幅宽要求进行无级调整,开沟器(16)深度调整采用整体一次性粗调节与单个开沟器细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工作时,实现了机具适应多种播种行距要求,一次进地同时进行破茬、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式播种机,其特征是镇压轮链轮(8)、过渡轴单联链轮(9)布置于机架(18)内侧,过渡轴双联链轮(11)、排种链轮(12)、排肥链轮(13)布置于机架(18) —侧,来自镇压轮(7)的动力通过链传动传递给过渡轴(10),经过渡轴双联链轮(11)分别传递给排种链轮(12)、排肥链轮(13),通过排种和排肥轴带动排种轮和排肥轮旋转,实现排种和排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式播种机,其特征是机架两侧板上各开有一个矩形通槽,两通槽在侧板上的位置相同,开沟器深度调节装置(1 中的过渡板可在通槽中上下滑动,上连接板00)和下连接板0 分别铰接在机架(18)上,过渡板焊接在调整梁04)两端,2组以上开沟器通过U型卡固定在调整梁04)上成为一个单元,旋转螺柱 (21)可实现开沟器的整体深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式播种机,其特征是镇压轮轴(7)上焊有钢筋 (19),镇压轮(7)两端焊有卡环(14),镇压轮(7)开有内键槽可沿钢筋(19)轴向移动来调节行距,经镇压轮(7)两端的卡环(14)实现轴向固定;镇压轮链轮(8)采用同样方式定位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式播种机,其特征是破茬直刀采用短直刀和长直刀两种,其中短直刀位于中间,长直刀回转半径略小于破茬刀轴到开沟器的距离,分布在刀座套两头,破茬刀组,一般2到8把刀一组,与开沟器一一对应,分布在开沟器前部,略宽于开沟器,破茬刀工作范围仅限于略宽于开沟器的正前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是一种便调式小麦宽幅防堵免耕联合播种机,将部分传动由机架外侧改为内侧,替代传统播种机“侧置”传动方案镇压轮链轮(8)、过渡轴单联链轮(9)布置于机架(18)内侧,过渡轴双联链轮(11)、排种链轮(12)、排肥链轮(13)布置于机架(18)一侧,来自镇压轮(7)的动力通过链传动传递给过渡轴(10),经过渡轴双联链轮(11)分别传递给排种轴上的排种链轮(12)、排肥轴上的排肥链轮(13),实现排种和排肥,避免了传动系统与垄产生干涉与碰撞,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改善了播种质量;破茬装置(17)和镇压轮(7)的轴向间距可根据幅宽要求进行调整,开沟器(16)深度调整采用整体一次性粗调节与单个开沟器细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机具适应多种播种行距要求便捷调整,一次进地同时进行破茬、播种。
文档编号A01C7/06GK102498797SQ2011103176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李其昀, 魏元振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