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无耕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5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麦无耕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无耕播种机。
背景技术
小麦播种一般包括撒肥、旋耕、撒种、镇压四道作业程序。先施用底肥,再对土壤进行耕翻、耙耱等整地作业,然后进行按行开沟、放籽、盖土,最后进行镇压。当前使用的播种机,机架设置有底部带有排肥管的肥料箱、底部带有排种管的种子箱、底部带有开沟器的耧腿、覆土器和压实轮,机架设置有前梁和后梁,耧腿垂直向下分为前耧腿和后耧腿,前耧腿和后耧腿分别与前梁和后梁相固定,排肥管出口位于前耧腿处,排种管位于后耧腿处。由于垂直向下的后耧腿在后梁密集分布,若没有旋耕,在播种、施肥过程中会出现柴草拥堵,不能播种,因此在现有播种机上旋耕是必不可少的,这使得作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不用旋耕的小麦无耕播种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底部带有排肥管的肥料箱、底部带有排种管的种子箱、底部带有开沟器的耧腿、覆土器和压实轮,所述的机架设置有前梁、中梁和后梁,耧腿分为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为弧形并分别与前梁、中梁和后梁相固定,中耧腿和后耧腿设置在前耧腿中线两侧,排肥管出口位于前耧腿后下端,排种管分为前排种管和后排种管,前排种管出口位于中耧腿后下端,后排种管出口位于后耧腿前中下端。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的弧形角度为150°——170° ;所述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麦无耕播种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机架设置有前梁、中梁和后梁,耧腿分为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施肥用的前耧腿固定在前梁上,撒种用的中耧腿和后耧腿分别固定在中梁和后梁上,这样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分为三排,较两排设置的水平间距加大,再加上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为弧形,在没有旋耕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柴草拥堵,因此该机不用旋耕即可播种小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中耧腿和后耧腿设置在前耧腿中线两侧,排肥管出口位于前耧腿后下端,前排种管出口位于中耧腿后下端,后排种管出口位于后耧腿前中下端,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的弧形角度为150°——170°,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播种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麦无耕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无耕播种机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无耕播种机包括机架1,机架1设置有肥料箱2、种子箱3、底部带有开沟器4的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覆土器8和压实轮9,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为弧形,弧形角度为150°——170°,肥料箱2底部的排肥管10出口位于前耧腿5后下端,种子箱3底部的前排种管11出口位于中耧腿6后下端,后排种管12出口位于后耧腿前7中下端。如图2所示,机架1设置有前梁13、中梁14和后梁15,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分别与前梁13、中梁14和后梁15相固定,中耧腿6和后耧腿7设置在前耧腿5中线两侧,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麦无耕播种机,机架设置有前梁13、中梁14和后梁15,耧腿分为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施肥用的前耧腿5固定在前梁13上,撒种用的中耧腿6和后耧腿7分别固定在中梁14和后梁15上,这样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分为三排,较两排设置的水平间距加大,再加上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为弧形,在没有旋耕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柴草拥堵,因此该机不用旋耕即可播种小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中耧腿6和后耧腿7设置在前耧腿5中线两侧,排肥管10出口位于前耧腿5后下端,前排种管11出口位于中耧腿6后下端,后排种管12出口位于后耧腿7前中下端,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的弧形角度为150°——170°,前耧腿5、中耧腿6和后耧腿7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播种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无耕播种机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只要是将耧腿设计成弧形且分为三排或更多排以增加水平间距的结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小麦无耕播种机,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底部带有排肥管的肥料箱、底部带有排种管的种子箱、底部带有开沟器的耧腿、覆土器和压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设置有前梁、 中梁和后梁,耧腿分为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为弧形并分别与前梁、中梁和后梁相固定,中耧腿和后耧腿设置在前耧腿中线两侧,排肥管出口位于前耧腿后下端,排种管分为前排种管和后排种管,前排种管出口位于中耧腿后下端,后排种管出口位于后耧腿前中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无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的弧形角度为150°——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无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无耕播种机。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底部带有排肥管的肥料箱、底部带有排种管的种子箱、底部带有开沟器的耧腿、覆土器和压实轮,所述的机架设置有前梁、中梁和后梁,耧腿分为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为弧形并分别与前梁、中梁和后梁相固定,中耧腿和后耧腿设置在前耧腿中线两侧,排肥管出口位于前耧腿后下端,排种管分为前排种管和后排种管,前排种管出口位于中耧腿后下端,后排种管出口位于后耧腿前中下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无耕播种机,前耧腿、中耧腿和后耧腿为弧形且分为三排,水平间距加大,不用旋耕即可播种小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01C7/06GK202310539SQ201120446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3日
发明者张希忠 申请人:张希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