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8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
背景技术
西南地区是我国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涵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4省市,该区域地势起伏,地理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地块狭小,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差,机械化操作不便。由于该区热量条件为三熟不足,两熟有余,故多以间套作种植为主,"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是主推的套作种植模式。间套种植继承了我国耕作制度的优良传统,具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全年粮食产量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技术复杂、用工多、不便于机械化、种植成本高、效益低等弊端。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小麦生产越见粗放,产量低,效益差,个别地方还出现耕地撂荒的现象。发展机械化播种,既可解放劳动力,又可确保播种质量,提高产量,使高产和高效真正得到统一,是确保丘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北方平原,小麦是我国第一个实现全程机械化的作物。但是南北地理地貌、气候、土壤差异大,北方机械并不适用于南方,故必须研制适用于南方丘陵的小型机械,而实现机械化播种则是其发展的第一步。同时,由于南方小麦(特别是四川)播种期间多阴雨,土壤耕作不便。且前人的研究已表明,旋耕机械在整地过程中,其刀片的高速运转对土壤结构破坏大,少免耕是整个农业的发展方向,但免耕作业要确保播种质量对播种机械的要求更高,在土壤质地粘重的南方更是艰难。现有的播种机械并没有满足南方丘区套作小麦生产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国内现有的大多数小麦免耕播种机虽在免耕条件下播种效果好,但是其外观规格大且笨重,同时前驱采用大型拖拉机带动作业,故只适合在地势较为平整、空旷的地块上作业。然而西南地区地势均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块狭窄、平整度差,无法满足其作业要求,而且其播种幅宽远远超出了该地区套作模式所规定的范畴,因此,在西南地区无法得到推广应用。其次,南方丘陵地带目前使用的微耕机,其动力小,开沟较浅,种子容易露播,且易因地轮打滑造成断垄。另外,其种箱小,而且肥料只能在播种前进行撒施,所以,微耕机在播种作业前一般要求翻耕土壤,而翻耕对土壤搅动量过大,且破坏了土壤表层的结构,土壤较易失水,种子萌发出苗过程受阻,干旱年份对出苗的影响更大。因此该组合机具无法在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合丘陵以及山地地形、且能够在免耕条件下同时进行施肥与播种作业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该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适合丘陵以及山地地形、且在免耕条件下能够同时进行施肥与播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架、副机架、地轮以及播种开沟器;所述机架设有种箱,所述种箱下端设置有排种器,所述种箱的下端还设置有排种管,所述排种管连通所述种箱和所述播种开沟器;所述施肥开沟器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所述播种开沟器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还包括肥料箱和施肥开沟器,所述肥料箱下端设置有排肥器,所述肥料箱与所述施肥开沟器之间设置有排肥管;沿其行走方向,所述机架位于所述副机架前方,所述种箱和肥料箱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播种开沟器和所述施肥开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下方,且所述施肥开沟器位于所述播种开沟器前方,所述施肥开沟器的下端低于所述播种开沟器的下端;所述副机架在后,所述地轮安装在副机架上;所述地轮与所述排肥器和排种器之间设置有链条。优选地,前后对应的所述施肥开沟器与所述播种开沟器排列在同一直线上,间距为 16cm。优选地,沿垂直方向,所述播种开沟器的尖端部比所述施肥开沟器的尖端高出6cm。优选地,所述施肥开沟器为尖角形,所述施肥开沟器的两翼较短,尖端向前探出且与水平面呈锐角;所述施肥开沟器背面的中部呈锋利的刀口状,两边为光滑的凹面。优选地,所述施肥开沟器和所述播种开沟器的柄均为圆形钢管;且所述施肥开沟器和所述播种开沟器的柄与水平面呈相同的锐角。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下端焊接有四块性状材质相同的钢板,所述施肥开沟器和所述播种开沟器的柄焊接在所述钢板上。优选地,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三个接头,位于上部的所述接头和左右两个所述接头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优选地,所述地轮由钢圈和圆钢焊接而成,钢圈外围焊接钉齿。优选地,所述施肥开沟器以及所述播种开沟器均设置有覆土器,所述覆土器主要由一个侧面钻孔的矩形方框、一个两端钻孔的V字形结构、一个扭力弹簧等构成,三者通过同一个螺杆相连,弹簧固定在矩形方框内部,V字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矩形方框的侧面,弹簧的两端卡在V字形结构的两边。优选地,所述排种器设置有排种量调节手柄,所述排肥器设置有排肥量调节手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架、副机架、地轮以及播种开沟器;所述机架设有种箱,所述种箱下端设置有排种器,所述种箱的下端还设置有排种管,所述排种管连通所述种箱和所述播种开沟器;所述施肥开沟器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所述播种开沟器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还包括肥料箱和施肥开沟器,所述肥料箱下端设置有排肥器,所述肥料箱与所述施肥开沟器之间设置有排肥管;沿其行走方向,所述机架位于所述副机架前方,所述种箱和肥料箱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播种开沟器和所述施肥开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下方,且所述施肥开沟器位于所述播种开沟器前方,所述施肥开沟器的下端低于所述播种开沟器的下端;所述副机架在后,所述地轮安装在副机架上;所述地轮与所述排肥器和排种器之间设置有链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机架上设置有种箱和肥料箱,其工作原理为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在驱动拖拉机的拖动下向前行走,地轮与地面摩擦绕其主轴旋转,拉动链条,链条带动排种器以及排肥器旋转进行排种以及排肥;施肥开沟器进行开沟,肥料通过排肥管落入施肥开沟器开出的沟槽内;同时,播种开沟器也进行开沟,种子通过排种管落入播种开沟器开出的沟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能够同时进行播种和施肥,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只具有四个播种开沟器和四个施肥开沟器,驱动时需要的驱动力较小,小型拖拉机机壳驱动,能够适应山地以及丘陵地形。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适合丘陵以及山地地形、且在免耕条件下能够同时进行施肥与播种。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中覆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I至图3中I、接头;2、机架;3、肥料箱;4、排肥器;5、排种器;6、种箱;7、地轮高度调节装置;
8、副机架;9、地轮;10、张紧轮;11、播种开沟器;12、覆土器;13、施肥开沟器;14、排肥链轮;15、排种链轮;16、链条;17、主动链轮;18、排种器播量调节手柄;19、排肥器播量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下文的论述中,请参考图I-图3,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中覆土器的结构示意图。[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架2、副机架
8、地轮9以及播种开沟器11 ;机架2设有种箱6,种箱6下端设置有排种器5,种箱6的下端还设置有排种管,排种管连通种箱6和播种开沟器5 ;还包括肥料箱3和施肥开沟器13,肥料箱3下端设置有排肥器4,肥料箱3与施肥开沟器13之间设置有排肥管;施肥开沟器13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播种开沟器11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沿其行走方向,机架2位于副机架8前方,种箱6和肥料箱3设置于机架2上方,播种开沟器11和施肥开沟器13设置于机架2下方,且施肥开沟器13位于播种开沟器11前方,施肥开沟器13的下端低于播种开沟器11的下端;副机架8在后,地轮9安装在副机架8上;地轮9与排肥器4和排种器5之间设置有链条16。机架2以及副机架8为种箱6、肥料箱3、播种开沟器11、施肥开沟器13以及地轮9等提供安装载体;地轮9在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前进过程中与地面摩擦,进而绕其主轴转动,拉动链条16,从而驱动排种器5和排肥器4进行排种以及排肥;月巴料经过排肥管进入施肥开沟器开出的沟槽内,而种子通过排种管进入播种开沟器开出的沟槽内,完成施肥以及播种工作。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只具有四个播种开沟器11和四个施肥开沟器13,驱动时需要的驱动力较小,小型拖拉机机壳驱动,能够适应山地以及丘陵地形。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适合丘陵以及山地地形、且能够同时进行施肥与播种。优选地,地轮9的主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17,排肥器4的主轴上设置有排肥链轮14、排种器5的主轴上设置有排种链轮15 ;链条16分别设置于主动链轮17与排肥链轮14以及排种链轮15上;而且,机架2上还设置有张紧轮1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前后对应的施肥开沟器13与播种开沟器11排列在同一直线上,间距为16cm。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的施肥开沟器13与播种开沟器11之间采用二次开沟的播种的设计方式,播种开沟器11开沟的阻力大大减小,进而降低了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所需的驱动力;而且,播种开沟器11开沟时在施肥开沟器13开出的沟上经过,能够对肥料起到更好的覆土作用。优选地,沿垂直方向,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的播种开沟器11的尖端部比施肥开沟器13的尖端高出6cm。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施肥开沟器13为尖角形,施肥开沟器13的两翼较短,尖端向前探出且与水平面呈锐角;施肥开沟器13背面的中部呈锋利的刀口状,两边为光滑的凹面。这种结构能够将施肥开沟器13开沟时受到的阻力降至最低,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所需的驱动力。另外,施肥开沟器13和播种开沟器11的柄均为圆形钢管;且施肥开沟器13和播种开沟器11的柄与水平面呈相同的锐角。具体的,机架2的下端焊接有四块性状材质相同的钢板,施肥开沟器13和播种开沟器11的柄焊接在钢板上。为保证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与驱动拖拉机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机架2的前端设置有三个接头1,位于上部的接头I和左右两个接头I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为增强地轮9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地轮9打滑,保证施肥以及播种间距,地轮9由钢圈和圆钢焊接而成,而且钢圈外围焊接钉齿。在行进过程中,钉齿插入土中,从而防止地轮9出现打滑现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施肥开沟器13以及播种开沟器11 开出的沟进行覆土,施肥开沟器13以及播种开沟器11均设置有覆土器12,覆土器12主要由一个侧面钻孔的矩形方框、一个两端钻孔的V字形结构、一个扭力弹簧等构成,三者通过同一个螺杆相连,弹簧固定在矩形方框内部,V字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矩形方框的侧面,弹簧的两端卡在V字形结构的两边。在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前进过程中,在前的施肥开沟器13先开出一条12cm深沟,同时地轮9转动带动安装地轮主轴上主动链轮17转动,并通过链条16驱动排肥链轮14转动,肥料落入施肥开沟器13开出的沟槽内,固定在施肥开沟器13后面的覆土器12将沟槽填平,完成第一次开沟覆土 ;与此同时,位于施肥开沟器13后面的播种开沟器11在已经覆完土的沟槽上再次开出一条6cm的浅沟,地轮9转动带动安装地轮9主轴上的主动链轮17转动,并通过链条16驱动排种链轮15转动,种子落入播种开沟器11开出的沟槽内,固定在播种开沟器11后面的覆土器12再次将沟槽填平,完成第二次开沟覆土 ;至此完成施肥播种过程。为了能够对施肥量以及排种量进行控制,排种器5设置有排种量调节手柄18,排肥器4设置有排肥量调节手柄1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架、副机架、地轮以及播种开沟器;所述机架设有种箱,所述种箱下端设置有排种器,所述种箱的下端还设置有排种管,所述排种管连通所述种箱和所述播种开沟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肥料箱和施肥开沟器,所述肥料箱下端设置有排肥器,所述肥料箱与所述施肥开沟器之间设置有排肥管;所述施肥开沟器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所述播种开沟器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 沿其行走方向,所述机架位于所述副机架前方,所述种箱和肥料箱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播种开沟器和所述施肥开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下方,且所述施肥开沟器位于所述播种开沟器前方,所述施肥开沟器的下端低于所述播种开沟器的下端;所述副机架在后,所述地轮安装在副机架上;所述地轮与所述排肥器和排种器之间设置有链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前后对应的所述施肥开沟器与所述播种开沟器排列在同一直线上,间距为16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方向,所述播种开沟器的尖端部比所述施肥开沟器的尖端高出6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开沟器为尖角形,所述施肥开沟器的两翼较短,尖端向前探出且与水平面呈锐角;所述施肥开沟器背面的中部呈锋利的刀口状,两边为光滑的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开沟器和所述播种开沟器的柄均为圆形钢管;且所述施肥开沟器和所述播种开沟器的柄与水平面呈相同的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端焊接有四块性状材质相同的钢板,所述施肥开沟器和所述播种开沟器的柄焊接在所述钢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三个接头,位于上部的所述接头和左右两个所述接头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轮由钢圈和圆钢焊接而成,钢圈外围焊接钉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开沟器以及所述播种开沟器均设置有覆土器,所述覆土器主要由一个侧面钻孔的矩形方框、一个两端钻孔的V字形结构、一个扭力弹簧构成,三者通过同一个螺杆相连,弹簧固定在矩形方框内部,V字形结构的两端固定在矩形方框的侧面,弹簧的两端卡在V字形结构的两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架、副机架、地轮以及播种开沟器;所述机架设有种箱,还包括肥料箱和施肥开沟器,所述施肥开沟器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所述播种开沟器具体为四个,且横向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能够在免耕条件下同时进行播种和施肥,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只具有四个播种开沟器和四个施肥开沟器,驱动时需要的驱动力较小,由小型拖拉机机壳驱动,能够适应山地以及丘陵地形。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丘陵旱地带式套作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适合丘陵地形、且在免耕条件下能够同时进行施肥与播种。
文档编号A01C7/06GK202425310SQ2011205065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吴维雄, 李金刚, 杨文钰, 梅林森, 樊高琼, 王秀芳, 郑亭, 陈溢, 马荣朝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