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2780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米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田间施用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制备富硒米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缓解衰老的作用,能消除多种有害自由基,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被称为抗氧化的“黄金搭档”。作为唯一一种人体基因组中特别的微量营养(硒代半胱氨酸,第21种氨基酸),其重要性已被证实(Rayman, M P. 2002, The argument for increasing selenium intake. Proceeeding of the Nurtrition Society, 61: 203-215)。缺硒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将致使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发生,严重缺硒就会导致40多种病症,如冠心病、溶血性贫血及肝癌等。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我国成人每日硒的摄入量为50 250微克。然而, 我国13省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50微克标准,更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补充50至200微克的量,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严重不足,影响国民身体素质。中国人群硒摄入量不足有2个重要原因第一,中国的硒资源分布严重不均。1980 年,全国硒普查表明,我国既有世界罕见的高硒区(湖北恩施),但有2/3地区是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1/3以上的地区为严重缺硒,其中苏、浙、皖等长三角地区为严重缺硒区。在缺硒地区,土壤缺硒、食物缺硒,导致人群硒供应不足。第二,中国人饮食结构造成硒摄入有限。 硒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包括海鲜、肉类和动物内脏,从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和大多数实际生活条件来说肉类比例相对较低。虽然对于贫硒地带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补硒,但普遍认为,人体的硒主要来源于食物,食补补硒更加合适。相对于无机硒,生物源有机硒具有吸收利用率高、毒副反应小等优点,且植物硒优于动物硒。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但据对我国30个省市地区调查,其生产的大米含硒量在0. 011mg/kg,除湖北恩施地区大米含硒量较高外,其余地区的大米含量均低于食物硒含量低限临界值0. 06mg/kg,属低硒大米。因此,通过合适途径,提高稻米中硒含量,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硒营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育种或肥料进行主食作物的硒营养生物强化,提高可食部分的硒含量,是解决世界范围内人群硒养摄入不足的食物系统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肥料(农业生物营养强化)被认为对硒等的强化更为有效。目前,国内用于生产富硒大米的肥料主要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即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叶面喷施富硒剂。如CN ZL200410009346. 3《一种富硒水稻的栽培方法》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叶面喷施由含硒无机化合物和磷酸盐组成的富硒剂培育富硒水稻的方法。 CN101228834A《一种生物富硒营养大米的生产方法》提出了一种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由稀土微肥、亚硒酸钠和硼酸溶液混合制成的混合液,以生产富硒营养大米的方法。专利文献CN1806507A《绿色富硒钙大米的种植方法》公开了一种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富硒钙有机高效液体肥,但没有公布该液体肥的具体组成和制备方法。CN ZL 200610086308. 8《有机富硒锌营养米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由亚硒酸盐、锌肥、有机氮、磷、钾及多功能微量元素配成的高浓度富硒锌肥,生产富硒锌营养米的方法。由于上述专利都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其优点是作物吸收快。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叶面喷施要求硒肥含量比较高,如CN ZL200410009346. 3中的实施例就要求硒酸钠、硒酸钾、亚硒酸钾、亚硒酸铵和亚硒酸钠的浓度分别达到1 %、0. 56%、1. 09 %、1 % 1. 78%和0. 83% 1. 11%,高浓度的硒肥增加了用肥成本;其次,因为叶面喷施,硒肥很容易喷到田里或由于降水进入土壤,这样就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是很大的浪费。中国发明专利CN 101791081 A公开了一种富硒米及其生产方法,是将富硒营养剂 (由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和氮磷钾复合肥混合组成)在施用前再加入氮磷钾复合肥混合后作为基肥施入田间,收获后所得。相比叶面喷施富硒剂的方法,硒的用量明显减少,同时省去了单独补硒的步骤,使成本和劳动时间减少,而且米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态存在,易于被人体吸收,具有明显的进步。但是该发明申请中,需要在施用前人工将富硒营养剂与氮磷钾复合肥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施用,施用前搅拌不但会增加劳动量,而且由于是人工搅拌,硒在肥料中的分布不容易均勻,导致施用到田间的硒的分布也不均勻。更重要的是,该发明申请中施用了上述肥料的第Γ11个实施例中,水稻的整个生长季所施用的肥料中硒的用量达到800(Γ54545毫克/亩,硒的用量仍然较大,高浓度的硒肥增加了用肥成本,而且由于硒有毒,过量的硒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了污染,并且是很大的浪费。因此,富硒米的生产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富硒的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用该生产方法可达到施用低含量的硒就能生产出达到富硒水稻标准的富硒米的效
: O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步骤依次为选种、育秧、打田、插秧、田间管理、 收割、加工,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施肥,所施的肥料为富硒有机无机肥料,施肥次数为广4次, 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含有亚硒酸盐、氮肥、磷肥、钾肥、腐熟有机肥料及硅肥。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的施肥次数为3次,具体施肥方法为
(1)第一次施用耕地前,先施用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做基肥,施用量为每亩20 35公
斤;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在田间均勻撒施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做为面肥,施用量为每亩10 25公斤;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蘖末期搁田前施用富硒有机无机肥料作为追肥,施用量为每亩30 60公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水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需视水稻生长情况追施尿素,每次施用量为每亩5 10公斤。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中各组分以重量计为 亚硒酸盐0. 004 0.010份;
氮肥15 33份; 磷肥12 M份; 钾肥10 17份; 腐熟有机肥料30 50份; 硅肥5 8份。所述亚硒酸盐选自亚硒酸钾、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氮肥选自尿素、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肥选自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钾肥选自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腐熟有机肥料是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和/或菌糠。所述硅肥选自硅酸钠、硅酸钾、烧过的稻壳灰、钢渣、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还含有3 12份的调理剂,所述调理剂为凹凸棒土或沸石粉。本发明生产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所使用的的富硒有机无机肥料的各种原料均可使用目前肥料生产中使用的常规产品,富硒有机无机肥料采用目前肥料生产中常规工艺和设备生产,制备本发明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的方法是采用目前肥料生产企业最常见的两种工艺,料浆法或团粒法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是采用土壤施肥的方法生产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在充分利用亚硒酸盐特性的同时,将其与复合肥、有机肥以产品的形式结合为一体,不但能为米补充硒元素,还能补充其它营养元素,从而达到作物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部分吸收的协调,实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共同提高,所生产的米是一种有机富硒的营养强化型的米。同时,采用土壤施肥的方法,生产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改变以往叶面施肥生产富硒米的弊端,亚硒酸盐使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发明生产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所施用的富硒有机无机肥料是根据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特性,调整氮磷钾的养分比例和硒肥含量,从而为作物提供适宜的平衡的氮磷钾营养,并添加腐熟有机肥、硅肥等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光合作用、刺激根系发育、促进作物生长和对硒的吸收转化,因此施用较低含硒量的肥料即能生产出达到富硒水稻标准的米。按照本发明中的生产方法,施用本发明的富硒有机无机肥料,水稻的整个生长季硒的总施用量仅有60(Γ12000毫克/亩,所生产的米就可达到富硒水稻国家标准,从而达到节肥降本,提高米质的目的。同时由于施用的肥料中含硒量大幅度减少,可避免过量的硒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的污染。( 3 )本发明完全采用工业化生产,硒含量稳定、均勻,施用时省工省力,避免了施用前将含硒制剂与常规肥料进行二次搅拌导致的硒在肥料中分布不均勻,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时间。(4)本发明有机富硒营养强化大米生产方法中,富硒有机无机肥料的施肥时期与水稻生产常规施肥时期相同,不需要特殊处理,节约了劳动力,富硒有机无机肥料采用分次施用的方法,更有利于作物的整个生长季更充分地吸收硒元素和其它营养强化元素,并减少养分和硒元素的流失。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生产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所使用的的富硒有机无机肥料的各种原料均可使用目前肥料生产中使用的常规产品,富硒有机无机肥料采用目前肥料生产中常规工艺和设备生产,制备本发明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的方法是采用目前肥料生产企业最常见的两种工艺,料浆法或团粒法工艺。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亚硒酸盐、硅肥和腐熟有机肥均为可商购产品,也可以按照公知方法进行合成,本文不再赘述。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中亚硒酸盐、氮肥、磷肥、钾肥、腐熟有机肥料、硅肥所选用的具体成分只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实施例中的配方组成仅是本发明推荐的肥配方组成,生产方法中的施肥量也仅是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在本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实施例1
田间试验地点安徽省涡阳县城西,肥力中等。试验地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依次为选种、育秧、打田、 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加工,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施肥,所施的肥料为富硒有机无机肥料,施肥次数为广4次,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含有亚硒酸盐、氮肥、磷肥、钾肥、腐熟有机肥料及硅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的施肥次数为3次,具体施肥方法为,(1)第一次施用耕地前,先施用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做基肥,施用量为每亩20 35公斤;(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在田间均勻撒施富硒有机无机肥料,施用量为每亩 10 25公斤;(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蘖末期搁田前施用富硒有机无机肥料作为追肥,施用量为每亩30 60公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需视水稻生长情况追施尿素,每次施用量为每亩5 10公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中各组分以重量计为,亚硒酸盐0. 004 0.010份;氮肥15 33份;磷肥12 M份;钾肥10 17份;腐熟有机肥料30 50份;硅肥5 8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硒酸盐选自亚硒酸钾、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氮肥选自尿素、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肥选自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中至少一种;所述钾肥选自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中至少一种;所述硅肥选自硅酸钠、硅酸钾、烧过的稻壳灰、钢渣、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腐熟有机肥料是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和/或菌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含有3 12 份的调理剂,所述调理剂为凹凸棒土或沸石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米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施用富硒有机无机专用肥料制备富硒米的生产方法。一种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步骤依次为选种、育秧、打田、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加工,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施肥,所施的肥料为富硒有机无机肥料,施肥次数为1~4次,所述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含有亚硒酸盐、氮肥、磷肥、钾肥、腐熟有机肥料及硅肥。本发明施用较低含硒量的肥料即能生产出达到富硒水稻标准的米,有机硒含量达到80%以上,整个作物生长季节硒的总施用量仅有600~12000毫克/亩,硒的施用量大幅度减少,可避免过量的硒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的污染。
文档编号C05D9/02GK102498996SQ20111032605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束中立, 林先贵, 王一明, 钟振芳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