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的光环境调控方法

文档序号:22096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的光环境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的光环境调控方法,属于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目前的光环境调控方法通常为寄生环节为无光条件,发育环节为正常室内采光条件,即发育环节为自然光(可见光区波长380nm-750nm),光强400-25001ux,自然光周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孙士学等、李成果、青龙县森林病虫防治站等分别报道了松毛虫赤眼蜂无光条件下寄生柞蚕卵的方法;魏象廷等、秦绍曾以及沈阳市于洪区农科所生防实验室分别报道了有光无光结合的赤眼蜂繁育方法,其方法中寄生环节前期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利用光诱集赤眼蜂使其聚集在卵卡上,待赤眼蜂聚集较多后移入无光环境,寄生过程仍发生在无光条件下;已有报道中发育环节通常不进行光环境调·控,为正常室内采光;因我国为柞蚕主产区,国外相关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的光环境调控方法,进一步提高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率与羽化率等繁蜂指标,优化生防产品品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的光环境调控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1、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将已经寄生了松毛虫赤眼蜂的柞蚕卵作为亲代卵,尚未被寄生的新鲜柞蚕卵作为子代卵,待松毛虫赤眼蜂从亲代卵中羽化出蜂后,将亲代卵与子代卵以I :20-1 35的比例放置于同一空间内,松毛虫赤眼蜂雌蜂即自行寄生处于同一空间内的子代卵;
2、在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柞蚕卵过程中,控制柞蚕卵处于以下光环境紫色光(波长380nm-450nm),光照强度30-1001ux,光周期为8h光照/16h黑暗;
3、待寄生环节结束后,除去亲代卵及松毛虫赤眼蜂,将子代卵置于20-25°C,相对湿度60-70%的适当环境,使寄生于卵内的松毛虫赤眼蜂完成发育,在发育环节,控制柞蚕卵处于以下光环境红色光(波长620nm-750nm),光照强度30_1001ux,光周期不进行控制,自然光周期即可。4、松毛虫赤眼蜂在子代卵中完成发育并羽化后,可继续作为种蜂重复以上过程,使其种群逐代增殖并最终获得所需数量的赤眼蜂种群,加工制成生防成品。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和进步在于
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可提高2. 25-11. 25个百分点,羽化率可提高2. 99-11. 04个百分点,单卵蜂数与遗留蜂率无显著性差异。在多代繁殖的情况因逐代均有所增殖以上数值将会进一步提闻;同时,寄生率的提闻使作香卵中原本废弃的部分获得了利用,原料损失相应降低了 2. 25-11. 25个百分点,节约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实施例I规模化繁育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将已经寄生了松毛虫赤眼蜂的柞蚕卵作为亲代卵,尚未被寄生的新鲜柞蚕卵作为子代卵,待松毛虫赤眼蜂从亲代卵中羽化出蜂后,于繁蜂室进行寄生,将亲代卵与子代卵以I :30比例放置于繁蜂网袋内48小时,网袋可严密封口,袋体为100目网布,平铺在繁育架的托盘上,松毛虫赤眼蜂雌蜂即自行寄生处于接蜂网袋内的子代卵,从而使松毛虫赤眼蜂种群以较大比例实现增殖。在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柞蚕卵过程中,利用自然采光,通过安装适当透光度的紫色窗帘、紫色玻璃或紫色薄膜 等材料控制整个房间处于紫色光(波长380nm-450nm),光照强度30-1001ux的光环境,给光8小时后改拉黑布窗帘结束光照,次日重复该过程;待寄生环节结束后,除去亲代卵及松毛虫赤眼蜂,将子代卵移入发育室,置于繁育架的托盘上,使寄生于卵内的松毛虫赤眼蜂完成发育,在发育环节,利用自然采光,通过安装适当透光度的红色窗帘、红色玻璃或红色薄膜等材料控制整个房间处于红色光(波长620nm-750nm),光照强度30_1001ux的光环境,光周期不进行控制,自然光周期即可。松毛虫赤眼蜂在子代卵中完成发育并羽化后,可继续作为种蜂重复以上过程,使其种群逐代增殖并最终获得所需数量的赤眼蜂种群,加工制成生防成品。与现行方法(对照)相比,采用此优化方法后,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提高9. 25个百分点,羽化率提高7. 04个百分点,单卵蜂数与遗留蜂率无显著性差异。表I不同光照条件下柞蚕卵繁育螟黄赤眼蜂繁蜂指标(接蜂比I :30)
处理 I寄生率(%) I羽化率(%) I单卵蜂数(头) I遗留蜂率(%)
本发明 91. 50±0.81a 88.26±1.87a 5.56±7.41a 19.69±3.97a对照 |82.25±3.18b |81.22±1.47b !68.20± 11.62a |26.56±3.32a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土标准误,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 05,
Tukey法,单卵蜂数做平方根转换,其余做反正弦平方根转换),下同。实施例2小规模保育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将已经寄生了松毛虫赤眼蜂的柞蚕卵作为亲代卵,尚未被寄生的新鲜柞蚕卵作为子代卵,待松毛虫赤眼蜂从亲代卵中羽化出蜂后,将亲代卵与子代卵以I :25比例放置于繁蜂盒内48小时,繁蜂盒能够严密封口,盒盖上装有100目网布窗口以保证良好通气,松毛虫赤眼蜂雌蜂即自行寄生处于接蜂盒内的子代卵。在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柞蚕卵过程中,可利用自然采光或白色光源,通过在盒上覆盖适当透光度的紫色材料控制盒内处于紫色光(波长380nm-450nm),光照强度30_1001ux的光环境,也可直接提供人工紫光,给光8小时后改用黑色或不透光材料覆盖盒上,结束光照,次日重复该过程;待寄生环节结束后,除去亲代卵及松毛虫赤眼蜂,将子代卵移入另一繁蜂盒,使寄生于卵内的松毛虫赤眼蜂完成发育;在发育环节,可利用自然采光或白色光源,通过在盒上覆盖适当透光度的红色材料控制盒内处于红色光(波长620nm-750nm),光照强度30-1001ux的光环境,也可直接提供人工红光。松毛虫赤眼蜂在子代卵中完成发育并羽化后,可继续作为种蜂重复以上过程,使其种群逐代增殖并最终获得所需数量的赤眼蜂种群。
与现行方法(对照)相比,采用此优化方法后,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提高3. 13个百分点,羽化
率提高3. 18个百分点,单卵蜂数与遗留蜂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数值更佳。表2不同光照条件下柞蚕卵繁育螟黄赤眼蜂繁蜂指标(接蜂比I :25)
处理 I寄生率(%) I羽化率(%) I单卵蜂数(头) I遗留蜂率(%)
本发明 95. 63±0. 82a 93.69±1.04a 75. 88 ±7. 62a 12.72±2.65a对照 |92.50±0.89b |90.51±1.24b !81. 38±9· 32a |20.70±5.77a
目前,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已进行大规模应用,应用面积超过千万亩,以应用面积
1000万亩计,采用本发明优化方法后,仅繁殖一代,相比现行方法将增加1000万亩X新增 寄生率(按增加6个百分点计算)=60万亩的生防产品,且全部的1060万亩生防产品其羽
化率将提高约7个百分点,亦即增加了可防治1060万亩X7%=74. 2万亩的赤眼蜂释放量,
在多代繁殖的情况因逐代均有所增殖以上数值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时寄生率的提高使柞蚕
卵中原本废弃的部分获得了利用,原料损失相应降低了 2. 25-11. 25个百分点,节约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的光环境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已经寄生了松毛虫赤眼蜂的柞蚕卵作为亲代卵,尚未被寄生的新鲜柞蚕卵作为子代卵,待松毛虫赤眼蜂从亲代卵中羽化出蜂后,将亲代卵与子代卵以I :20-1 35的比例放置于同一空间内,松毛虫赤眼蜂雌蜂即自行寄生处于同一空间内的子代卵;2)在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柞蚕卵过程中,控制柞蚕卵处于以下光环境紫色光(波长380nm-450nm),光照强度30-1001ux,光周期为8h光照/16h黑暗;3)待寄生环节结束后,除去亲代卵及松毛虫赤眼蜂,将子代卵置于20-25°C,相对湿度60-70%的适当环境,使寄生于卵内的松毛虫赤眼蜂完成发育,在发育环节,控制柞蚕卵处于以下光环境红色光(波长620nm-750nm),光照强度30_1001ux,光周期不进行控制,自然光周期;4)松毛虫赤眼蜂在子代卵中完成发育并羽化后,可继续作为种蜂重复以上过程,使其种群逐代增殖并最终获得所需数量的赤眼蜂种群,加工制成生防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柞蚕卵繁育松毛虫赤眼蜂的光环境调控方法,将已经寄生了松毛虫赤眼蜂的柞蚕卵作为亲代卵,尚未被寄生的新鲜柞蚕卵作为子代卵,控制柞蚕卵处于紫色光光照条件下,待寄生环节结束后,除去亲代卵及松毛虫赤眼蜂,将子代卵置于红色光光照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子代卵中完成发育并羽化后,可继续作为种蜂重复以上过程,使其种群逐代增殖并最终获得所需数量的赤眼蜂种群,加工制成生防成品。采用本发明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可提高2.25-11.25个百分点,羽化率可提高2.99-11.04个百分点,单卵蜂数与遗留蜂率无显著性差异。在多代繁殖的情况因逐代均有所增殖以上数值将会进一步提高。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2823550SQ20121034737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阮长春, 邵玺文, 李天昊, 臧连生, 张俊杰, 杜文梅, 王秀梅, 刘志, 刘显娇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