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2095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养基,尤其是涉及一种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别名雪耳、白木耳,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银耳是极著名的“山珍”之一,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珍贵滋补品。王世东等(王世东,郝国芳,夏吃银耳有讲究,农业知识,2005,5 :30)指出,每百克干银耳内含有蛋白质5. Og,脂肪O. 6g,碳水化合物79g,粗纤维2. 6g,灰分3. Ig, 丐380mg,磷250mg,铁30. 4mg,硫胺素
O.002mg,核黄素O. 14mg,尼克酸I. 5mg。银耳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两氨酸、颗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苏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 门冬氨酸、胱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丁氨酸、半胱氨酸(微量)。其中有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银耳除食用外,尚有很好的药用效果。医学家认为银耳有"强精、补肾润肺、生津、止咳、降火、润肠、养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等作用。从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到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近代《中国药学大辞典》对银耳药用的功效都作过记载。银耳还具有治肺热咳嗽、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痰中血丝、妇女月经不调、大便秘结、小便出血,还有提神益气,滋嫩皮肤等功效。银耳的生长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营养器官一菌丝体和繁殖器官一子实体。菌丝体由担孢子萌发生成,是多细胞,分枝分隔的丝状体。呈发白色,极细。能在木材或各种代用料培养基上蔓延生长,起着吸收和运送养分的作用。达到生理成熟阶段,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即人们食用部分,无菌盖、菌褶、菌柄之分,由薄而多皱褶的瓣片组成。银耳不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而是依靠其他生物体里的有机物质,作为它的养料,吸取现成的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和少量的矿物质。各种代用料培养基,是营养丰富的银耳生长场所。因银耳菌丝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很低,不能直接利用纤维素和木质素,只有香灰菌丝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了木质素和纤维素。银耳菌丝才能利用。培养料还应具备充足的氮素、维生素、磷、钙等矿物元素以及微量元素以利子实体生长。目前用于银耳栽培的主要代料是木屑和棉籽壳,其中用于菌种母种培养的培养基成分一般为木屑(银耳适生树种)50kg,麸皮12. 5kg,石膏7. 5kg,鹿糖7. 5kg,水75 80kg。用于大棚栽培的银耳的基本培养基为木屑240kg,麸皮72kg,石膏4. 8kg,黄豆粉4.8kg,白糖4. 8kg,水为总料重的1:1 1:3。如果以棉籽壳代替木屑,则基本培养基为棉籽壳250kg,麸皮75kg,黄豆粉5kg,石膏5kg,白糖5kg,水为总料重的1:1 1:3。近年来不断对培养基进行改进以降低成本,上述培养基中的白糖和黄豆粉现在也可不需加入,但木屑或棉籽壳仍属必不可少的成分。现在木屑和棉籽壳的价格越来越高,例如用于菌种栽培用的木屑I吨约需要2400元左右,用于大棚栽培的木屑I吨也约需800元左右,棉籽壳I吨约需2600元左右。因此,寻找价格低廉的代料对于银耳的栽培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龙须菜藻渣为龙须菜提取琼脂后的废弃物。所述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包括主原料和水,所述主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藻渣20% 50%,木屑28% 58%,麸皮20% 30%,石膏2%,其中藻渣和木屑的总和为68°/Γ78%,水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主原料总质量的50% 60%。所述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主原料藻渣、木屑、麸皮和石膏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得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 所述木屑、麸皮和石膏均可在市场上购得,水可采用自来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技术效果I.龙须菜藻渣目前没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环境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将其应用于银耳栽培,不仅可降低成本,提高银耳产量,而且减少环境污染。2.采用本发明中的配方进行银耳制种,可减少20% 40%的木屑用量,且银耳菌丝生长速度可快约3天,产量最高提高39. 7%。3.采用本发明中的配方进行银耳大棚栽培时,可减少20% 50%的木屑用量,出菇率和产量均有提高。4.采用本发明中的配方进行栽培所获得银耳,其主要营养成分中,粗脂肪含量略有减少,粗纤维含量和总糖含量基本相同,蛋白质含量提高,整体营养价值没有下降。5.采用本发明的配方进行银耳制种或大棚栽培时,可以完全按照原有的方法进行操作,不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器械和日常管理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I)按质量百分比进行称量和配制,先将40%的龙须菜藻渣,28%木屑,30%麸皮,2%石膏混合均匀后,加入相当于主原料总质量58 %的自来水,继续搅拌均匀。2)装入500 750g透明的菌种瓶中,稍压实,装入量为瓶高的2/3,擦净,塞上棉塞,置入15kg/cm2压力的消毒灭菌锅内,灭菌I. 5h,取出放于干净通风处冷却备用。3)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原种接入母种培养基。接种工作完成后,应立即移入恒温室培养。4)以下为现有常用的制种培养方法,本发明中所述的培养基可应用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该方法。将接好菌放人恒温室的母种菌瓶,直立于架子上,温度保持在23 25°C,经3 4天培养,菌丝就会前发。这时每天要进行观察一次,直至银耳菌丝覆盖培养基表面为止。在正常温度下,培养15天左右,接种块出现浓白色的发育菌丝;20天左右菌丝扭结,并有红黄色水珠出现;待出现子实体原基时,便可进行扩大生产。母种成熟后,为确保高产优质,要严格进行筛选,并要进行瓶栽试验。选择肉厚、朵大、开片正常、色白、出耳快、产量高的菌株,作为优良母种进行扩大。方法是在接种箱中,用无菌刀去掉银耳原基,用接种勺挑起一勺,接入生产种培养基,塞好棉塞,然后用此法接完所有瓶子。每瓶母种可扩大生产种40瓶。移恒温箱,保持温度培养15 20天,待出现红、黄色水珠时,便可栽培使用。实施例2与实施例I类似,其区别在于步骤I)中的龙须菜藻渣比例为20%,木屑为48%,加入相当于主原料总质量50 %的自来水。实施例3与实施例I类似,其区别在于步骤I)中的龙须菜藻渣比例为30%,木屑为40%,麸皮为28%,加入相当于主原料总质量55%的自来水。 表I给出利用龙须菜藻渣培养基进行银耳制种时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中的配方进行银耳制种,可减少20% 40%的木屑用量,且银耳菌丝生长速度可快约3天,广量最闻可提闻39. 7%。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原料和水,所述主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藻渣20% 50%,木屑28% 58%,麸皮20% 30%,石膏2%,其中藻渣和木屑的总和为68°/Γ78%,水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主原料总质量的50% 6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先将主原料藻渣、木屑、麸皮和石膏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得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
全文摘要
一种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培养基。培养基包括主原料和水,所述主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藻渣20%~50%,木屑28%~58%,麸皮20%~30%,石膏2%,其中藻渣和木屑的总和为68%~78%,水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主原料总质量的50%~60%。先将主原料混合均,再加入水即得龙须菜藻渣栽培银耳的培养基。用于银耳栽培,不仅可降低成本,提高银耳产量,而且减少环境污染。进行银耳制种,可减少20%~40%的木屑用量,且银耳菌丝生长速度可快约3天,产量最高提高39.7%。进行银耳大棚栽培时,可减少20%~50%的木屑用量,出菇率和产量均有提高。
文档编号C05G1/00GK102826884SQ20121034712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曾润颖, 叶德赞, 戴维浩, 郑道森 申请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