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

文档序号:233231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繁育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属刺细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霞水母科。它是我国沿海的四种霞水母之一,同时它也是霞水母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上世纪60年代开始水母暴发愈演愈烈,作为大型灾害水母的一种,白色霞水母因其生长过程中分泌毒素并缠粘网具,对海洋渔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生态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此外,白色霞水母一张一弛的的缓慢运动方式,使得其具有很高的 观赏价值。目前饲养水母作为宠物成为一种时尚,市场上观赏类水母种类主要是海月水母和澳洲斑点水母,且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增加市场观赏水母种类这一问题也亟待解决。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首先需要对白色霞水母的个体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详尽的研究。但由于受白色霞水母材料限制导致无法对其深入全面的开展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解决繁育过程中白色霞水母亲体驯化、产卵受精、螅状体附着及早、中、后期螅状体管理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包括亲体驯化、产卵受精、螅状体采集及早、中、后期螅状体的管理,具体步骤如下I)亲体驯化将捕获的性成熟野生白色霞水母转移至暂养池中驯化。进一步,所述的步骤I)中白色霞水母的捕获方法是指用捞网慢慢将其拖到船边,在不离水的条件下将白色霞水母转移至帆布袋中,加入20-30L海水,用船缓慢拖到岸边,以防捕捞过程中对其造成损伤;所述的步骤I)中白色霞水母的转移优先采用密封帆布袋,按亲体与海水体积比I : 1,冲入纯氧,扎紧袋口密封,2-3h运至目的地。进一步,所述的步骤I)中野生白色霞水母性成熟时间为8月上旬至9月末,性成熟检测方法是取一小块生殖腺,用两片载破片夹紧后,在阳光下观察内部呈现米粒状,或在显微镜下雌性白色霞水母性腺成熟的标志是其内部20% -50%的卵细胞已成熟,成熟卵细胞的特征是细胞游离,与周围未成熟卵子相比卵径大,且颜色深。进一步,所述的步骤I)中暂养池暂养条件是水深1-1. 5m,光照强度不超过5001x,海水温度为22-24°C,海水盐度为25-29,暂养密度为O. 4-0. 8个/立方米;所述的步骤I)中驯化方法是每天投喂新鲜去除生殖腺的大小为50cm3-200cm3沙海蜇块或海月水母,日投喂量为白色霞水母体重的20% -50%,喂食4h后在尽量不伤害水母亲体的条件下用帆布袋将其转移至注有新鲜海水的另一暂养池中,每天投饵、移池各一次,使其逐渐适应新环境。2)产卵受精待暂养3-5天白色霞水母亲体适应环境后,将其按雌雄I :1-3:1的比例转移至产卵池中,控制光照强度700-10001X,持续刺激3-6h后光照强度降为300-5001x使其产卵受精,产卵后4-6h,再将白色霞水母转移至产卵池中。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区分白色霞水母雌雄的简便方法是雌性生殖腺为棕黄色,雄性生殖腺为乳白色;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产卵池内海水温度为22-24°C,海水盐度为25-29,水位高度为60-80cm,每立方海水中加入4_6g EDTA,并事先充分暴气,使溶氧量不低于 5. 5mg/L。3)螅状体采集在尽量不搅动池水的情况下,用虹吸法将池水吸至20_30cm深,加入30-40cm深的经EDTA处理过的新鲜海水,之后采用气泵微冲气,使受精卵完全悬浮,24h后放置附苗器,产卵后48-72h为浮浪幼虫附着变态为早期四触手螅状体的高峰期,观察并 估算附苗量。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附苗器是指将规格30CmX40Cm的聚乙烯波纹板以4-5cm的片间距串联在一起,附苗器水平悬挂于产卵孵化池中,其最下面一片附苗器距池底3-5cm,上层没过水面5_8cm。4)早期螅状体管理螅状体附着后每天换水10-15cm,换水后投喂白色霞水母浮浪幼虫作为其饵料和第一次附苗量不足的补充,直至其发育为中期螅状体。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的白色霞水母浮浪幼虫是指将暂养池中的白色霞水母亲体转移至新的产卵池中,按照步骤2)和3)中所述的方法刺激其产卵受精,待受精卵经8-lOh发育至浮浪幼虫后,用400目筛絹收集后投入有附苗器的产卵池中;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白色霞水母由附着后发育至中期螅状体所需时间为8-10天。5)中期螅状体管理待螅状体发育至以8触手为主的中期螅状体后,改为每天投喂新鲜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量为螅状体数量的3-5倍,喂后4-6h换水1/2,每3天倒池一次。进一步,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中期螅状体是指螅状体大小230-280 μ m,以8触手的螅状体为主,兼有少量的5、6及7触手螅状体。6)后期螅状体管理待螅状体发育至后期螅状体后,将螅状体转移至低温保存冷库中,缓慢降温至3-5°C,每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一次,投喂量为螅状体数量的5-10倍,投喂前换水1/3-1/2。进一步,所述的步骤6)中所述后期螅状体是指中期螅状体经16-20天发育至具有10-16条触手,大小为460-580 μ m的螅状体;所述的步骤6)中所述缓慢降温是指螅状体养殖用水由育苗时的22-24°C每天降温2°C,缓慢降至3-5°C。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野生白色霞水母亲体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海水温度及盐度的条件下获得白色霞水母受精卵,受精卵经孵化、附着后最终获得大量的螅状体材料。该方法首次获得了大量的白色霞水母螅状体研究材料,为开展白色霞水母灾害研究及增加市场观赏水母种类提供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一种白色霞水母繁育方法,包括亲体驯化、产卵受精、螅状体采集及早、中、后期螅状体的管理,具体步骤如下I)亲体驯化2012年8月15日共计捕获伞径36-50cm的白色霞水母雌性7个,雄性5个,采用密封帆布袋运输,运输时每个个体各自装袋,按体积比I : I的比例加入新鲜海水,冲入纯氧,扎紧袋口密封,2h运至薛家岛养殖基地暂养池中驯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雌性白色霞水母生殖腺均已发育成熟。上述暂养池为直径5m、深为Im的圆形养殖池,池内光照强度不超过4001x,海水温度为23. 5°C,海水盐度为29,暂养密度为O. 6个/立方米。白色霞水母驯化过程中每天投喂新鲜去除生殖腺的大小为50cm3-200cm3沙海蜇块,每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为白色霞水母体重的35%,喂食4h后用帆布袋小心地将其转移至注有新鲜海水的另一暂养池中。2)产卵受精待暂养3天白色霞水母亲体适应环境后,将其按雌雄2 I的比例全部转移至产卵池中,控制光照强度8001x,持续刺激4h后光照强度降至3001x使其产卵受精,产卵开始后6h,将白色霞水母转移至产卵池。·上述产卵池内海水为经砂滤池沉淀的天然海水,海水温度为23. 5°C,盐度为29,池内海水需提前一天按每立方海水中加入4-6g EDTA鏊合重金属离子,并充分暴气使溶氧含量在6mg/L,静置待用。3)螅状体采集将产卵池静置20min,在尽量不搅动池水的情况下,用虹吸法将池水吸剩至20-30cm,加入30-40cm经EDTA处理过的新鲜海水,之后采用气泵微冲气,使受精卵完全悬浮,24h后放置附苗器,产卵后48-72h为浮浪幼虫附着变态为早期四触手螅状体的高峰期,观察并估算附苗量。上述附苗器是指将规格30CmX40Cm的聚乙烯波纹板以4-5cm的片间距串联在一起,附苗器水平悬挂于产卵孵化池中,其最下面一片附苗器距池底4cm,上层没过水面6cm。4)早期螅状体管理螅状体附着后每天换水10-15cm,换水后投喂白色霞水母浮浪幼虫作为其饵料和第一次附苗量不足的补充,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早期螅状体附着10天后,60%左右的螅状体发育为以8触手为主的中期螅状体,螅状体大小为230-280 μ m。上述早期螅状体饵料是指白色霞水母的浮浪幼虫,获得方法是将暂养池中的原白色霞水母亲体转移至新的产卵池中,按照步骤2)和3)中所述的方法刺激其产卵受精,待受精卵经8-lOh发育至浮浪幼虫后,用400目筛絹收集后获取。5)中期螅状体管理经过9天,步骤4)中所述的白色霞水母发育至以8触手为主的中期螅状体,体长230-280 μ m每天投喂新鲜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量为螅状体数量的3_5倍,喂后5h换水1/2,每3天倒池一次。6)后期螅状体管理中期螅状体经18天发育至具有10-16条触手,大小为460-580 μ m后期螅状体后,将其转移螅状体低温保存冷库中,每天降温2°C,由原来的23. 5°C缓慢降温至3-5°C,每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一次,投喂量为螅状体数量的5-10倍,投喂前换水1/3-1/2。采用本方法共获得附着有白色霞水母螅状体的30cmX40cm聚乙烯波纹板700片,螅状体的平均密度为40个/cm2,完全满足了科研及观赏水母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包括亲体驯化、产卵受精、螅状体采集及早、中、后期螅状体的管理,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亲体驯化将捕获的性成熟野生白色霞水母转移至暂养池中驯化; 2)产卵受精待暂养3-5天白色霞水母亲体适应环境后,将其按雌雄I: 1-3 I的比例转移至产卵池中,控制光照强度700-10001χ,持续刺激3-6h后光照强度降为300_5001x使其产卵受精,产卵后4-6h,再将白色霞水母转移至产卵池中; 3)螅状体采集在尽量不搅动池水的情况下,用虹吸法将池水吸至20-30cm深,加入30-40cm深的经EDTA处理过的新鲜海水,之后采用气泵微冲气,使受精卵完全悬浮,24h后放置附苗器,产卵后48-72h为浮浪幼虫附着变态为早期四触手螅状体的高峰期,观察并估算附苗量; 4)早期螅状体管理螅状体附着后每天换水10-15cm,换水后投喂白色霞水母浮浪幼虫作为其饵料和第一次附苗量不足的补充,直至其发育为中期螅状体; 5)中期螅状体管理待螅状体发育至以8触手为主的中期螅状体后,改为每天投喂新鲜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量为螅状体数量的3-5倍,喂后4-6h换水1/2,每3天倒池一次; 6)后期螅状体管理待螅状体发育至后期螅状体后,将螅状体转移至低温保存冷库中,缓慢降温至3-5°C,每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一次,投喂量为螅状体数量的5-10倍,投喂前换水 1/3-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白色霞水母的捕获方法是指用捞网慢慢将其拖到船边,在不离水的条件下将白色霞水母转移至帆布袋中,加入20-30L海水,用船缓慢拖到岸边,以防捕捞过程中对其造成损伤;所述的步骤I)中白色霞水母的转移优先采用密封帆布袋,按亲体与海水体积比I : 1,冲入纯氧,扎紧袋口密封,2-3h运至目的地。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野生白色霞水母性成熟时间为8月上旬至9月末,性成熟检测方法是取一小块生殖腺,用两片载破片夹紧后,在阳光下观察内部呈现米粒状,或在显微镜下雌性白色霞水母性腺成熟的标志是其内部20% -50%的卵细胞已成熟,成熟卵细胞的特征是细胞游离,与周围未成熟卵子相比卵径大,且颜色深。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暂养池暂养条件是水深1-1. 5m,光照强度不超过5001x,海水温度为22_24°C,海水盐度为25-29,暂养密度为O. 4-0. 8个/立方米;所述的步骤I)中驯化方法是每天投喂新鲜去除生殖腺的大小为50cm3-200cm3沙海蜇块或海月水母,日投喂量为白色霞水母体重的20%-50%,喂食4h后在尽量不伤害水母亲体的条件下用帆布袋将其转移至注有新鲜海水的另一暂养池中,每天投饵、移池各一次,使其逐渐适应新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区分白色霞水母雌雄的简便方法是雌性生殖腺为棕黄色,雄性生殖腺为乳白色;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产卵池内海水温度为22-24°C,海水盐度为25-29,水位高度为60-80cm,每立方海水中加入4-6g EDTA,并事先充分暴气,使溶氧量不低于5. 5mg/L。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附苗器是指将规格30CmX40Cm的聚乙烯波纹板以4-5cm的片间距串联在一起,附苗器水平悬挂于产卵孵化池中,其最下面一片附苗器距池底3-5cm,上层没过水面5-8cm。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白色霞水母浮浪幼虫是指将暂养池中的白色霞水母亲体转移至新的产卵池中,按照步骤2)和3)中所述的方法刺激其产卵受精,待受精卵经8-lOh发育至浮浪幼虫后,用400目筛絹收集后投入有附苗器的产卵池中;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白色霞水母由附着后发育至中期媳状体所需时间为8_10天。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中期螅状体是指螅状体大小230-280 μ m,以8触手螅状体为主,兼有少量的5、6及7触手螅状体。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所述后期螅状体是指中期螅状体经16-20天发育至具有10-16条触手,大小为460-580 μ m的螅状体;所述的步骤6)中所述缓慢降温是指螅状体养殖用水由育苗时的22-24°C每天降温2V,缓慢降至3-5 °C。
全文摘要
一种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属于水产动物育种技术领域,繁育过程包括亲体驯化、产卵受精、螅状体采集及早、中、后期螅状体的管理。本发明利用野生白色霞水母亲体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海水温度及盐度的条件下获得白色霞水母受精卵,受精卵经孵化、附着后最终获得大量的螅状体材料。该方法首次获得了大量的白色霞水母螅状体研究材料,为开展白色霞水母灾害研究及增加市场观赏水母种类提供材料。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907360SQ20121041898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刘春胜, 陈四清, 庄志猛, 刘长琳, 燕敬平, 孙建明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