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6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诱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多样性研究是昆虫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中昆虫取样方法则是多样性研究一个关键性技术。对地面活动的小型动物(如步甲、隐翅虫和蜘蛛等)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陷阱诱集法。主要是在需要调查的样地里,埋藏一定数量的容器作为陷阱,捕获地面活动的小型动物(如步甲、隐翅虫和蜘蛛等),容器内所盛诱集液一般为糖、醋、医用酒精和水混合物,重量比为2: I: I: 20,或者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的诱集罐在诱集昆虫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遇雨天,诱集罐中容易注满雨水使得诱集液溢出,导致诱集的昆虫逃逸,影响诱集效果。或者是当诱集昆虫较多时,罐内昆虫也容易从罐内逃逸。从而使得诱集昆虫的数量偏小,影响多样性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诱集罐在下雨时容易注满雨水使得诱集液溢出,导致诱集的昆虫逃逸,从而影响诱集效果的技术性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包括诱集罐,所述诱集罐的侧壁设有若干防溢孔。优选地,所述防溢孔设置在侧壁的中部。优选地,所述防溢孔为8个。优选地,所述防溢孔的直径0.1cm。优选地,还包括防逸漏斗,所述防逸漏斗嵌设于所述诱集罐内,所述防逸漏斗的宽口端与所述诱集罐口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防逸漏斗的宽口端与所述诱集罐口卡接连接。优选地,所述诱集罐口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防逸漏斗的宽口端顶部间隔设有可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若干凸体。优选地,所述防逸漏斗的高度为4.0-6.0cm,其宽口端的直径为6.5-8.5cm,其窄口端的直径为2.0-3.0cm0优选地,所述诱集罐口的直径为6.5-8.5cm,高度为8.5-12.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诱集装置在诱集罐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防溢孔,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雨水注满诱集罐,从而避免昆虫随雨水逸出;2、本实用新型在诱集罐上加装一个防逸漏斗,可以使昆虫主要集中在诱集罐侧壁和防逸漏斗之间的空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昆虫逃逸;3、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降雨等不利天气情况对地面昆虫多样性调查的影响,从而提闻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且简洁,成本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诱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诱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包括诱集罐2,诱集罐2的侧壁设有若干防溢孔3。本实用新型的诱集装置在诱集罐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防溢孔,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雨水注满诱集罐,从而避免昆虫随雨水逸出在本实例中,防溢孔3设置在侧壁的中部。防溢孔3设置为8个,该些防溢孔3的直径0.1cm。本实用新型的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还包括防逸漏斗1,防逸漏斗I嵌设于诱集罐2内,防逸漏斗I的宽口端与诱集罐口可拆卸连接。在本实例中,诱集罐口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槽,防逸漏斗的宽口端顶部间隔设有可与卡槽相配合的若干凸体。当要将防逸漏斗与诱集罐连接时,将防逸漏斗套设在诱集罐内,防逸漏斗的宽口端朝上,使防逸漏斗宽口端顶部的凸体与诱集罐口内侧的卡槽错开,当防逸漏斗的宽口端进入诱集罐后,旋转,使凸体卡入卡槽内,即可使防逸漏斗的宽口端与诱集罐口连接起来。当要将防逸漏斗与诱集罐分开时,旋转,使凸体滑出卡槽并错开,即可将防逸漏斗从诱集罐中拔出,从而将防逸漏斗与诱集罐分开。本实用新型在诱集罐上加装一个防逸漏斗,可以使昆虫主要集中在诱集罐壁和防逸漏斗之间的空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昆虫逃逸。在本实例中,防逸漏斗的高度为4.0-6.0cm,其宽口端的直径为6.5-8.5cm,其窄口端的直径为2.0-3.0cm0诱集罐口的直径为6.5-8.5cm,高度为8.5-12.5cm。应用例将本实用新型的诱集罐埋于调查实验样地地下,罐口与地表齐平;将防逸漏斗宽口端顶部的凸体卡入诱集罐口内侧的卡槽中使防逸漏斗和诱集罐组装在一起,在诱集罐内加50ml引诱剂4,其成分为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每5米设置一个。为比较诱集效果,在每一个诱集罐旁,设置一个常规诱集罐(诱集罐无防溢孔和防逸漏斗),5天后收集每个诱集罐内的昆虫,统计数量。按照上述方法,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收集常规诱集罐和本实用新型的诱集罐所诱集昆虫,统计数量。比较诱集昆虫的效果。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诱集罐诱集昆虫数量高出常用诱集罐12.09-28.80%,这种效果在小雨和中雨情况下比较明显,从表I中可见,当降雨强度为小雨时,本实用新型的诱集罐诱集的昆虫数量要比常规诱集装置高约17.11%,而当降雨强度达到中雨时,这种效果则更明显,达到28.80%ο当雨量达到大雨时,由于此时地面活动昆虫较少,加上雨量较大,防溢孔无法及时排出雨水,导致诱集液溢出,因而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表I不同降雨强度*下诱集的昆虫数量[0030]
权利要求1.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包括诱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罐的侧壁设有若干防溢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孔设置在侧壁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孔为8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孔的直径0.1cm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逸漏斗,所述防逸漏斗嵌设于所述诱集罐内,所述防逸漏斗的宽口端与所述诱集罐口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逸漏斗的宽口端与所述诱集罐口卡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罐口内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防逸漏斗的宽口端顶部间隔设有可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若干凸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逸漏斗的高度为4.0-6.0cm,其宽口端的直径为6.5-8.5cm,其窄口端的直径为2.0-3.0cm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罐口的直径为 6.5-8.5cm,高度为 8.5-12.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诱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地面小型动物诱集装置,包括诱集罐,所述诱集罐的侧壁设有若干防溢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诱集装置在诱集罐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防溢孔,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雨水注满诱集罐,从而避免昆虫随雨水逸出。
文档编号A01M1/10GK203015698SQ201220686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张天澍, 王冬生, 袁永达, 滕海媛, 常晓丽 申请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