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辊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4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辊压机辊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辊压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辊压机上的辊套。
背景技术
辊压机已广泛用于水泥工业的水泥及生料的粉磨,是继窑外预分解工艺技术之后的又一重大技术进步。辊压机的应用,不仅降低了电耗,而且提高了磨机产量、产品质量。但其挤压辊辊面磨损问题常常影响正常生产,一直备受开发商和用户重视。对于辊压机的挤压辊而言,它是辊压机的关键部件之一,由于物料是通过挤压辊的高应力挤压进行粉磨的,因此挤压辊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挤压辊的寿命是使用单位非常关心的技术指标。挤压辊的分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锻造辊、辊轴+辊套组合辊;按辊面花纹形状,可分为一字纹、棱形加硬质点耐磨花纹、棱形无硬质点耐磨花纹、圆点形硬质点耐磨花纹、锯齿形耐磨花纹、“人”字形耐磨花纹、短棒状耐磨花纹。目前,各种挤压辊辊面的耐磨花纹(如一字纹、棱形纹、人字纹等)主要采用的是在辊面堆焊耐磨材料的结构,由于堆焊的工艺特点决定了耐磨花纹存在焊接裂纹,而焊接裂纹直接影响了耐磨层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的辊压机辊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辊压机辊套,具有套体(I),所述套体(I)由合金钢制成,在套体(I)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按圆周均匀分布,两相邻凹槽(2)之间形成一字型凸棱(3);所述套体(I)的表面硬度为HRC60-64,套体(I)的心部硬度为HRC28-40。本实用新型由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的合金钢制成,套体表面的耐磨花纹即一字型凸棱不是堆焊的耐磨材料,而是与辊套自成一体,避免了因堆焊而产生的焊接裂纹。套体表面经特殊热处理具有较高的硬度,硬度达HRC60-64 ;同时心部硬度为HRC28-40,心部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强度,这样辊套的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经实践验证,辊套的使用寿命是传统结构的两倍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过盈配合套装于辊轴上,当辊面耐磨花纹磨损后,可按常规方法在用户现场进行在线堆焊耐磨花纹,再次提高了辊套的使用寿命。当辊面磨损报废后,只需更换辊套,一方面辊轴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辊套更换方便,能有效缩短用户的停机时间。所述凹槽(2)的深度⑶为5_15mm,凹槽(2)的宽度从槽底往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凹槽⑵槽口处的宽度(LI)为10-25mm。以上结构一方面加工制作容易,另一方面,凹槽的形状及规格设计合理,既能够防止凸棱在高压力下发生崩断损坏,又能够兼顾带料能力,使辊压的效率及效果均有保障。[0010]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进出料及带料,所述凹槽⑵两侧壁的顶部与凸棱⑶的顶面之间倒有圆角或45°的斜角。所述凸棱(3)顶面的宽度(L2)为10-25_。凸棱顶面的宽度过小,易造成凸棱在高压力下损坏;凸棱顶面的宽度过大,带料能力减弱,会影响辊压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凸棱顶面的宽度以10-25mm为宜,能够兼顾凸棱的强度及带料能力。作为优选,所述凹槽⑵为通槽,该凹槽⑵的两端贯通套体⑴的对应端面。作为优选,所述凹槽(2)端部的槽壁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与套体(I)对应端的端面之间形成共壁(4),所述共壁⑷顶面的宽度(L3)最小,且共壁⑷顶面的宽度(L3)为2-10mmo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因堆焊而产生的焊接裂纹,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能够确保辊压的效率及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更换方便等特点。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棍压机的棍套具有套体I,该套体I为直的圆套结构,由合金钢制成,具体选用哪种合金钢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套体I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凹槽2,凹槽2通过机加工形成,该凹槽2为通槽,凹槽2的两端贯通套体I的对应端面。所述凹槽2按圆周均匀分布,两相邻凹槽2之间形成一字型的凸棱3。如图1、图2所示,凹槽2的深度H为5-15mm,凹槽2的宽度从槽底往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凹槽2槽口处的宽度LI为10-25mm。所述凹槽2两侧壁的顶部与凸棱3的顶面之间倒有圆角或45°的斜角,凸棱3顶面的宽度L2为10-25_。所述套体I的硬度可通过热处理严格控制,套体I的表面硬度为HRC60-64,套体I的心部硬度为HRC28-40。实施例2如图3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凹槽2未将套体I的端面贯通,所述凹槽2端部的槽壁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与套体I对应端的端面之间形成共壁4,所述共壁4顶面的宽度L3最小,且共壁4顶面的宽度L3为2-10mm。
权利要求1.一种辊压机辊套,具有套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I)由合金钢制成,在套体(I)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按圆周均匀分布,两相邻凹槽(2)之间形成一字型凸棱(3);所述套体(I)的表面硬度为HRC60-64,套体(I)的心部硬度为HRC28-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机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深度(H)为5-15mm,凹槽(2)的宽度从槽底往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凹槽(2)槽口处的宽度(LI)为10_25mm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机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两侧壁的顶部与凸棱(3)的顶面之间倒有圆角或45°的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压机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3)顶面的宽度(L2)为10-25mmo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辊压机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为通槽,该凹槽(2)的两端贯通套体(I)的对应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辊压机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端部的槽壁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与套体(I)对应端的端面之间形成共壁(4),所述共壁(4)顶面的宽度(L3)最小,且共壁(4)顶面的宽度(L3)为2-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压机辊套,具有套体(1),所述套体(1)由合金钢制成,在套体(1)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按圆周均匀分布,两相邻凹槽(2)之间形成一字型凸棱(3);所述套体(1)的表面硬度为HRC60-64,套体(1)的心部硬度为HRC28-40。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因堆焊而产生的焊接裂纹,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能够确保辊压的效率及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更换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B02C4/30GK202983766SQ2012206962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胡沿东, 魏光陆, 王晓亮, 李凤昌, 任秉林, 唐文 申请人:重庆京庆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