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观赏梅树的花期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梅树的花期调控方法,具体说是ー种通过调控单株观赏梅树树冠局部温度,从而调控梅花花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梅原产中国,梅花冰清玉洁,富有“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意境,很好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观点,在园林应用中,具有独特的造景功能。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以南京梅花山为典型代表,北京植物园“梅岭”、郑州的“岳岭梅谷”、青岛的“梅花谷”等以梅为特色的景点,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梅花对温度极为敏感,同一品种梅花开花迟早和花期的长短易受温度的波动而变化,一般暖冬开花早,冷冬开花迟。开花期间,温度低,花期长;温度高,花期短。而春季气温变化频繁,变幅剧烈,因而梅花花期早晩及长短极不稳定,正常情况下,在南京地区2月上旬进入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入最佳观赏期。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盛花期前后相差可达20-30天。梅的最佳观赏期因收到温度的变化而难以确定,常常给相关旅游景点的经营管理造成极大不便。例如,第十五届南京国际梅花节提前I月宣布定于2012年2月22日举办开幕式,当地相关部门广邀海内外宾朋前来參加该市春节后第一个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但由于当年I月份持续低温阴雨,开幕式当天ー朵梅花也没开,完全打乱了当地政经部门的节奏,未能收到预期效果;部分晚花品种,也会在某些年份,因为3月中旬温度偏高,开放提前、花期缩短,影响观赏效果。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观赏梅为特色的旅游景点,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造价低廉、效果稳定的人工控制观赏梅花期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造价低廉、效果稳定的人工控制观赏梅花期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观赏梅树的花期调控方法,该方法是在12月中旬,梅树进入越冬期时,根据需要调控花期的梅花树冠的大小,采用适当材质和颜色的圆形无纺布,通过若干细布条或拉链进行拼合,做成一个布罩,罩住整株梅树的树冠,从而调控梅树树冠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起到提早或延迟花期的作用。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本发明采用植物纤维无纺布。该材料透水率适宜、遮光率较大,质量较轻,保温效果好,机械强度较大,有较为明显的抗老化、防风作用,比普通的草帘、草苫、农膜相比,具有保温效果显著、重量轻,管理方便的优点;易于降解,环保性好。作为本发明的另ー改进,本发明根据不同的花期调控目的,通过选择不同的无纺布顔色和厚度,达到提早或延迟花期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的大棚、温室等手段相比,本发明可以在规模为10亩-100亩的露地梅林中实大面积施,并且不受地形起伏的制约;成本显著降低。经过实践对比,使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选用不同材料,可以使布罩内的梅树树冠温度与露地的对照株在I月份温度提高4-8で,从而提早花期;也可以使布罩内的梅树树冠温度在3月下旬,树冠内温度与露地相比,温度下降2-5°C,实现延迟花期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ー种早花观赏梅树“南京红”的花期调控方法,该方法是使用厚度为40克每平方米的银灰色植物纤维无纺布作为布罩材质。其中,该早花梅树的具体花期调控方法如下:在12月下旬,气温下降至0°C以下时,配合修剪措施,将上述材质的布罩覆盖在整株梅花的树冠上。梅树主干悬挂温度表,温度表探头悬挂于树冠内部,用以检测遮罩后的树冠内部温度。其中,每隔十天,通过布罩的间隙,观察梅花的花芽形态变化。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采用厚度为200克每平方米的银灰色植物纤维无纺布作为布罩材质。实施例3:—种晚花观赏梅树“别角晚水”的花期调控方法,该方法是使用厚度为20克每平方米的黒色植物纤维无纺布作为布罩材质。
其中,该早花梅 树的具体花期调控方法如下:在2月下旬,气温开始回升时,配合修剪措施,将上述材质的布罩覆盖在整株梅花的树冠上。梅树主干悬挂温度表,温度表探头悬挂于树冠内部,用以检测遮罩后的树冠内部温度。其中,每隔十天,通过布罩的间隙,观察梅花的花芽形态变化。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使用厚度为40克每平方米的黑色植物纤维无纺布作为布罩材质。与对照株相比,2012年早春,各实施例的树冠温度变化与花期变化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观赏梅树的花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不同顔色和材质的无纺布作为树冠的遮罩物 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赏梅树的花期调控方法,该方法是使用植物纤维无纺布对观赏梅花的树冠进行覆盖,实现提前或延迟花期的目的。本发明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的大棚、温室等手段相比,本发明可以在规模为10亩-100亩的露地梅林中实大面积施,并且不受地形起伏的制约;成本显著降低。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098664SQ20131006511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郭立春, 张宇实, 杨毅强 申请人:南京中山园林梅花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