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调控牡丹花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牡丹花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曾是唐、宋、清三朝的“国花”,也是当今“国花”的首选对象;其花可观赏,根可入药,种可榨油;文化内涵丰富,象征着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社会和谐;被誉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倍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我国是牡丹的发源地,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所有的野生种和世界三分之二的栽培品种,是世界牡丹栽培中心。我国目前大田种植或盆栽的牡丹,通常一年仅能开花一次,且花期很短,单株自然花期仅有5-6天,所谓“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目前的牡丹花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并严重影响牡丹的商品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控牡丹花期的方法,该方法可延长牡丹花期、使同株牡丹连续开两次花。
本发明所提供的调控牡丹花期的方法,是选取二年生以上、花芽饱满的牡丹植株,在0-4℃冷藏2-8周打破其顶端花芽休眠,进行开花管理,在含苞待放时或花盛开后,在枝条上未萌动花芽的上部进行短截,再进行开花管理。
所述打破其顶端花芽休眠是在要求开花时间前70-110天开始冷藏。
所述短截是在枝条上未萌动花芽的上部1cm处短截。短截时间依栽培用途而定,如用于切花生产,则可在含苞待放时进行;如用于盆花观赏,则待花盛开后进行。
上述方法中,在枝条上未萌动花芽的上部进行短截可打破顶端优势,改变生长极性,促进下部未萌动花芽萌动,促其第二次开花。
所述方法中,所述开花管理为每天8-12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000-8000lx,每天12-16小时黑暗,光照温度16-20℃,黑暗温度12-15℃,相对湿度为60%-80%。
本发明的调控牡丹花期的方法,特别适合于秋季当年生枝条上花芽分化数量多且自上而下均分化为花芽的牡丹品种,包括‘如花似玉’、‘海黄’、‘百花展笑’、‘冠群芳’等品种。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所得,一些牡丹品种同一枝条上不同位置的花芽与休眠解除所需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利用这一特性,先解除顶端芽位的休眠状态,促其第一次开花。花芽分化的状况(数量的多少与梯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牡丹的开花,当花芽分化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分化梯度(同一时间、同一枝条上自上而下的花芽分化的差异程度)越大的品种二次开花的成花率越小;相反,花芽分化梯度越小的品种二次开花的成花率越大。
所述牡丹植株最好含二个以上枝条。
本发明的调控牡丹花期的方法,特别适合于盆栽牡丹。
所述牡丹的栽培基质可为园土、草碳土和有机肥按照5∶4∶1的质量比混匀得到的基质。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通过冷藏处理先解除顶端芽位的休眠状态,当第一次开花后,在未萌动花芽的上部进行短截,改变生长极性,促进下部花芽萌动,促其第二次开花。该方法可使同株盆栽牡丹1-4月份连续二次开花(满足新年、新春佳节期间赏花),且花叶协调,有高的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该方法的普及推广,将大大延长牡丹花期,增加牡丹观赏性,促进我国民族花卉牡丹产业化发展。
图1为‘如花似玉’第一次开花照片图2为‘如花似玉’第二次开花照片图3为‘海黄’第一次开花照片图4为‘海黄’第二次开花照片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调控牡丹‘如花似玉’的花期品种情况中原牡丹品种‘如花似玉’cv.Ru Hua Si Yu(该品种为山东菏泽百花园1985年育出,已有一定的商品量,可在山东菏泽购买)。花型菊花型,花色粉色〔73-C,该数据是使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的色卡RHSCC(Royal HorticulturalSociety Colour Chart)测得〕。
连续开花培育步骤如下1)选苗选取二年生、二个枝条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花芽饱满的植株。
2)解除休眠11月20日将其放入冷库(温度2-4℃),冷藏处理两个星期,解除花芽休眠。
3)定植12月4日选用园土∶草碳土∶有机肥(5∶4∶1)为栽培基质,(20×30cm)以上的花盆定植。
4)管理温室促成栽培,每天8-12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000-8000lx,每天12-16小时黑暗,光照温度16-20℃,黑暗温度12-15℃,相对湿度为60%-80%。
5)一次开花12月28日前后花芽开始萌动,萌动后花芽开始生长发育,经过显蕾期、立蕾期、风铃期、圆桃期、平桃期、破绽期、开花期几个物候期,经7周左右的时间,第一次开花,时间集中在春节前后。一次成花率100%。第一次开花品质花径13×4cm(横径×纵径),花瓣数73枚,叶面积55.85cm2,促成栽培一次开花花色(76-B),应用花色测定的数字化方法—分光色差计(Spectrophotometer)NF333测得L*、a*、b*、c*(66.20,9.98,-5.16,11.45,L*、a*、b*、c*代表色系的明度、色相a、色相b、彩度c)。
6)修剪修剪时间依栽培用途而定,如用于切花生产,则可在含苞待放时进行;如用于盆花观赏,则待花盛开后进行。修剪方法为在枝条上未萌动花芽的上部1cm处短截。
7)二次开花修剪后,要施肥一次,整枝、拿芽,去除细弱枝,保留强枝,每个枝条保留1-2个花芽,其余应全部剪除,集中养分,又经7周左右的时间即第二次开花,时间大致集中在3月中旬。二次成花率80%以上。第二次开花品质花径14×4cm,花瓣数55枚,叶面积150.79cm2。二次开花花色(75-C),L*、a*、b*、c*(65.60,11.47,-5.16,12.59)。
连续两次开花花瓣均多轮,由外向内逐渐缩小;端部色淡,基部具有紫色晕斑;花梗硬而长,直立,花朵直上。虽然花色和自然开花时稍有差别,但总体观赏效果良好,实验证明该品种一次成花率100%,二次成花率达80%以上。
实施例2、调控牡丹‘海黄’的花期品种情况美国牡丹品种‘海黄’(High Noon该品种由美国1952年育出,我国1999年引进,已有一定的商品量,可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购买)。花型菊花型,花色黄色(3-C)。
连续开花培育步骤如下1)选苗选取二年生、二个枝条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花芽饱满的植株。
2)解除休眠11月20日将其放入冷库(温度2-4℃),冷藏处理两个星期,解除花芽休眠。
3)定植12月4日选用园土∶草碳土∶有机肥(5∶4∶1)为栽培基质,(20×30cm)以上的花盆定植。
4)管理温室促成栽培,每天8-12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000-8000lx,每天12-16小时黑暗,光照温度16-20℃,黑暗温度12-15℃,相对湿度为60%-80%。
5)一次开花1月5日前后花芽开始萌动,萌动后花芽开始生长发育,经过显蕾期、立蕾期、风铃期、圆桃期、平桃期、破绽期、开花期几个物候期,经8周左右的时间,第一次开花,时间集中在2月中下旬(图3)。一次成花率100%。第一次开花品质花径13×4cm(横径×纵径),花瓣数40枚,叶面积111.17cm2,促成栽培一次开花花色(3-C),应用分光色差计NF333测得L*、a*、b*、c*(74.42,-11.83,28.90,31.24)。
6)修剪修剪时间依栽培用途而定,如用于切花生产,则可在含苞待放时进行;如用于盆花观赏,则待花盛开后进行。修剪方法为在枝条上未萌动花芽的上部1cm处短截。
7)二次开花修剪后,要施肥一次,整枝、拿芽,去除细弱枝,保留强枝,每个枝条保留1-2个花芽,其余应全部剪除,集中养分,又经8周左右的时间即第二次开花,时间大致集中在3月底至4月初(图4)。二次成花率80%以上。第二次开花品质花径11×4cm,花瓣数33枚,叶面积133.49cm2。二次开花花色(2-C),L*、a*、b*、c*(74.25,-6.87,22.52,24.60)。
连续两次开花花瓣均多轮,端部色淡,基部具有茶褐色斑纹。虽然花色和自然开花时稍有差别,但总体观赏效果良好,实验证明该品种一次成花率100%以上,二次成花率达80%。
权利要求
1.一种调控牡丹花期的方法,是选取二年生以上、花芽饱满的牡丹植株,在0-4℃冷藏2-8周打破其顶端花芽休眠,进行开花管理,在含苞待放时或花盛开后,在枝条上未萌动花芽的上部进行短截,再进行开花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破其顶端花芽休眠是在要求开花时间前70-110天开始冷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截是在枝条上未萌动花芽的上部1cm处短截。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花管理为每天8-12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000-8000lx,每天12-16小时黑暗,光照温度16-20℃,黑暗温度12-15℃,相对湿度为6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为花芽分化梯度小、开花品质好的牡丹品种。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芽分化梯度小、开花品质好的牡丹品种为‘如花似玉’、‘海黄’、‘百花展笑’或‘冠群芳’品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植株含二个以上枝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为盆栽牡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的栽培基质为园土、草碳土和有机肥按照5∶4∶1的质量比混匀得到的基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牡丹花期的方法。该方法,是选取二年生以上、花芽饱满的牡丹植株,在0-4℃冷藏2-8周打破其顶端花芽休眠,进行开花管理,在含苞待放时或花盛开后,采取措施促进未萌动花芽萌动,再进行开花管理。本发明的方法可使盆栽牡丹1-4月份期间连续开花二次以上,且花叶协调,大大提高了牡丹的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
文档编号A01G7/06GK1849866SQ20061001210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5日
发明者刘政安, 姜卓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