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盘输送转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5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育秧盘输送转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是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育秧盘输送转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秧盘传输初步实现机械化,如申请号为201020193103.3的发明专利公布了秧盘输送装置,解决了人力挑秧的问题,但存在着不适宜工厂化应用的缺陷,同时还存在着只能直线传输、不能拐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育秧盘输送转弯装置,解决育秧盘在传输过程中需要人力拐弯的缺陷。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育秧盘输送的工作效率,机械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操作成本。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育秧盘输送转弯装置,包括导轨、连接杆、主动轮、电机一、传输带、从动轮、横杆、凸轮、橡皮圈、电机二和电机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设置在连接杆上,并通过电机一转动,所述的传输带设置在主动轮上,育秧盘在传输带上前行,所述的从动轮设置在导轨内侧,并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增加了育秧盘传输的平稳性,避免育秧盘因偏重而跌落的现象,所述的横杆设置在连接杆上,并通过电机二转动,所述的凸轮设置在横杆上,凸轮随着连接杆转动,且凸轮的转速大于主动轮的转速,使育秧盘逐渐的改变前进的方向,所述的橡皮圈设置在凸轮上,增加了摩擦力,使育秧盘更轻易的转弯,电机三带动主动轮、传输带旋转,育秧盘继续前进,从而完成了育秧盘的转弯,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所述的从动轮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所述的凸轮,其数量为3-6个,并且其转速大于主动轮的转速。进一步,所述的橡皮圈设置在凸轮上,每个凸轮上的橡皮圈数量为2-4个。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对育秧盘传输的机械化操作,并可自动转弯,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明显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适用于工厂化秧盘。


图1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凸轮左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凸轮主视图。图中:1.导轨、2.连接杆、3.主动轮、4.电机一、5.传输带、6.从动轮、7.横杆、
8.凸轮、9.橡皮圈、10.电机二、11.电机三。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种育秧盘输送转弯装置,包括导轨1、连接杆2、主动轮3、电机一 4、传输带5、从动轮6、横杆7、凸轮8、橡皮圈9、电机二 10和电机三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I通过连接杆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主动轮3设置在连接杆2上,并通过电机一 4转动,所述的传输带5设置在主动轮3上,育秧盘在传输带5上前行,所述的从动轮6设置在导轨I内侧,并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增加了育秧盘传输的平稳性,避免育秧盘因偏重而跌落的现象,所述的横杆7设置在连接杆2上,并通过电机二 10转动,所述的凸轮8设置在横杆7上,其数量为4个,凸轮8随着连接杆2转动,且凸轮8的转速大于主动轮I的转速,使育秧盘逐渐的改变前进的方向,所述的橡皮圈9设置在凸轮8上,每个凸轮8上的橡皮圈9为2个,增加了摩擦力,使育秧盘更轻易的转弯,电机三11带动主动轮、传输带旋转,育秧盘继续前进,从而完成了育秧盘的转弯,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工厂化秧盘。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涉及 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育秧盘输送转弯装置,包括导轨、连接杆、主动轮、电机一、传输带、从动轮、横杆、凸轮、橡皮圈、电机二和电机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设置在连接杆上,并通过电机一转动,所述的传输带设置在主动轮上,所述的从动轮设置在导轨内侧,所述的横杆设置在连接杆上,并通过电机二转动,所述的凸轮设置在横杆上,所述的橡皮圈设置在凸轮上;所述的从动轮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凸轮,其数量为3-6个,并且其转速大于主动轮的转速;所述的橡皮圈设置在凸轮上,每个凸轮上的橡皮圈数量为2-4个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育秧盘输送转弯装置,包括导轨、连接杆、主动轮、电机一、传输带、从动轮、横杆、凸轮、橡皮圈、电机二和电机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设置在连接杆上,并通过电机一转动,所述的传输带设置在主动轮上,所述的从动轮设置在导轨内侧,所述的横杆设置在连接杆上,并通过电机二转动,所述的凸轮设置在横杆上,所述的橡皮圈设置在凸轮上。本发明实现了对育秧盘传输的机械化操作,并可自动转弯,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明显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适用于工厂化秧盘。
文档编号A01C11/02GK103231889SQ20131017796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5日
发明者卢国孝, 吴义顺 申请人:卢国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