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其套养方法

文档序号:226429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其套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方法,包括浮网和蟹笼,所述浮网包括浮框和网片,所述浮框是一个封闭多边形框架,所述浮框下面安装有浮子,所述浮子成条状连接在浮框的框架上,所述浮框周边围绕安装有一圈网片,所述网片围成一个上方开口的容器、上方开口与浮框的形状相配,所述浮子上放置有蟹笼,所述蟹笼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蟹笼上配有盖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在网箱上层,单个体笼养青蟹,避免了青蟹的相互残杀,成活率达95%;另外饵料得到充分利用,废物残余少,增强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渔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完成了渔业的碳汇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其套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鱼、蟹立体化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其套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全球气候变暖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为缓解变暖趋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海洋生态系统立体化养殖是海洋生态系统水平的绿色低碳养殖模式。该模式通过优化海洋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利用不同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碳汇效率,最终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0003]大黄鱼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大黄鱼以沿海网箱养殖为主,虽然弥补了野生大黄鱼资源匮乏所带来的不足,但存在水体未得到充分利用,鱼种容易跃出箱外,光照过强影响大黄鱼生长及摄食等问题。青蟹作为传统的海水养殖品种,具有生长迅速、肉质鲜美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点;青蟹具较强好斗性,相互残杀是影响其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发明在网箱垂直层面,实行立体开发,网箱上层单个体笼养青蟹,可避免自相残杀,成活率高;网箱内养殖大黄鱼,能有效遮光,保持网箱内水环境稳定,有效避免大黄鱼跃出箱外;大黄鱼还可以摄食青蟹养殖中多余的饵料,本装置及方法增加了海域利用的有效率,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增强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渔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完成了渔业的碳汇功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及其套养方法,饵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方法。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包括浮网和蟹笼,所述浮网包括浮框和网片,所述浮框是一个封闭多边形框架,所述浮框下面安装有浮子,所述浮子成条状连接在浮框的框架上,所述浮框周边围绕安装有一圈网片,所述网片围成一个上方开口的容器、且上方开口与浮框的形状相配,所述浮子上放置有蟹笼,所述蟹笼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蟹笼上配有盖子。
[0006]所述浮框成矩形,所述浮子沿着浮框长边方向布置。
[0007]所述浮框、浮子、蟹笼和盖子由竹或木材料制成。
[0008]所述网片为质地柔软的无结节网、网目大小为20到35毫米网目。
[0009]所述蟹笼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16厘米,由竹或木材料制成。
[0010]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的大黄鱼、青蟹套养方法,步骤如下:
[0011](A)选择在风浪小的海区进行养殖,所述海区上游无工业“三废”污染源,所述海区水深在6米以上,所述海区底质为泥沙质,所述海区年表层水温在8-30°C间、盐度在20%-25%,透明度在1.0米;·[0012](B)所述网片围成3.2米X3.2米X3.5米的长方体养殖区域,鱼种放入所述区域内的规格为100-150克;
[0013](C)投放大黄鱼鱼苗种、青蟹蟹苗,选用近海区培育的鱼种和蟹种,所述大黄鱼鱼苗和青蟹蟹苗无携带病原体、体型匀称、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
[0014](D)喂养:每天投喂2次饵料,于早上和傍晚各投喂I次;当天的投喂量与前I天的摄食情况、天气、水色和潮流变化向匹配;所述饵料主要为冷鲜小杂鱼;
[0015](E)每天早、中、晚3次检查鱼种情况,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养殖区域防止缺氧;
[0016](F)随着大黄鱼的生长,通过分选保持养殖区域内鱼种的合理密度,同时调整养殖区域不同规格的鱼种,进行重新布置,使投放同一个养殖区域内的鱼种规格一致;
[0017](G)不定期进行换洗各种易附生在网片上的藻类容,保持网眼不被阻塞水流畅通。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在网箱上层,单个体笼养青蟹,避免了青蟹的相互残杀,成活率达95%;另外饵料得到充分利用,废物残余少,增强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渔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完成了渔业的碳汇功能。因此,本发明是一种高产高效,生态健康的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浮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发明蟹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4]如图1至3所示,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包括浮网和蟹笼4,所述浮网包括浮框I和网片3,所述浮框I是一个封闭多边形框架,所述浮框I下面安装有浮子2,所述浮子2成条状连接在浮框I的框架上,所述浮框I周边围绕安装有一圈网片3,所述网片3围成一个上方开口的容器、且上方开口与浮框I的形状相配,所述浮子2上放置有蟹笼4,所述蟹笼4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蟹笼4上配有盖子5。
[0025]所述浮框I成矩形,所述浮子2沿着浮框I长边方向布置。
[0026]所述浮框1、浮子2、蟹笼4和盖子5由竹或木材料制成。
[0027]所述网片3为质地柔软的无结节网、网目大小为20到35毫米网目。
[0028]所述蟹笼4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16厘米,由竹或木材料制成。
[0029]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的大黄鱼、青蟹套养方法,步骤如下:
[0030](A)选择在风浪小的海区进行养殖,所述海区上游无工业“三废”污染源,所述海区水深在6米以上,所述海区底质为泥沙质,所述海区年表层水温在8-30°C间、盐度在20%-25%,透明度在1.0米;
[0031](B)所述网片3围成3.2米X3.2米X3.5米的长方体养殖区域,鱼种放入所述区域内的规格为100-150克;
[0032](C)投放大黄鱼鱼苗种、青蟹蟹苗,选用近海区培育的鱼种和蟹种,所述大黄鱼鱼苗和青蟹蟹苗无携带病原体、体型匀称、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
[0033](D)喂养:每天投喂2次饵料,于早上和傍晚各投喂I次;当天的投喂量与前I天的摄食情况、天气、水色和潮流变化向匹配;所述饵料主要为冷鲜小杂鱼;
[0034](E)每天早、中、晚3次检查鱼种情况,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养殖区域防止缺氧; [0035](F)随着大黄鱼的生长,通过分选保持养殖区域内鱼种的合理密度,同时调整养殖区域不同规格的鱼种,进行重新布置,使投放同一个养殖区域内的鱼种规格一致;
[0036](G)不定期进行换洗各种易附生在网片3上的藻类容,保持网眼不被阻塞水流畅通。
[0037]运用本发明专利,大黄鱼经19个月的养殖,平均规格达到500克/尾,养成成活率约50%,成品鱼体体色更接近天然,色泽度好,呈金黄色,肉质更鲜美,养殖过程病害少;经过50天的养殖,收获商品蟹400克/只,成活率达95%,肉蟹和膏蟹肥满度达90%以上,投入产出比1:5,取得了较高的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包括浮网和蟹笼(4),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网包括浮框(I)和网片(3),所述浮框(I)是一个封闭多边形框架,所述浮框(I)下面安装有浮子(2),所述浮子(2)成条状连接在浮框(I)的框架上,所述浮框(I)周边围绕安装有一圈网片(3),所述网片(3)围成一个上方开口的容器、且上方开口与浮框(I)的形状相配,所述浮子(2)上放置有蟹笼(4),所述蟹笼(4)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蟹笼(4)上配有盖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I)成矩形,所述浮子(2 )沿着浮框(I)长边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I)、浮子(2)、蟹笼(4)和盖子(5)由竹或木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3)为质地柔软的无结节网、网目大小为20到35毫米网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蟹笼(4)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16厘米,由竹或木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意一种大黄 鱼、青蟹立体化养殖装置的大黄鱼、青蟹套养方法,步骤如下: (A)选择在风浪小的海区进行养殖,所述海区上游无工业“三废”污染源,所述海区水深在6米以上,所述海区底质为泥沙质,所述海区年表层水温在8-30°C间、盐度在20%-25%,透明度在1.0米; (B)所述网片(3)围成3.2米X3.2米X3.5米的长方体养殖区域,鱼种放入所述区域内的规格为100-150克; (C)投放大黄鱼鱼苗种、青蟹蟹苗,选用近海区培育的鱼种和蟹种,所述大黄鱼鱼苗和青蟹蟹苗无携带病原体、体型匀称、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 (D)喂养:每天投喂2次饵料,于早上和傍晚各投喂I次;当天的投喂量与前I天的摄食情况、天气、水色和潮流变化向匹配;所述饵料主要为冷鲜小杂鱼; (E)每天早、中、晚3次检查鱼种情况,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养殖区域防止缺氧; (F)随着大黄鱼的生长,通过分选保持养殖区域内鱼种的合理密度,同时调整养殖区域不同规格的鱼种,进行重新布置,使投放同一个养殖区域内的鱼种规格一致; (G)不定期进行换洗各种易附生在网片(3)上的藻类容,保持网眼不被阻塞水流畅通。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651202SQ20131065435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宋炜, 马凌波, 张凤英, 蒋科技, 马春艳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