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2788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田埂上的开口槽座、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所述开口槽座包括进水门槽、右插座体、左插座体和底插座,右插座体、左插座体和底插座围合成上端开口的进水门槽,在开口槽座上设有两道插口槽,在两道插口槽中分别插有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由于在沿田埂上预埋了该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能对水田实现了精准灌溉,控制排水,不需重复在田埂上挖掘与填堵,保持田间水层,简便易行且可推广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农民控水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管控时间,杜绝了田埂漏水,能根据水稻生长各个时期对进排水进行田间水层的有效控制,提高农业用水的水利用率,杜绝水资源浪费。
【专利说明】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田灌溉领域,尤其涉及水田进排水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象愈发凸显,各行各业都在推行节水技术,而农业用水面广量大,由于我国现有的农田灌溉设施落后,加上农业用水管理粗放,据报导,目前我国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不足50%,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0003]2012年I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农田灌溉基础实施,实现对农田灌溉的有效管控,节约农业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势在必行。
[0004]在推行现代新型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实行农田的精准灌溉是实现节水灌溉的必然要求,对农田灌溉,尤其是水田的进排水方式进行精准控制是优化灌溉管理的基础。
[0005]在我国的水稻种植地区,对水稻田进行有效的水位管控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农民对水稻田的水位管理都采用铁锹挖掘田埂的方法进行引水灌溉或排水除溃:当需要向稻田进水灌溉时,将田埂挖开一个缺口将水渠内的水引入水田中,当稻田进水达到要求时,再从田中挖取土块将田埂缺口堵实,从而使稻田保持预定的水层厚度。这种灌溉控水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且广泛使用至今,但这种传统灌溉控水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0006]每次进水灌溉和排水都需要农民使用铁锹不断对田埂进行挖缺口和填实,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会影响田埂的保水性能,极易产生田埂渗漏,直接影响到水稻田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这种灌溉进排水控制方式在田埂上挖掘出的缺口深浅不一,与管理农民的主观意志有关,不仅影响到进水排水的时间,很难控制水田的水层深度,而且在需烤田时,田中积水放不尽,不能达到烤田阻止水稻无序分蘖的效果,更不能满足稻田各个时期的统一灌溉进排水管理要求;为了实现对水稻田进行进排水有效管控, 申请人:经过与农民深入交流探讨,并参与水稻田控水实践活动,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水稻田统一进排水管理的控制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农民无需扛锹挖沟即可轻便地对农田进行进排水灌溉控制,既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又能防止田埂被反复挖填导致保水性能差,产生意外漏水,节约农田灌溉用水。
[0008]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田埂上的开口槽座、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所述开口槽座包括进水门槽、右插座体、左插座体和底插座,右插座体、左插座体和底插座围合成上端开口的进水门槽,在开口槽座的进水门槽内侧,沿田埂的宽度方向设有两道插口槽,在两道插口槽中分别插有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全封手提闸门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进水门槽的高度,半封手提闸门的高度尺寸为进水门槽高度的1/5?4/5,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的横向截面形状与尺寸与进水门槽在插口槽处的横截面形状与尺寸相对应,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的三条侧边沿厚度方向的纵向截面形状与插口槽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对应。
[0010]进一步,插口槽沿槽宽方向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U形。
[0011 ] 进一步,在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上设有把手。
[0012]进一步,把手为纵向截面形状为内凹的矩形槽、7型槽、或U形槽。
[0013]进一步,在开口槽座与田埂接触的外表面上设有咬合凸体。
[0014]进一步,其中全封手提闸门的高度尺寸等于进水门槽的高度,半封手提闸门的高度尺寸为进水门槽高度的1/2。
[0015]由于在沿田埂上预埋了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能对水田实现了精准灌溉,控制排水,推行了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的步骤,无需在田埂上挖掘引水缺口来引水灌溉与排水除溃,不需重复在田埂上挖掘与填堵,保持田间水层。在开口槽座与田埂结合的外表面上设有咬合凸体,使得开口槽座与田埂土层咬合更紧密,结合更牢固,田埂土层与开口槽座不会造成脱层和起缝等现象,在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上设置有拉手,拉手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内凹的矩形、7型或U形,这样方便于全封手提闸门和半封手提闸门手的提取和插放。这种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使得灌溉排水方式简便易行且可推广使用,农民在进行田间水控管理时不需使用铁锹对田埂进行挖沟或填实就能方便轻松地完成进排水控制,且田间水位可控。极大地降低了农民控水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管控时间;其次,这种方式不会破坏田埂,保护了田埂保水性能,杜绝田埂漏水,能根据水稻生长各个时期对进排水进行田间水层的有效控制,为水田实行精准进排水灌概统一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提闻农业用水的水利用率,杜绝水资源浪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0018]图3为开口槽座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4为图3的俯视图;[0020]图5为全封手提闸门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6为图5的的B-B剖视图;[0022]图7?图9为插口槽横截面三种典型结构不意图;[0023]图中,1-开口槽座;2_全封手提闸门;3_半封手提闸门;4-手把;5_田埂;11_进水门槽;12_右插座体;13_左插座体;14_底插座;15_插口槽;16_咬合凸体。【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0025]一种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如图1?图9所示,由固定在田埂5上的开口
槽座1、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组成,所述开口槽座I包括进水门槽11、右插座体12、左插座体13和底插座14,右插座体12、左插座体13和底插座14围合成上端开口的进水门槽11,在开口槽座I的进水门槽11内侧,沿田埂5的宽度方向设有两道插口槽15,在开口槽座I与田埂接触的外表面上设有咬合凸体16,在两道插口槽15中分别插有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全封手提闸门2的高度尺寸等于进水门槽11的高度,半封手提闸门3的高度尺寸为进水门槽11高度的1/2,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的横向截面形状与尺寸与进水门槽11在插口槽15处的横截面形状与尺寸相对应,进水门槽11在插口槽15处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放的梯形,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的三条侧边沿厚度方向的纵向截面形状与插口槽15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对应,插口槽15沿槽宽方向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在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上设有把手4,把手4为纵向截面形状为内凹的7型槽。
[00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如下:在与水源相邻的田埂5上预填开口槽座1,使开口槽座I的外表面的咬合凸体16与田埂5密实性连为一体,在开口槽座I的进水门槽11内侧沿田埂5的宽度方向开设的两道插口槽15内分别插入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当需要向田内进水灌溉时,将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全部抽出来放在田埂5上,当田间的水层达到预定厚度后插上全封手提闸门2,并用田间淤泥对全封手提闸门2与插口槽15结合缝进行填实密封,对水田进行保水;在水稻进入浅水培育期时,插上半封手提闸门3,抽出全封手提闸门2,降低田间水位,当水稻进入烤田期时,将半封手提闸门3抽出,放尽田地间积水,满足烤田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田埂(5)上的开口槽座(I)、全封手提闸门(2 )和半封手提闸门(3 ),所述开口槽座(I)包括进水门槽(11)、右插座体(12)、左插座体(13)和底插座(14),右插座体(12)、左插座体(13)和底插座(14)围合成上端开口的进水门槽(11),在开口槽座(I)的进水门槽(11)内侧,沿田埂的宽度方向设有两道插口槽(15 ),在两道插口槽(15 )中分别插有全封手提闸门(2 )和半封手提闸门(3 ),全封手提闸门(2)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进水门槽(11)的高度,半封手提闸门(3)的高度尺寸为进水门槽(11)高度的1/5?4/5,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的横向截面形状与尺寸与进水门槽(11)在插口槽(15)处的横截面形状与尺寸相对应,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的三条侧边沿厚度方向的纵向截面形状与插口槽(15)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插口槽(15)沿槽宽方向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全封手提闸门(2)和半封手提闸门(3)上设有把手(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把手(4)为纵向截面形状为内凹的矩形槽、7型槽、或U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开口槽座(I)与田埂(5)接触的外表面上设有咬合凸体(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田预制灌溉进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全封手提闸门(2)的高度尺寸等于进水门槽(11)的高度,半封手提闸门(3 )的高度尺寸为进水门槽(11)高度的
【文档编号】A01G25/16GK203399577SQ201320472275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王卓民, 常丹 申请人:王卓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