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97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种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三元复配;有效成分占该杀虫组合物总重的5~40%;其中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5):(1~5):(2~7)。该种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蚜虫、粉虱、叶蝉、蓟马。
【专利说明】-种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 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噻虫嗪,英文通用名称thiamethoxam,化学名称3-(2-氯-5噻唑基甲基)-5-甲 基-N-硝基-4H-1,3, 5-四氢。噻虫嗪属于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 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导致害虫 麻痹死亡。噻虫嗪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对同翅目、缨翅目等活性高、药效迅速 和持效期长,但由于多年的不合理使用,害虫对其产生抗性,从而防效降低。
[0003] 噻嗪酮,英文通用名称buprofezin,化学名称2-叔丁亚氨基-3-异丙基-5-苯 基-3, 4, 5, 6-四氢-2H-1,3, 5-噻二嗪-4-酮。噻嗪酮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新型选择 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 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缓慢死亡,一般施药后3?7天显效;对成虫没有直接的杀伤 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卵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对 飞虱、叶蝉、蚜虫、介壳虫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达30天以上。
[0004] 毒死蝶,英文通用名称Chlorpyrifos,化学名称0, 〇-二乙基-〇-3、5、6_三 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毒死蜱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适用 于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苜蓿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
[0005] 在农业生产中,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蝽蟓等发生代数多、虫口数 量大、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因此,新烟碱类杀虫剂市场应用广、用量大,但是随使用次数和使 用量不断增加,从而诱发害虫的抗药性、缩短使用寿命、造成农药的残留及环境污染等系列 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虫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在室内筛选和 田间药效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目前 尚无以上三者复配及其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用于防治刺 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同时提供该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同翅目害虫上的应用,特 别是防治蚜虫、粉虱、叶蝉、蓟马的杀虫药物上的应用。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 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三元复配;有效成分占该杀虫组合物总重的5?40% ;其中噻虫 嗪、噻嗪酮和毒死蝶的重量百分比为(1?5) : (1?5) : (2?7)。
[0008] 所述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1:3。
[0009] 所述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2:3。
[0010] 所述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2:1:3。
[0011] 所述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1:4。
[0012] 所述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2:4。
[0013] 所述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2:1:4。
[0014] 所述有效成分占该杀虫组合物总重的15?30%。
[0015] 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制剂为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
[0016] 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的应用,用于防治苜蓿、蔬菜、茶叶、 果树作物的蚜虫、粉虱、叶蝉、蓟马、盲蝽象。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经 过对苜蓿蚜虫的毒力测定试验证明,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质量比为1:1: 3、1:2: 3、 2:1: 3、1:1: 4、1:2: 4、2:1:4时,其共毒系数为123. 8?178. 69,增效效果较好,三者质量比 为1:1:4、2:1:3、2 :1:4时,共毒系数皆达173以上,其中2:1:3增效效果最为明显,详见表 1〇
[0018] 表1 :噻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对苜蓿蚜虫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
[0019]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噻虫嗪、噻嗪 酮和毒死蜱三元复配;有效成分占该杀虫组合物总重的5?40%;其中噻虫嗪、噻嗪酮和毒 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5) :(1?5) : (2?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 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 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2: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 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2: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 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1: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 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1:2: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 虫嗪、噻嗪酮和毒死蜱的重量百分比为2:1:4。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 效成分占该杀虫组合物总重的15?30%。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 虫组合物的制剂为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或乳油。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组合物的应用,用于防治苜 蓿、蔬菜、茶叶、果树作物的蚜虫、粉虱、叶蝉、蓟马、盲蝽象。
【文档编号】A01N57/16GK104094965SQ201410347192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杨向黎, 韩凤英, 刘文宝, 范玉红, 王羽 申请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