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6676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54)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野生灵芝菌种选择,第二步,培养包料的准备,第三步,接种和菌丝培养,第四步,栽培场地的选择,第五步,野生栽培,第六步,采收,和菌种复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所产灵芝具有与野生灵芝等同的营养价值,而产量显著高于野生灵芝的产量。
【专利说明】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来说涉及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为 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现代医学证明:灵芝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能够调节、 增强人体免疫力,对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肿瘤等有良好 的协同治疗作用。目前灵芝的栽培主要采用在大棚中培养的方法,虽然产量较高,但是由于 其在人工环境中生长,且培养周期较短,营养价值就相对较低;而野生灵芝虽然营养价值很 高,但是完全野生的灵芝数量太少,往往可遇不可求,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棚中栽培的灵芝营养价值较低,而野生灵芝产量过低的 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野生灵芝菌种选择 选择野生灵芝作为菌种; 第二步,培养包料的准备 选择阔叶树的树干,将其加工成10?5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装后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和菌丝培养 将进行了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包料搬入无菌接种室,将菌种和培养包料放在一起,置于 黑暗环境下培育20?25 d,直至菌丝覆盖培养包料面积的50%以上; 第四步,栽培场地的选择 选择北纬24?30°,东经113?118°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区作为栽培场地; 第五步,野生栽培 从第四步的栽培场地中选取阔叶树,在阔叶树的被泥土覆盖的树根附近挖出芝床,将 经过第三步菌丝培养的培养包料截面朝上的放入芝床内,泥土栽培,长出幼芝后,对幼芝进 行选择,每个熟木截面留一个幼芝,在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 第六步,米收 灵芝子实体出土后,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份后,松土对灵芝进行不破坏菌丝采摘。
[0005] 在第一步的菌种选择步骤中,选取北纬24?30°,东经113?118°的山上野生 灵芝作为种源,选择菌盖面积在200?300 cm2,菌盖厚度在2?3 cm之间的野生灵芝作为 菌种。
[0006] 还包括菌种复壮步骤,野生灵芝菌种经过5?10次的采收后,重新选择菌盖面积 在200?300 cm2,菌盖厚度在2?3 cm灵芝作为新的菌种进行接种和栽培。
[0007] 在第二步准备培养包料的步骤中,选择树干直径在15?18 cm之间的阔叶树,将 其加工成20?3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装后在100 °C下持续蒸煮灭菌12?15 h。
[0008] 在第三步进行接种和菌丝培养的步骤中,无菌接种室的环境温度为25?30 °C, 相对湿度为65%?75%。
[0009] 在第五步的野生栽培步骤中,所述的芝床在树根上方1?2 cm处,所述芝床的底 部与树根上表面的距离为1?2 cm,所述芝床整体位于阔叶树树根上方的泥土内,所述芝床 的高度为15?18 cm,宽度为18?22 cm,长度为24?36 cm的芝床,将培养包料的泥土 厚度为3?4 cm,在气温为10?15 °C,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时,将培养包料埋入芝 床中。
[0010] 所述第四步的栽培场地的选择中,选择500?1200 m海拔高度的山区作为栽培场 地,所述的阔叶树的树龄大于5年,所述的山区树木的遮阳密度为50%?80%。
[0011] 所述阔叶树为栗木树、枫木树、桃树、杨树的一种或几种。
[001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由于灵芝菌丝培养后就直接移至野生环境 中生长,完全按照野生灵芝的生长周期进行栽培,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而出,具有与野生灵 芝等同的营养价值。
[0013] (2)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对野生灵芝的优良品种进行驯化后进 行接种和培养,提高了灵芝的繁殖效率,显著高于野生灵芝的产量。
[0014] (3)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野生灵芝菌种经过5?10次的接种栽 培后,对菌种进行复壮,防止菌种退化,保证了菌种的优良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中相关概念的含义为: 芝床:在灵芝栽培场地中挖掘的放置培养包料的土坑。
[0016] 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野生灵芝菌种选择 选择野生灵芝作为菌种; 第二步,培养包料的准备 选择阔叶树的树干,将其加工成10?5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装后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和菌丝培养 将进行了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包料搬入无菌接种室,将菌种和培养包料放在一起,置于 黑暗环境下培育20?25 d,直至菌丝覆盖培养包料面积的50%以上; 第四步,栽培场地的选择 选择北纬24?30°,东经113?118°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区作为栽培场地; 第五步,野生栽培 从第四步的栽培场地中选取阔叶树,在阔叶树的被泥土覆盖的树根附近挖出芝床,将 经过第三步菌丝培养的培养包料截面朝上的放入芝床内,泥土栽培,长出幼芝后,对幼芝进 行选择,每个熟木截面留一个幼芝,在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 这样灵芝成熟后,其不同性别的孢子可以在活树根上进行交配来繁殖,这种自然条件 下的繁殖有利于灵芝优质品种的保存,也方便对产生的优质菌种进行选择,作为新的菌种 母体,减少了去野外寻找优质品种的工作量。
[0017] 在气温为10?15 °C,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时,将培养包料埋入芝床中,此 时一般为农历二月末初春时节,温度和湿度都较低,万物复苏,灵芝子实体生长缓慢,灵芝 子实体处于适应周围环境的阶段;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来暖湿气流增强,温度逐渐 升高,降水频度也慢慢增加,空气的湿度也随之增加,到农历五月左右,温度普遍达到24? 26°C时,而此时山区树林的空气湿度达到85%?90%时,灵芝子实体生长速度加快,有效成 分积累较多,这段时间生长的灵芝子实体质地坚硬,含有的营养成分最高;到了农历六、七 月,随着温度和湿度进一步增加,灵芝进入交替生长期,天气晴朗时,气温超过30°C,空气湿 度低于80%,灵芝生长停顿,天气为阴雨时,温度达到28?30°C时,山区树林的空气湿度达 到90%?95%,此时灵芝生长速度很快,表面色泽较浅,这段时间随着天气阴晴的转变,灵芝 的轮纹边界清晰,阴雨天气轮纹较疏。农历八、九月,空气湿度较低,昼夜温差增大,灵芝进 入均衡生长期,生长速度减缓,把前期吸收的养分进行转化,提升灵芝子实体的品质。
[0018] 第六步,采收 灵芝子实体出土后,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份后,松土对灵芝进行不破坏菌丝采摘。
[0019] 在第一步的菌种选择步骤中,选取北纬24?30°,东经113?118°的山上野生 灵芝作为种源,选择菌盖面积在200?300 cm2,菌盖厚度在2?3 cm之间的野生灵芝作为 菌种。
[0020] 还包括菌种复壮步骤,野生灵芝菌种经过5?10次的采收后,重新选择菌盖面积 在200?300 cm2,菌盖厚度在2?3 cm灵芝作为新的菌种进行接种和栽培。
[0021] 这样既保证了灵芝的产量和品质,又避免了每次都要去野外寻找优质新品种、驯 化培育等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2] 在第二步准备培养包料的步骤中,选择树干直径在15?18 cm之间的阔叶树,将 其加工成20?3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装后在100 °C下持续蒸煮灭菌12?15 h。
[0023] 在第三步进行接种和菌丝培养的步骤中,无菌接种室的环境温度为25?30 °C, 相对湿度为65%?75%。
[0024] 在第五步的野生栽培步骤中,所述的芝床在树根上方1?2 cm处,所述芝床的底 部与树根上表面的距离为1?2 cm,所述芝床整体位于阔叶树树根上方的泥土内,所述芝床 的高度为15?18 cm,宽度为18?22 cm,长度为24?36 cm的芝床,将培养包料的泥土 厚度为3?4 cm,在气温为10?15 °C,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时,将培养包料埋入芝 床中。
[0025] 所述第四步的栽培场地的选择中,选择500?1200 m海拔高度的山区作为栽培场 地,所述的阔叶树的树龄大于5年,所述的山区树木的遮阳密度为50%?80%。
[0026] 所述阔叶树为栗木树、枫木树、桃树、杨树的一种或几种。
[0027] 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野生灵芝菌种选择 选择野生灵芝作为菌种; 第二步,培养包料的准备 选择阔叶树的树干,将其加工成10?5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装后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和菌丝培养 将进行了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包料搬入无菌接种室,将菌种和培养包料放在一起,置于 黑暗环境下培育20?25 d,直至菌丝覆盖培养包料面积的50%以上; 第四步,栽培场地的选择 选择北纬24?30°,东经113?118°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区作为栽培场地; 第五步,野生栽培 从第四步的栽培场地中选取阔叶树,在阔叶树的被泥土覆盖的树根附近挖出芝床,将 经过第三步菌丝培养的培养包料截面朝上的放入芝床内,泥土栽培,长出幼芝后,对幼芝进 行选择,每个熟木截面留一个幼芝,在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 第六步,米收 灵芝子实体出土后,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份后,松土对灵芝进行不破坏菌丝采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的菌种选 择步骤中,选取北纬24?30°,东经113?118°的山上野生灵芝作为种源,选择菌盖面积 在200?300 cm2,菌盖厚度在2?3 cm之间的野生灵芝作为菌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菌种复壮步骤,野生灵芝菌种经过5?10次的采收后,重新选择菌盖面积在200?300 cm2,菌盖厚度在2?3 cm灵芝作为新的菌种进行接种和栽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准备培养 包料的步骤中,选择树干直径在15?18 cm之间的阔叶树,将其加工成20?30 cm的短段 木,密封包装后在100 °C下持续蒸煮灭菌12?15 h。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进行接种 和菌丝培养的步骤中,无菌接种室的环境温度为25?30 °C,相对湿度为65%?7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步的野生栽 培步骤中,所述的芝床在树根上方1?2 cm处,所述芝床的底部与树根上表面的距离为1? 2 cm,所述芝床整体位于阔叶树树根上方的泥土内,所述芝床的高度为15?18 cm,宽度为 18?22 cm,长度为24?36 cm的芝床,将培养包料的泥土厚度为3?4 cm,在气温为10? 15 °C,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时,将培养包料埋入芝床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的栽培 场地的选择中,选择500?1200 m海拔高度的山区作为栽培场地,所述的阔叶树的树龄大 于5年,所述的山区树木的遮阳密度为50%?80%。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灵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阔叶树为栗木 树、枫木树、桃树、杨树的一种或几种。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206176SQ201410484853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聂国军 申请人:江西罗山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