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26679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步骤如下:(1)组培苗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生根诱导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LS+IBA 0.5~1.0mg/L+LaCl320~40mg/L+蔗糖20~30mg/L+琼脂5~6g/L;(2)暗培养处理:在温度为30~35℃,黑暗的条件下培养7~15天,诱导形成根原基;(3)生根培养:在红光、蓝光或红蓝光下培养,光周期为8~16h/天,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培养温度25~28℃,培养期为40天,即得生根的香榧组培苗。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可成功得到生根组培苗,生根率高,稳定性好,且易操作,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可快速建立香榧的离体快繁体系。
【专利说明】一种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香榧组培苗生根的培 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香榧(Torreya grandis)属红豆杉科香榧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经济林树种。它 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和绿化观赏为一体,经济价值非常高。香榧种子胚乳含有营养丰富 的油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是我国著名的干果和食用油原料之一。种仁炒熟后 松脆可口,营养丰富,香味独特。种仁可入药,有化痰、止咳、润肺、明目、杀虫、杀菌的功效。 香榧油可预防血管硬化、冠心病。另外,香榧与其它红豆杉树木一样,也含有具有抗癌活性 的生理活性物质--紫杉醇。
[0003] 香榧为雌雄异株,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缓慢,繁殖周期长,现有的繁殖方式如实 生播种、嫁接、扦插法,成苗比较困难,成活率低,难以满足生产上的要求。加之由于长期的 无性繁育、随意采穗和不同的栽培环境和管理,品种内已发生较大的分化,在结果习性与产 量品质等方面产生较大差异。长期来又忽视香榧品种的改良,至今没有建立良种采穗圃和 规模较大的良种壮苗繁育基地,良种化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较大地影响了香榧生产的高质 量发展。
[0004] 香榧的快速繁殖特别是对选育的香榧优良株系,可以利用茎段等微小器官培育成 苗,既保证优良种性和纯度,又可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苗木,这对香榧的产业化发展优 良品种、品系的繁育推广和提高香榧的品质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由于香榧属植物组 培一直存在生根难、生根率低的问题,现有的香榧组织培养技术还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因 此,本发明致力于研究香榧的组织培养技术,以有效解决香榧组培苗的生根问题,为进一步 建立香榧离体再生系统和快繁体系打下了基础,为种质改良和遗传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 技术支撑,更好地促进了香榧的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生根率的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种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步骤如下:
[0008] (1)组培苗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选择生长健壮的香榧组培继代苗(无根苗), 在无菌条件下,剪取带一个叶片或带芽的茎段,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生根诱导培养基 的组成成分为:LS+IBA 0? 5?I. 0mg/L+LaCl320?40mg/L+鹿糖20?30mg/L+琼脂5? 6g/L (该表述方式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惯用的表述方式;所述LS培养基为现有技术中常用 的培养基);
[0009] (2)暗培养处理:将上述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的香榧组培苗,在温度为30? 35°C,黑暗的条件下培养7?15天,诱导形成根原基;
[0010] (3)生根培养:上述暗培养处理后,在红光、蓝光或红蓝光下培养,光周期为8? 16h/天,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培养温度25?28°C,培养期为40天,即得生根的组培 苗。
[0011] 所述组培苗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从香榧植株上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梢作为 外植体,经过流水冲洗2min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溶液(体积百分数)表面灭菌 lmin,无菌水冲洗3次,0. I1^HgCl2溶液(质量百分数)灭菌8 min,无菌水冲洗4次,用手 术刀切成Icm左右的小段,接种于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中,每瓶接5个,培养9?11天后,形 成丛生芽;然后转接入继代培养基,继续培养20天左右,得无根的组培继代苗。
[0012] 所述诱导丛生芽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1/2B5培养基+KT 0? lmg/L+IBA 0? 8mg/ L (所述B5培养基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培养基)。
[0013] 所述继代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B5培养基+BA 0? lmg/L+NAA 2. Omg/L。
[0014] 优选的,所述生根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LS+IBA 0. 8mg/L+LaCl320mg/L+蔗糖 25mg/L+ 琼脂 5g/L。
[0015]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条件为:在红光下培养,光周期为12h/天,光照强 度为 20001x。
[0016] 本发明的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可成功得到生根组培苗,生根率高,稳定性好, 且易操作,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四季皆可进行,可以快速建立香榧的离体快繁体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 下述实验和实施例所用组培苗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从香榧植株(本发明所选 用香榧品种为优株4号)上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梢作为外植体,经过流水冲洗2min后,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 %乙醇溶液(体积百分数)表面灭菌lmin,无菌水冲洗3次,0. 1 % HgCl2溶液(质量百分数)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4次,用手术刀切成Icm左右的小段,接 种于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中,每瓶接5个,培养9?11天后,形成丛生芽;然后转接入继代培 养基,继续培养20天,得无根的组培继代苗。
[0019] 所述诱导丛生芽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1/2B5培养基+KT 0? lmg/L+IBA 0? 8mg/L。
[0020] 所述继代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B5培养基+BA 0? lmg/L+NAA 2. Omg/L。
[0021] 实验1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0022] 对无根组培苗进行如下处理:
[0023] (1)组培苗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选择生长健壮的香榧组培继代苗(无根苗), 在无菌条件下,剪取带一个叶片或带芽的茎段,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生根诱导培养基 的组成成分为:LS+IBA+LaCl 3+蔗糖+琼脂5g/L ;
[0024] (2)暗培养处理:将上述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的香榧组培苗,在温度为32°C, 黑暗的条件下培养10天,诱导形成根原基;
[0025] (3)生根培养:上述暗培养处理后,在红光下培养,光周期为12h/天,光照强度 为20001x,培养温度26°C,培养期为40天,得生根的组培苗(未生根的组培苗大多褐化死 亡),统计生根数,并计算生根率。
[0026] 对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的IBA、LaCl3、蔗糖三者的浓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考察,实 验设计及结果如表2所示。
[0027]表 1

【权利要求】
1. 一种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 组培苗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选择生长健壮的香榧组培继代苗,在无菌条件下, 剪取带一个叶片或带芽的茎段,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生根诱导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 LS+IBA 0· 5 ?1. 0mg/L+LaCl320 ?40mg/L+ 鹿糖 20 ?30mg/L+ 琼脂 5 ?6g/L ; (2) 暗培养处理:将上述转接至生根诱导培养基中的香榧组培苗,在温度为30?35°C, 黑暗的条件下培养7?15天,诱导形成根原基; (3) 生根培养:上述暗培养处理后,分别在红光、蓝光、红蓝光下培养,光周期为8? 16h/天,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培养温度25?28°C,培养期为40天,即得生根的组培 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诱导培养基 的组成为:LS+IBA 0· 8mg/L+LaCl320mg/L+ 鹿糖 25mg/L+ 琼脂 5g/L。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 条件为:在红光下培养,光周期为12h/天,光照强度为20001x。
4. 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香榧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苗是 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从香榧植株上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梢作为外植体,经过流水冲洗 2min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溶液(体积百分数)表面灭菌lmin,无菌水冲洗3次, 0. 1% HgCl2溶液(质量百分数)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4次,用手术刀切成lcm左右的小 段,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每瓶接5个,培养9?11天后,形成丛生芽;然后转接入继代培养 基,继续培养20天,得无根的组培继代苗; 所述诱导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1/2B5培养基+KT 0. lmg/L+IBA 0. 8mg/L ; 所述继代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B5培养基+BA 0. lmg/L+NAA 2. 0 mg/L。
【文档编号】A01H4/00GK104255495SQ20141048564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王晓娟 申请人:无锡中农科生物育种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