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5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以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为100~1000份聚氧乙烯蓖麻油、1~100份Span 80、90~1800份乙酸乙酯、1~100份Tween 80、10~1000份0.1~2.0mg/ml氨苄和1000~250000份含有Brij 35的去离子水溶液。制备方法为:将有机相注入水相中,搅拌使得有机相的各组分在水相中均匀扩散,在超声波下搅拌,使体系平衡,形成油包水纳米乳;采用减压蒸馏将体系中的有机溶剂完全除去;将蒸馏母液溶于Brij3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本发明所述的药物配方能够将药物更加有效地透过叶片表皮,从而有效地清除柑橘体内的黄龙病病原菌。
【专利说明】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果树病害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 黄龙病的纳米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对世界柑橘生产极具毁灭性的病害。据有关研究,估计在世界 上40多个国家约上亿株柑橘树都受到柑橘黄龙病的感染。在我国柑橘黄龙病于20世纪初 在华南地区首次报告,近一个多世纪来严重制约了广东、广西和福建三省柑橘产业的发展。 台湾、浙江、江西、湖南、贵州、海南、云南、四川与云南相邻的部分地区也有黄龙病发生和危 害的报道,受害面积占柑橘总栽培面积的80%以上,产量占总产量的85%左右。
[0003]柑橘黄龙病病原是一种寄生韧皮部筛管细胞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通过亚洲柑 橘木虱进行传播。目前柑橘黄龙病的防治上还存在许多难题,在柑橘的种质资源中,也没有 发现对黄龙病具有抗性的品种。因此,通过常规育种途径、培育抗性品种还存在一定的困 难。当前柑橘黄龙病防治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控制传播媒介亚洲柑橘木虱、生产健康种苗以 及根除已经受到黄龙病感染的柑橘植株。虽然以上几种防治手段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黄龙病 菌在柑橘上的繁殖,降低黄龙病对柑橘的危害。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柑橘体内的黄龙 病菌。化学治疗被认为是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十分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病原体寄居在柑橘 韧皮部内。特别是柑橘叶片表皮具有很厚的腊层,制约了透过叶片表皮将有效药物运输到 韧皮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乳拥有高渗透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运输载 体将药物运输到植物体内。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纳米药物,将有效药物透过柑 橘叶片表皮运输到其韧皮部,达到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目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按重量份数称取100?1000份聚氧乙烯蓖麻油、1?100份Span 80和90? 1800份乙酸乙酯,然后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有机相S1 ;
[0008] (2)按重量份数称取1?100份Tween 80和10?1000份0? 1?2. Omg/ml氨苄, 然后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水相S2 ;
[0009] (3)将有机相S1注入水相S2,搅拌25?45min,使有机相S1的各组分在水相S2 内部均匀扩散,然后在5?20watts的超声波下,搅拌5?lOmin,得到油包水纳米乳;
[0010] (4)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对所述油包水纳米乳进行30?60min的蒸馏,完全除去 乙酸乙酯,使得油包水纳米乳将均匀分布在由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氨苄溶液所组成的体系 中,得到蒸馏母液;
[0011] (5)将步骤⑷得到的蒸馏母液溶于1000?250000份含有0? 1?0? 5 % (w/w) Brij 3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纳米药物。
[0012] -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 法制备而成。
[0013] 所述的纳米药物中油包水纳米乳的径粒大小范围为10?450nm。
[0014] 一种所述的纳米药物的使用方法,将所述的纳米药物用清水稀释100?500倍,将 稀释液喷施到黄龙病感病植株的叶片上,每15?20天进行一次喷施,直至清除感病植株体 内的黄龙病病原菌。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0016] (1)能够将药物更加有效地透过叶片表皮。
[0017] (2)能够有效地清除柑橘体内的黄龙病病原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19] 实施例1
[0020] 本发明所述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以重量份数计, 其制备原料如下:1〇〇份聚氧乙烯菌麻油、1份Span 80、90份乙酸乙酯、1份Tween 80、10份 的0. lmg/ml氨苄溶液和1000份含有0. 1% (w/w)Brij 35的去离子水溶液。
[0021] 上述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 (1)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聚氧乙烯蓖麻油、1份Span 80和90份乙酸乙酯,然后 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有机相S1 ;
[0023] (2)按重量份数称取1份Tween 80和10份的0? lmg/ml氨苄溶液,然后混合并搅 拌,得到均质的水相S2 ;
[0024] (3)将有机相S1注入水相S2,搅拌30min,使得有机相S1的各组分在水相S2内部 均匀扩散,然后在8watts的超声波下,搅拌5min,使体系平衡,得到油包水纳米乳;
[0025] (4)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对所述油包水纳米乳进行30min的蒸馏,将乙酸乙酯完 全除去,使得油包水纳米乳将均匀分布在由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氨苄溶液所组成的体系中, 得到蒸馏母液;
[0026] (5)将步骤(4)得到的蒸馏母液溶于1000份含有0? 1% (w/w)Brij 35的去离子 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纳米药物。
[0027] 经检测,油包水纳米乳的径粒大小范围为425nm。
[0028] 实施例2
[0029] 本发明所述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以重量份数计, 其制备原料如下:1〇〇〇份聚氧乙烯菌麻油、100份Span 80、1800份乙酸乙酯、100份Tween 80U000份的2. Omg/ml氨苄溶液和250000份含有0. 5% (w/w)Brij 35的去离子水溶液。
[0030] 上述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 (1)按重量份数称取1000份聚氧乙烯蓖麻油、100份Span 80和18份乙酸乙酯, 然后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有机相S1 ;
[0032] (2)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Tween 80和1000份的2. Omg/ml氨苄溶液,然后混合 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水相S2;
[0033] (3)将有机相S1注入水相S2,搅拌60min,使得有机相S1的各组分在水相S2内部 均匀扩散,然后在16watts的超声波下,搅拌lOmin,使体系平衡,得到油包水纳米乳;
[0034] (4)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对所述油包水纳米乳进行30min的蒸馈,将乙酸乙酯完 全除去,使得油包水纳米乳将均匀分布在由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氨苄溶液所组成的体系中, 得到蒸馏母液;
[0035] (5)将步骤(4)得到的蒸馏母液溶于250000份含有0? 5% (w/w)Brij 35的去离 子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纳米药物。
[0036] 经检测,油包水纳米乳的径粒大小范围为344nm。
[0037] 实施例3
[0038] 本发明所述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以重量份数计, 其制备原料如下:300份聚氧乙烯菌麻油、5份Span 80、200份乙酸乙酯、5份Tween 80、200 份的0. 2mg/ml氨苄溶液和30000份含有0. 4% (w/w)Brij 35的去离子水溶液。
[0039] 上述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 (1)按重量份数称取300份聚氧乙烯蓖麻油、5份Span 80、200份乙酸乙酯,然后 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有机相S1;
[0041] (2)按重量份数称取5份Tween 80、200份的0? 2mg/ml氨苄溶液,然后混合并搅 拌,得到均质的水相S2;
[0042] (3)将有机相S1注入水相S2,搅拌50min,使得有机相S1的各组分在水相S2内部 均匀扩散,然后在5watts的超声波下,搅拌7min,使体系平衡,得到油包水纳米乳;
[0043] (4)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对所述油包水纳米乳进行30min的蒸馏,将乙酸乙酯完 全除去,使得油包水纳米乳将均匀分布在由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氨苄溶液所组成的体系中, 得到蒸馏母液;
[0044] (5)将步骤(4)得到的蒸馏母液溶于30000份含有0? 4 % (w/w)Brij 35的去离子 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纳米药物。
[0045] 经检测,油包水纳米乳的径粒大小范围为296nm。
[0046] 实施例4
[0047] 本发明所述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以重量份数计, 包括500份聚氧乙烯菌麻油、30份Span 80、900份乙酸乙酯、50份Tween 80、500份的 1. Omg/ml氨苄溶液和100000份含有0. 2% (w/w)Brij 35的去离子水溶液。
[0048] 上述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1)按重量份数称取500份聚氧乙烯蓖麻油、30份Span 80、900份乙酸乙酯,然后 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有机相S1;
[0050] (2)按重量份数称取50份Tween 80、500份的1. Omg/ml氨节溶液,然后混合并搅 拌,得到均质水相S2;
[0051] (3)将有机相S1注入水相S2,搅拌45min,使得有机相S1的各组分在水相S2内部 均匀扩散,然后在12watts的超声波下,搅拌8min,使体系平衡,得到油包水纳米乳;
[0052] (4)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对所述油包水纳米乳进行45min的蒸馈,将体系中的乙 酸乙酯完全除去,使得油包水纳米乳将均匀分布在由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氨苄溶液所组成 的体系中;
[0053] (5)将步骤⑷得到的蒸馏母液溶于100000份含有0? 2% (w/w)Brij 35的去离 子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纳米药物。
[0054] 经检测,所述的油包水纳米乳的径粒大小范围为168nm。
[0055] 实施例5
[0056] 本发明所述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以重量份数计, 包括800份聚氧乙烯菌麻油、80份Span80、1500份乙酸乙酯、800份Tween80、800份的 1. 5mg/ml氨苄溶液和210000份含有0.3% (w/w)Brij35的去离子水溶液。
[0057] 上述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8] (1)按重量份数称取800份聚氧乙烯蓖麻油、80份Span 80、1500份乙酸乙酯,然 后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有机相S1;
[0059] (2)按重量份数称取80份Tween 80、800份的1. 5mg/ml氨节溶液,然后混合并搅 拌,得到均质水相S2;
[0060] (3)将有机相S1注入水相S2,搅拌40min,使得有机相S1的各组分在水相内部均 匀扩散,然后在20watts的超声波下,搅拌lOmin,使体系平衡,得到油包水纳米乳;
[0061] (4)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对所述油包水纳米乳进行60min的蒸馏,将体系中的乙 酸乙酯完全除去,使得油包水纳米乳将均匀分布在由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氨苄溶液所组成 的体系中;
[0062] (5)将步骤⑷得到的蒸馏母液溶于210000份含有0? 3% (w/w)Brij 35的去离 子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纳米药物。
[0063] 经检测,油包水纳米乳的径粒大小范围为75nm。
[0064] 实施例6
[0065] 纳米药物的离体效果鉴定。
[0066] 将离体柑橘表皮黏在涂满对有效药物氨苄十分敏感的菌bacillus subtilis的 LB培养基上,将5 ill如实施例1所述的纳米药物滴该表皮上,于培养箱中28°C培养24h,观 察其抑菌圈的大小,抑菌圈结果如表1所示。
[0067]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所述纳米药物中的油包水纳米乳和渗透剂的共同作用 下,氨节能够更有效地透过分离的柑橘叶片表皮,其抑菌圈大小为6. 66mm,高于氨节水溶液 处理的2. 83mm。
[0068] 表1 :纳米药物透过分离表皮的抑菌圈大小
[0069]

【权利要求】
1. 一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1) 按重量份数称取100?1000份聚氧乙烯蓖麻油、1?100份Span 80和90?1800 份乙酸乙酯,然后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有机相S1 ; (2) 按重量份数称取1?100份Tween 80和10?1000份0? 1?2. Omg/ml氨苄,然后 混合并搅拌,得到均质的水相S2 ; (3) 将有机相S1注入水相S2,搅拌25?45min,使有机相S1的各组分在水相S2内部 均匀扩散,然后在5?20watts的超声波下,搅拌5?lOmin,得到油包水纳米乳; (4) 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对所述油包水纳米乳进行30?60min的蒸馏,完全除去乙酸 乙酯,使得油包水纳米乳将均匀分布在由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氨苄溶液所组成的体系中,得 到蒸馏母液; (5) 将步骤(4)得到的蒸馏母液溶于1000?250000份含有0. 1?0. 5 % (w/w)Brij 3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纳米药物。
2. -种适用于叶片喷施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 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药物中油包水纳米乳的径 粒大小范围为10?450nm。
4. 一种如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如权利 要求2或3所述的纳米药物用清水稀释100?500倍,将稀释液喷施到黄龙病感病植株的 叶片上,每15?20天进行一次喷施,直至清除感病植株体内的黄龙病病原菌。
【文档编号】A01N25/04GK104430396SQ20141061471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张木清, 杨川毓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