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蕾剂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70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蕾剂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蕾剂配方,涉及榛蘑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蕾剂配方,以实现榛蘑棚室栽培。按质量比,由铀能素30~35ppm、蛋白肽2.5~3.5%、葡萄糖0.8~1.5%、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0.02%和余量为水组成。本发明的人工栽培催蕾剂可以刺激并促进原基形成,解决人工榛蘑出菇不稳定的难题。使榛蘑可以采用人工棚式出菇,突破了利用原生地菌索腐生出菇模式和菌材寄生出菇模式。避免了林地或者菌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消耗。
【专利说明】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雷剂配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榛蘑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蕾剂配方,以实现榛蘑棚室栽培。

【背景技术】
[0002]榛蘑不仅是一种食用菌,而且还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价值。野生榛蘑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上处于“自然生长、自由采摘、自发交易”的状态,随着森林资源和植被破坏严重和人们掠夺性的采集,产量在逐年下降。目前人工栽培主要是林地栽培或者是菌材(树桩、木段)栽培方式。榛蘑是树木根腐病的病源菌,能侵染多种阔叶树和针叶树,可以引起多种针叶树及阔叶树根腐病,其寄主植物多达300属之多,该病主要发生在树干基部和根部,主要危害I?20年生的中幼树,通常幼树发病2?3年便可致死,壮龄和老龄树则可拖延10年左右甚至更长,是森林保护重点防御的对象之一。
[0003]一般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都是腐生菌,只要菌丝体生长发育到生理成熟,菌丝扭结形成原基,从营养生长发展到生殖生长,最后得到子实体。榛蘑是寄生兼腐生菌,营养生长和一般腐生菌一样,但到发育成熟,菌丝扭结形成菌索,菌索在营养和生长环境适宜情况生长还是菌索,不易形成原基。目前榛蘑人工栽培主要是原生地栽培(利用原生地榛蘑的菌索)或者是菌材(树桩、木段)栽培方式,都是仿野生模式。榛蘑与其他食用菌种不同,对野生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工棚室栽培在技术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林地扩繁及栽培对森林破坏性极大,实现棚室人工栽培既能满足人们对榛蘑日益增长的需求,又能避免对林木的伤害,具有极其重大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蕾剂配方,可以刺激并促进原基形成,以解决人工榛蘑出菇的难题,实现榛蘑棚室栽培。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蕾剂配方,按质量比,由铀能素30?35ppm、蛋白肽2.5?3.5%、葡萄糖0.8?1.5%、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0.02%和余量为水组成。
[000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人工栽培催蕾剂可以刺激并促进原基形成,解决人工榛蘑出菇不稳定的难题。使榛蘑可以采用人工棚式出菇,突破了利用原生地菌索腐生出菇模式和菌材寄生出菇模式。避免了林地或者菌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
1、栽培基质配方
木耳菌渣40%,麦麸15%,豆粉1%,葡萄糖1%,石膏1%,白灰0.6%,蛋白肽0.5%,活力素0.03%,草木灰 0.03%, MgSO40.02%,其余木屑。
[0008]2、菌袋制作
按照配方称料,调水至含水率70%,搅拌均匀,制袋封口,常压灭菌10小时。灭菌后在洁净的环境冷却。
[0009]3、接种
选择菌龄适中、不老化菌种,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室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接菌。
[0010]4、发菌管理
培养温度为25°C ±2°C,暗光培养60?70天。培养温度优选25°C。
[0011]5、出菇管理
采用单排直立排放式出菇方式,温差刺激三天。待菌袋表面转色呈黑褐色时,黑色菌索出现后,喷施催蕾剂促进菌索分化成原基。原基发育成菇蕾后,向空间喷水,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65?70%,温度控制18°C?22°C之间,7?10天后成熟,采收。温差刺激温度为5°C?10°C。喷施的催蕾剂为含铀能素33ppm,蛋白肽3%,葡萄糖1%,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0.02%的水溶液。
[0012]本发明使用木耳菌渣经过木耳栽培后木质纤维腐熟分解,榛蘑菌丝体才能定植萌发;辅料使用蛋白肽,强化氮元素;草木灰调节酸碱度,增加钾元素;活力素各微量元素平衡。
[0013]铀能素是目前农田作物效果较强的叶面肥之一,是普通叶面肥的10倍以上。具有瞬间释放巨大能量,浸入植株及根系,提高作物防御机制,优化植株基因、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切断病菌生物链。本方案首次在食用菌催蕾剂上使用铀能素,铀能裂变因子可快速广泛分布于料中,激活多种酶的活性,迅速调动有利食用菌基因裂变膨大因子快速分裂增殖,加快菌丝分裂成熟及促进原基形成。蛋白肽是一种分子量低于5000DaL以下的活性肽,活性肽含量>60%,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小分子活性肽促进木质素的快速分解,在分解木质素的过程中,不消耗细胞的能量,提高细胞酶的活性。小分子活性肽可激活菇类自身酶系的合成、分泌和酶的活性,加速对基质中纤维素、木质素进行分解,使菌丝生长获得大量的能量;同时,小分子活性肽激活菇类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菇类菌丝顶端生长,使菌丝加速生长和扭结,促进榛蘑出菇。磷酸二氢钾补充钾离子浓度,促进糖类代谢,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葡萄糖补充碳元素,平衡碳氮比。硫酸镁补充镁离子浓度,促进ATP代谢。
[0014]其他食用菌出菇菌包制袋含水量基本上在60?65%,而榛蘑菌索后期无法注水和喷水增湿,导致不出榛蘑。本发明榛蘑需要先人工诱发榛蘑出现菌索后,再次诱发催蕾出菇,前期菌包制袋直接控制在70%含水率,适合后期榛蘑菌索生长和出菇。本发明采取物理催蕾和催蕾剂结合使用,利用温差刺激榛蘑菌包转色并形成菌素,利用催蕾剂刺激原基形成。其中铀能素促进菌索细胞裂变,蛋白肽、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增加营养,加速菌索细胞裂变,最终促使菌索分化形成原基。
【权利要求】
1.一种榛蘑人工栽培催蕾剂配方,按质量比,由铀能素30?35ppm、蛋白肽2.5?.3.5%、葡萄糖0.8?1.5%、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0.02%和余量为水组成。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396565SQ20141065105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崔巍, 郑焕春, 施汉钰, 栾泰龙, 李淑玲, 付静, 越建伟 申请人: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崔巍, 郑焕春, 施汉钰, 栾泰龙, 李淑玲, 付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