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1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猴头菇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周转箱,包括顶板、与顶板卡接的底框,底框为底面封闭的矩形结构,底框的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瓶口和减重孔,底框四个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接口和减重孔;顶板为与底框匹配的矩形块,顶板上对应底框底面设有卡瓶口和减重孔,顶板的四周设有卡接块,卡接块与底框侧壁上的卡接口相匹配;底框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把手。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栽培瓶卡在顶板上还是底框上,减重孔可降低本发明的自重,使其便于翻转,且仅包括顶板和与顶板卡接的底框,结构简单,所选用材料普通,便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猴头菇周转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猴头菇周转箱。

【背景技术】
[0002]食用蘑菇,又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的统称。食用蘑菇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通称为蘑菇。蘑菇肉质脆嫩,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很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广阔。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猴头菇食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市场对猴头菇需求剧增,但由于猴头菇独特的生长特点一一菌刺向地生长,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通用设备很难满足工厂化生产猴头菇的需求,猴头菇工厂化生产专业设备装置急需开发。普通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周转筐不论体积形状如何改变,其共同特点是只能使栽培瓶正立出菇,食用菌从栽培瓶口出菇向上生长。由于猴头菇子实体主要由菌刺组成,而菌刺生长具有向地性,如果使用普通食用菌生产周转筐进行生产,猴头菇只能向上出菇,菌刺必然向下生长,严重影响猴头菇子实体的品质外观,导致工厂化生产猴头菇品质下降、效益降低,这是制约猴头菇工厂化生产的瓶颈所在。
[0004]目前,人们使用的猴头菇周转箱由底部框架和四个侧面组成,其中底部框架分布卡瓶口和底部减重孔,四个侧面分布侧面减重孔。在出菇阶段需要手动将周转筐内的每个栽培瓶瓶口部分穿过周转筐底部的卡瓶口,从而倒置盛放栽培瓶,操作步骤繁琐,产生时间浪费,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翻转快速稳定的猴头菇周转箱。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猴头菇周转箱,包括顶板、与顶板卡接的底框,底框为底面封闭的矩形结构,底框的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瓶口和减重孔,底框四个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接口和减重孔;顶板为与底框匹配的矩形块,顶板上对应底框底面设有卡瓶口和减重孔,顶板的四周设有卡接块,卡接块与底框侧壁上的卡接口相匹配;底框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把手。
[000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根据栽培瓶的长短和口径大小,选择底框侧壁上不同位置的卡接口与顶板卡接,将栽培瓶的瓶口穿过顶板或底框底面的卡瓶口,将顶板与底框卡接,使栽培瓶被底框和顶板完全固定住,猴头菇正常向上生长,等到要出菇时,双手握住把手,将整个周转箱一起翻转过来即可。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底框的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瓶口和减重孔,顶板上对应底框底面设有卡瓶口和减重孔,使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栽培瓶卡在顶板上还是底框上。2.底框四个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接口和减重孔,减重孔可降低猴头菇周转箱的自重,使其便于翻转,均匀分布的卡接口使顶板和底框卡接时卡节点受力平衡,使顶板和底框牢固连接。3.本发明仅包括顶板和与顶板卡接的底框,结构简单,且所选用材料普通,便于推广应用。
[0009]进一步,所述底框的侧壁上设有耐磨块,耐磨块设在垂直于顶板的四个棱上,使在翻转中减少对猴头菇周转箱的磨损,保护猴头菇周转箱。
[0010]进一步,所述底框侧面上的卡接口从上往下共有三个,方便根据栽培瓶的长度来选择顶板与底框卡接的位置。
[0011]进一步,所述底框的底面与侧壁的连接端外还有一定长度的侧壁,即底框的底面距离地面还有一段距离,使将栽培瓶卡接在底面时,瓶口与地面不接触,方便放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猴头菇周转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顶板1、底框2、把手3、耐磨块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猴头菇周转箱,包括顶板1、与顶板1卡接的底框2,底框2为底面封闭的矩形结构,底框2的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瓶口和减重孔,底框2四个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接口和减重孔;顶板1为与底框2匹配的矩形块,顶板1上对应底框2底面设有卡瓶口和减重孔,顶板1的四周设有卡接块,卡接块与底框2侧壁上的卡接口相匹配;底框2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把手。
[0017]底框2的侧壁上粘贴有耐磨块,耐磨块设在垂直于顶板的四个棱上,使在翻转中减少对猴头菇周转箱的磨损,保户猴头菇周转箱。底框2侧面上的卡接口从上往下共有三个,方便根据栽培瓶的长度来选择顶板1与底框2卡接的位置。底框2的底面与侧壁的连接端外还有一定长度的侧壁,即底框2的底面距离地面还有一段距离,使将栽培瓶卡接在底面时,瓶口与地面不接触,方便放置。
[0018]使用时,根据栽培瓶的长短和口径大小,选择底框2侧壁上不同位置的卡接口与顶板1卡接,将栽培瓶的瓶口穿过顶板1或底框2底面的卡瓶口,将顶板1与底框2卡接,使栽培瓶被底框2和顶板1完全固定住,猴头菇正常向上生长,等到要出菇时,双手握住把手,将整个周转箱一起翻转过来即可。
[0019]本实施例底框2的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瓶口和减重孔,顶板1上对应底框2底面设有卡瓶口和减重孔,使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栽培瓶卡在顶板1上还是底框2上。底框2四个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接口和减重孔,减重孔可降低猴头菇周转箱的自重,使其便于翻转,均匀分布的卡接口使顶板1和底框2卡接时卡节点受力平衡,使顶板1和底框2牢固连接。本实施例仅包括顶板1和与顶板1卡接的底框2,结构简单,且所选用材料普通,便于推广应用。
[002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猴头菇周转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与顶板卡接的底框,底框为底面封闭的矩形结构,底框的底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瓶口和减重孔,底框四个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接口和减重孔;顶板为与底框匹配的矩形块,顶板上对应底框底面设有卡瓶口和减重孔,顶板的四周设有卡接块,卡接块与底框侧壁上的卡接口相匹配;底框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头菇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侧壁上设有耐磨块,耐磨块设在垂直于顶板的四个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头菇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侧面上的卡接口从上往下共有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猴头菇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底面与侧壁的连接端外还有一定长度的侧壁。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429620SQ20141082765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竹丰 申请人:重庆市武陵山珍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