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5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属于农业机械;在带有安装通孔的刀柄上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清秸覆秸刀,所述连接板相对于刀柄扭转5-8°角,在所述清秸覆秸刀的作业面下侧部位上开设上下方向的凹槽,所述清秸覆秸刀位于刀尖部位处的作业面呈凹形弧面状;本刀体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作业时消耗动力小,作业质量好,效率高。
【专利说明】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配装在黄淮海地区使用的清秸覆秸免耕播种机上专用的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采用两季种植农艺技术,即在冬小麦收获后,还要种植一季夏大豆或夏玉米,而且从冬小麦收获后到夏大豆或夏玉米播种间隔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天时间,甚至不足一个星期。然而,农田中残留的大量的麦秸杆和根茬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夏大豆或夏玉米的播种质量和生产作业效率。秸杆焚烧是明令禁止的秸杆处理方式,手工人力清理,存在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容易影响农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 申请人:研发了一种定轴刚齿式茬地种床整备机具,实现了代替人力手工处理秸杆的作业方式,不仅作业效率大幅提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尤其是保证了夏种的时间。但是,在生产作业实践中发现,由于清秸覆秸刀设计的不足,诸如刀体整体呈后侧曲线弯曲状、刀体清秸作业面呈平面状、刀体两侧面与抛秸方向相平行等结构,导致作业时清秸覆秸效果差、回转作业功耗和机具牵引功耗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达到减小作业动力消耗、提升作业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0004]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带有安装通孔的刀柄上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清秸覆秸刀,所述连接板相对于刀柄扭转α角,所述α角角度为5-8° ;在所述清秸覆秸刀的作业面下侧部位上开设上下方向的凹槽,所述清秸覆秸刀位于刀尖部位处的作业面呈凹形弧面状,至此构成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
[0005]本发明创造通过连接板将清秸覆秸刀相对于刀柄扭转了一定角度,作业回转时使清秸覆秸刀与其自身螺旋线运行轨迹平行重合,大幅度减小了机具牵引及刀体回转作业的功耗,并有效降低了载荷的波动和幅值,机具作业振动小,稳定性好;清秸覆秸刀齿尖端处的作业面呈凹形弧面状和作业面上的凹槽结构,增大了刀体对小麦秸杆和根茬的抓取作用,提升了清秸覆秸的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具有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作业效果好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总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左向视图;
[0008]图3是清秸覆秸刀结构三维示意图。
[0009]图中件号说明:
[0010]1、安装通孔、2、刀柄、3、连接板、4、清秸覆秸刀、5、作业面、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在带有安装通孔I的刀柄2上通过连接板3固定安装清秸覆秸刀4,所述连接板3相对于刀柄2扭转α角,所述α角角度为5-8° ;在所述清秸覆秸刀4的作业面5下侧部位上开设上下方向的凹槽6,所述清秸覆秸刀4位于刀尖部位处的作业面5呈凹形弧面状。所述连接板3相对于刀柄2扭转α角的优选角度为7°。
[0012]作业时,利用安装通孔I将本发明创造整体固装在刚齿式茬地种床整备机具的刀轴的刀座上,由刀轴带动其旋转完成麦茬地麦秸杆和根茬的清秸覆秸作业。5-8°的α倾斜角使清秸覆秸刀4与自身的螺旋线运行轨迹平行重合,作业面5上的凹槽6和刀尖部位的凹形弧面保证了对小麦秸杆和根茬的抓取、挖茬和拨送作用的可靠性及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其特征在于在带有安装通孔(1)的刀柄(2)上通过连接板(3)固定安装清秸覆秸刀(4),所述连接板(3)相对于刀柄(2)扭转α角,所述α角角度为5-8° ;在所述清秸覆秸刀(4)的作业面(5)下侧部位上开设上下方向的凹槽(6),所述清秸覆秸刀(4)位于刀尖部位处的作业面(5)呈凹形弧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茬地清秸覆秸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相对于刀柄(2)扭转α角的优选角度为7°。
【文档编号】A01B43/00GK203723017SQ201420094346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陈海涛, 顿国强, 苗乃彪, 杨纪龙, 赵阳, 张英姿, 陈泓睿, 董冰哲, 王汉羊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