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高效寄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3912阅读:1768来源:国知局
肉苁蓉高效寄生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苁蓉高效寄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为列当科肉苁蓉属(Cistanche)的多年生根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藜科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珍贵的植物资源,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它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燥通肠等功效,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补肾中药。

自然条件下肉苁蓉的寄生率很低。这是导致其野生资源日渐稀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阻碍其人工种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提高肉苁蓉寄生率的方法主要有:(1)开沟撒种法:即利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在梭梭根系附近开沟,然后将肉苁蓉种子播种于沟内;(2)破皮法:选择梭梭直径0.4cm以上的毛根,划破其韧皮部,将肉苁蓉种子沾附在韧皮划破处;(3)营养诱导法:将营养诱导物质和粘土拌匀,制做成接种盘,将肉苁蓉种子撒在接种盘上,然后置于梭梭根系分布密集处;(4)专利《一种肉苁蓉接种方法》(申请号为:201410247325.X)公开了一种肉苁蓉接种方法,主要是将种子涂布于营养板上,然后将营养板置于寄主根部或者与寄主一起种植;(5)专利《一种盆栽接种肉苁蓉的方法》(申请号为:201110038872.3)公开了一种盆栽接种肉苁蓉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塑料营养钵,将肉苁蓉种子、梭梭种子同时种植在营养钵中。以上这些方法操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而且肉苁蓉寄生率也不够理想。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寄生率较高的寄生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肉苁蓉高效寄生的方法,本方法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利用化学物质氟草敏[化学名称为1-(3-三氟甲基苯基)-4-甲氨基-5-氯-6-哒嗪酮]处理肉苁蓉种子,然后将肉苁蓉种子涂布于玻璃纤维滤纸上,再将玻璃纤维滤纸包裹于梭梭根部,促进其寄生。用此方法可有效提高肉苁蓉的寄生率,适宜于肉苁蓉人工种植过程中的寄生处理。

实现本发明的方案是:

肉苁蓉高效寄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寄主梭梭的选择:选取1年生梭梭植株,株高20~50cm,直径0.2~0.5cm,假植于沙土中备用。

(2)肉苁蓉种子消毒处理:将大小为0.4~0.8mm的肉苁蓉种子用20~25℃的蒸馏水浸泡12~24小时,再用0.1%次氯酸钠消毒10~1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5次。

(3)氟草敏处理:将90mm的玻璃纤维滤纸铺在90mm无菌玻璃培养皿中,再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肉苁蓉种子放在皿中,用1×10-5mol·L-1浓度的氟草敏水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置于温度为24℃、湿度80%、无光照条件下处理48小时。

(4)梭梭根修剪: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梭梭用枝剪断其主根,使主根长为10~15cm。然后将梭梭植株根部在自来水中浸泡10~30分钟。

(5)寄生接种: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肉苁蓉种子(30~50粒)用毛笔涂布在宽6~8cm、长10~12cm的玻璃纤维滤纸上,再将玻璃纤维滤纸包裹于经步骤(4)处理的梭梭根部,并使肉苁蓉种子与梭梭根紧密接触。

(6)寄生培养:选择直径20~30cm,高25~30cm,带底的PVC材质的控根器作为寄生培养容器。先向控根器中加入1/3体积的细质沙土,再将经(5)处理后的梭梭栽种在沙土中,然后填满沙土,浇水并将沙土压实。

(7)水分管理:栽种后每隔10~15天用微喷带浇水1次。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大小为0.4~0.8mm的种子,可以通过将肉苁蓉种子先过筛孔直径为0.8mm种子筛,然后将所得的种子过筛孔直径为0.4mm的种子筛而得到。

上述步骤(3)中氟草敏水溶液可通过将3.037mg的氟草敏溶于1L无菌水中,得到浓度为1×10-5mol·L-1的溶液。

上述步骤(6)中细质沙土可通过将沙土过筛孔直径为0.15mm的泥沙筛而得到。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操作简单、节省物力人力;(2)寄生率高,可达90%;(3)缩短寄生所需时间;(4)适宜于肉苁蓉人工栽培种植的寄生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寄生培养4个月后寄主梭梭生长情况图;图2是寄生培养4个月后肉苁蓉寄生生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试验2014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基地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寄主梭梭的选择:2014年3月21日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苏海图肉苁蓉锁阳专业合作社购买1年生梭梭植株,株高20~50cm,直径0.2~0.5cm,假植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基地沙土中。

(2)肉苁蓉种子消毒处理:2014年4月18日取4℃低温保存的2011年采自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苏海图人工种植的肉苁蓉种子,将种子先通过筛孔直径为0.8mm种子筛,然后将所得的种子再通过筛孔直径为0.4mm的种子筛。取所得到的种子10g用25℃的蒸馏水浸泡12小 时。蒸馏水浸泡后的种子用0.1%次氯酸钠消毒1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清洗5次。

(3)氟草敏处理:2014年4月19日取消毒处理的肉苁蓉种子,放在铺有90mm玻璃纤维滤纸90mm的无菌玻璃培养皿中,每皿放入1g肉苁蓉种子,再向皿中分别加入1×10-5的氟草敏水溶液5mL,对肉苁蓉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置于温度为24℃、湿度80%、无光照条件下处理48小时。

(4)梭梭根修剪:2014年4月22日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梭梭用枝剪断其主根,使主根长为10~15cm,然后将梭梭植株根部在自来水中浸泡15分钟。

(5)寄生接种: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肉苁蓉种子(30~50粒)用毛笔涂布在宽7cm、长10cm的玻璃纤维滤纸上。再将玻璃纤维滤纸包裹于经步骤(4)梭梭根部,并使肉苁蓉种子与梭梭根紧密接触。

(6)寄生培养:选取直径20cm,高30cm,带底的PVC材质的控根器作为寄生培养容器。先向控根器中加入1/3体积的细质沙土,再将经(5)处理后的梭梭栽种在沙土中,然后填满沙土,浇水并将沙土压实。

(7)水分管理:栽种后每隔14天用微喷带浇水1次。

试验结果:寄生培养4个月后,梭梭植株株高达到75~100cm,肉苁蓉寄生率达90%,最大肉苁蓉个体鲜重达到16.5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